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细微的声音
17320600000081

第81章 多才多艺简廷栋

提起简廷栋,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那些洒脱劲道的书法作品,殊不知,他不仅爱好书艺,且绘画音乐俱佳,要不是他那双因工作而被弄坏了的眼睛,谁也无法预料他今天会有怎样的一些成就。

他的艺术之路上充满了诸多的困惑和感叹。

他曾幼年习字作画,十二岁就被人请到老家原州区彭堡乡的大街上绘大幅宣传画,名动乡里,时人称为“神童”。

中学时曾拜固原一中老师凌世广为师,除正常作业外,每天一篇大楷,三幅美术,因悟性较高,作品多次在地县参展并获奖,于是又被有关部门邀去在照壁或街面墙上绘大幅毛泽东巨像。

一九六八年招工至石炭井,先挖煤,后被组织发现搞文艺工作,多次参加宁夏美术作品展并获奖,深得画界前辈贝瑛仁、曾杏绯等人赏识。后来独自创作了(因故未署名)连环画《毛主席的好矿工——郝珍》在全国公开发行。

一九七二年,他在四川大邑县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主持创作了反映大地主刘文彩剥削欺压农民的大型泥塑作品《收租院》,在宁夏名动一时,慕名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也就是在那次创作中,探照灯的强光刺激,再加之熬夜劳累,使他原本高度近视的眼睛受到严重损坏,几近失明。

一九七八年,恰逢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大庆,他忍着眼疼,在上级领导的授意下,主持创作了反映宁夏煤炭事业突飞猛进的大型沙盘模型制作《矿山巨变》,在区内外引起关注,得到了中央领导乌兰夫的高度赞誉,被收藏于中央民族文化宫并保存至今。

他的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宁夏美术作品集,且多次被邀为《宁夏文艺》(《朔方》杂志前身)等文艺刊物插图。

由于婚变及家父病重的缘故,一九八茵年夏天,他不得不调回原籍工作,在当时的固原县商业局当了一名美工,与金玉国等人将固原城五大商店彩绘一新,给当时略显冷清的固原城带来一缕清新气息。

这期间,他的眼病也越来越严重,极度下降的视力已使他分不清眼前的色彩,痛心之余,他不得不扔下画笔,到县文化馆当了一名搞书法组织工作的文化馆馆员,白天研墨习字,晚上拉二胡《高山流水》以自娱。即便是在这样艰难的窘境中,其书法依然获得了骄人的成绩:自一九九茵年以来曾屡次获国家级奖励,如在“黄鹤杯”中获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在“正则杯”“宝塔杯”“环境杯”等书法大赛中获三等奖,在“广夏杯”中获银奖,在“东方之子”书赛中获书法特别奖,此外,其绘画与书法作品还多次刊发于《矿工报》《煤矿工人》《宁夏画报》等区内外报刊,个人传略被《世界华人文学艺术人才名录》等辞书收录。

提起他的书法作品,圈内人士赞誉有加,其特点大致是:遒劲有力,气韵流畅,意在笔先,势蕴其中。

他的楷书遵从颜、柳,草书则介于于右任和怀素之间。他认为书法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总体反映,思想贫弱者笔法单调,笔势欠缺,而内涵丰厚者则左右逢源。他将自己长期对音乐绘画的感悟融于墨笔之间,使书法作品富有了乐律的节奏感,和整体的构图意识,大小字相杂,行草体互间,动中有静,静中含动,在固原书界自成一体。

如书毛泽东《沁园春·雪》,开头一个“北”字浑厚有力,气势不凡,到中间“秦皇汉武”时将字变小,成为低调,一直到后面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处,笔锋陡然一转,字形放大,韵连一处,如一首乐曲中的高潮部分,充分凸显了伟人的胸襟和其深邃思想中的磅礴大气。

现在,简先生居于原州区文化馆内一间平房里,深居简出,少有交游。因为眼疾的缘故,只有在白天光线很强时,他才展纸研墨写一写《兰亭序》,或在报纸上用左手练笔画。一到阴天,他便坐在办公室那间简陋的写字台前,拉一段二胡,习一阵指法。他知道,他这辈子无论如何是离不开书法和音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