书城文学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细微的声音
17320600000062

第62章 马存贤的小说

马存贤的作品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声播宁夏文坛,很多人至今提起还津津乐道。此次出版的《马存贤中短篇小说选》,一共容纳了他的八篇小说。这八篇小说,是从他经年写作的数十万字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代表着他目前写作的一定水平。就我所知,除石舒清的《苦土》外,这大概是西海固作者所出的第二本个人小说集,因而有开先河的意义。八篇小说中,《心路》是去年公开发表,其余七篇当属“旧作”。虽是“旧作”,但今天读来仍令人怦然心动。

马存贤属于“苦吟”型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很少出现戏谑或不严肃的东西。这大概是西海固作者一个共同的特性。他的一些重要作品都是描述西海固民众多灾多难而顽强生存精神的,如《黄羊滩》《葫芦套》等。在我所看过的一些评论中,这两篇东西多次被人提及,且似乎成为其作品的代表。但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炭车》。《炭车》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它讲述的是一个汽车司机出车路上的故事,人物包括一个司机,一个徒弟,以及与他们相关的几个女人等。故事在一种舒缓而很有韵致的叙述中展开,这种耐读、好看的表达方式即使放在今天的任何刊物也不显得陈旧。而且,其中所穿插的歌曲与民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具有诗的意蕴。一个司机,一个徒弟,而且这师徒二人的故事自始至终都是在一辆后面拖着煤炭的卡车里进行,这便是作者描述人物开掘意境的工夫。更为重要的是,师傅这样一个“酒肉伴人生”的形象,使我们不仅体味到了一种人生的潇洒、放达,而且也使“我”以及跟“我”有同样遭际的人感受到了一种自强自信的生活态度。山野、饭馆、小店、女人,这其实是作者表现西北人内蕴的另一种风情氛围。总之,《炭车》这篇小说,我觉得完全可以看做这部集子的点睛之作,是可以供喜欢马存贤小说的人认真阅读的。

马存贤的小说还给人以厚重之感,这种感觉来自于他行文的习惯和思考方式。他总是喜欢将人物放置于一种残酷或严峻的环境中去写,而这样在历史与现实交织中写出来的人物,势必都带有悲壮色彩,可以直逼“主题”。厚重而不生涩,深沉而不压抑,这大概是马存贤展现自己小说才能的另一种方式。任何作家,在自己行文走笔的过程中都带有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阅读与产生的效果。马存贤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很多读者,我想与这种“方式”不无关系。

在我的印象中,马存贤很少写过零零碎碎,如小花小草、小喜小爱一类的文章,这大概是他作为一个有志向的作家“纯粹”的一面。他的作品因为纯粹而数量较少,也因为纯粹赢得了很多读者的喜爱。作家与作品,本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概念,而作家在每一时期,每一种状态下写出来的东西,无不携带着那时一些真实而饶有意味的思想。简而言之,人即作品,作品即人。

马存贤小说供人谈论的话题似乎很多,其中之一是,一个作者在有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后,应该怎样调整或加快自己在今后创作道路上的步伐。这其实是西海固作者正在普遍思考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