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细微的声音
17320600000082

第82章 西海固漫坛三剑客

近几年,西海固文学艺术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先是“西海固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和“西海固作家群”的形成,然后是书画界及书画市场的沸沸扬扬,其不俗的业绩多次出现在政府的文件和领导们的报告中,似乎已成为外界了解西海固乃至宁夏的一个招牌或标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不为人们看好的边缘艺术也悄然运作,渐次形成一股不可小视的气势而出现在人们面前。比如漫画。在西海固,继何富成的大红大紫走出家门之后,在本地成长起来的漫画家还有十余人,其中尤以李炬、李彦辉、鲁楠为最。他们的漫画作品多次打入国内各级各类报刊并获奖,被同行誉为“西海固漫坛三剑客”。在今年由高学武、何富成等人编选的宁夏漫画家选集《西北风》中,“三剑客”作为重点漫画家而为该书选中并推介。他们的作品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或针砭时弊,或讽喻世事,或颂扬善举,或抒写意趣,无不妙趣横生而渐趋成熟,在区内外拥有较多读者,颇有影响。就特色与风格而言,他们三人的作品又各有千秋,李炬将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融入漫画创作,使其作品不但寓意深刻,且洋溢着浓郁的诗的气息;李彦辉思想敏锐,观察入微,揭示世相常锋芒毕露且能一针见血;而鲁楠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逐步靠近儿童世界的漫笔随想,亦庄亦谐,童趣盎然。沿着他们所走过的艺术轨迹,我们会看到一个个在灵思妙想中构建的心灵世界。

在“三剑客”中,李炬是属于年龄最大也最有影响者,他一九六四年生于西吉马建,曾用艺名宁静、里居、劳里、林梵、西栖、米汀等,早年就读于南方某高校艺术系,几年后,先后自费插班于两所大学的外语系学习英语。为了艺术,常常从北方到南方,又从南方到北方,做过台商动画公司原画创意实习生,干过小报小刊美术栏目主持人,也任过某公司财务部主管,打过各种小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钱袋虽然没有鼓,脑袋里却盛满漫画的人和事,为此略感欣慰”。按照艺术的天赋论,李炬似乎天生就是画漫画的,1986年他初出茅庐就以处女作《游戏图》而获得《宁夏日报》漫画佳作奖,这幅讽刺权力保护主义的作品,至今提及还有人依稀记得。嗣后他一直耕耘不辍,先后在国内各报刊发表漫画作品千余幅。二茵茵一年四月出版个人漫画集《李炬漫画》,创宁夏漫坛第一。在李炬看来,漫画虽然最早出现在欧洲,但东方艺术的营养又滋润和丰富了它。继中国漫画鼻祖丰子恺之后,中国漫坛大家辈出,因而中国漫画又有着挥之不去的民族渊源。为此,二茵茵二年他创作了漫画评论《守住中国漫画》一文,在阐发自己“漫画也有民族性”这一观点的同时,严厉批评了近几年漫画界“西化”与“媚外”的倾向。此文在《漫画信息》刊登后,立即在国内同行中引发争议,网上大战数月不息,一时指责与褒扬纷至沓来。尽管如此,李炬还是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说从艺如做人,只有虚心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而被读者认可。目前,他除了继续自己的那些充满着“文人气息”的漫画创作外,还撰写了大量的漫画评论文章,并着手编辑国内第一本全方位反映漫画创作思想的《论漫画》。据悉此书明年五月将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相对而言,李彦辉的创作起步稍晚一些,他原是固原影剧院的一名美工,因喜欢漫画而毅然于一九九五年辞职下海搞个体,问其中缘由,他说他看不惯机关作风与官场中的形形色色,而漫画又是多么辛辣与痛快淋漓的东西啊。迄今为止,他虽然创作的漫画不过百余幅,但他作品中的思想与灵性却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一九九七年他以漫画处女作《摆穷》而在地区获奖,一九九四年其作《泾源风情漫记》在《讽刺与幽默》发表后,遂被宁夏邮政局看中而印在当年的明信片上发行,也创宁夏漫坛第一。在李彦辉的意识中,漫画创作既是个人的事,其内涵又牵涉到社会大众的方方面面,因而他的作品中总弥漫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色彩,具体表现在创作中就有了一幅幅横眉冷对的讽喻之作,如《人生短暂》《干旱》等。李彦辉还搞过许多公益活动,这在本地文艺圈中也是为人称道。他把对艺术的孜孜以求和当老板的诚信取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说,说出来的都是大话,只有做出来才是实实在在和问心无愧的。

在“三剑客”中,鲁楠的从艺道路更曲折也更具浪漫色彩一些,他幼年即喜漫画,常在邻居家的墙上和自己的课本上“发表作品”,为此常遭大人责骂。长大后曾报考美术院校落榜,当过临时工,做过生意,后只身一人在北方各大城市打工流浪,画画停停,停停画画,20世纪90年代初终定居于固原北塬一四方小院中,专事漫画创作。鲁楠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就与胞兄李炬、胞妹李立芳共同画画,时人称为“西吉三李”。他很早就喜欢张乐平的漫作《三毛流浪记》,后来在漫画大师方成的指点下,开始“画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搞起了儿童漫画创作。他获奖次数最多,作品数量也最多,达一千余幅。曾作过报纸的专栏主持,创办了在国内漫画界联系广泛的“鲁楠漫画工作室”。他的《大李与小李》在《儿童漫画》连载两年后,声名远播,也使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孩子们的大朋友。他生活清苦,靠微薄的稿酬养家度日,但他终于未因生活的困顿而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他曾不无幽默地对人说:“我在固原生活,靠的就是《大李与小李》在北京给我打工……”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和三位漫画家接触多起来,并成为朋友。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艺术对于一个人人生态度的影响与改变,也看到了出现在他们身上的一种真切可辨的憧憬与希望。自今年始,三位漫画家轮流主持《固原日报》漫画专栏《布谷鸟》的组稿和一些专刊的插图工作。他们风雨无阻,态度认真,从未因其他事务使这一工作搁置过。

二茵茵二年初冬的一天,我与三位漫画家相约在一家茶楼里喝茶。期间,我们谈艺术,谈人生,从他们的谈吐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漫画艺术的美丽与芬芳。

我想,艺术的魅力是巨大的,艺术家的创造是可贵的,而当这种创造以作品的形式流向大众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受到一种纯粹与高雅在我们身边渐渐弥散、流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