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西吉县兴隆镇一带”
西吉县单家集是个回族聚居的庄子。红军长征时,曾路过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直到现在,这里还流传着红军几次来到单家集的故事。
红军一到单家集
相传很久以前,有几个姓单的回回在葫芦河畔一箭之宽的小川里选了块“宝地”。定居后,连续几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陕甘宁一带跑山货的商人开始在这儿歇脚。各教派也在这里大筑寺院,广招教民。没用几十年,这里便繁华起来。到了马匪统治时期,许多店铺倾家荡产。繁华的集镇衰落了。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儿:
东山的热头背进西山,交不清马家的税钱;一年三百六十天,吃不上一顿饱饭。
1935年,这里传来了红军北上的消息。反动派造谣说,红军“见异人就杀”,“见女人就抢”,来西北是“杀回灭教”来了。搞得许多人惊恐不安。
镇子里有个跑山货的穷汉叫马进山,曾经在藏族地区听说过红军的事儿,常对穷哥儿们说起。八月的一天夜里,头顶上黑压压地布满了乌云,连一颗星星也没有。几个穷哥们在一起扯了半夜红军的“磨”,准备回家了。谁知一开大门,呀——不知啥时间街上已经睡满了人。一个个背着大枪,束着腰带的哨兵正在街道上站岗。马进山一眼看见了他们头上的红五星,惊喜地叫了起来:“红军?是红军……”人们纷纷从屋里跑了出来。谁也没想到红军会这样鸡犬不惊地进了镇,并睡在街道上。
乡亲们还发现,红军为了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还在各清真寺门前站了岗。
第二天一早,随着一阵嘹亮的军歌声,集上红火了起来:红军战士扫街道的扫街道,帮穷苦人家扫院子的扫院子,担水的担水,街头巷尾刷写了许多颜色鲜红的标语:
“回汉人民是一家!”
“回汉人民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战士们一边帮穷人干活,一边给大伙儿宣传革命道理。红军领导还专门请各派的代表人物谈话。后来大伙儿才知道,这支部队是红军第二十五军,是要向陕北转迁的。部队在进镇之前就宣布了不准住清真寺,不准吃猪肉,不乱借用回民家具的纪律。单家集从七八十岁的老阿訇到十几岁的放牛娃都热情地称赞红军是“天兵天将”“仁义之师”。
从那以后,单家集唱起了这样的山歌:“单家集本是宝坑坑,回回本是好样人。只怨易卜里斯遮了镇,世世代代没光明。猛听红军进了镇,精着脚板出了门。往常夜里看不清,那夜集上亮晶晶。月亮星星钻了云,亮的是红军头上五角星。”
红军二到单家集
话说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次来到了单家集。这支红军,正是中央红军长征的主力部队。
红军这次进了单家集,镇上的乡亲们可忙了起来。他们争先恐后地拥在街道两旁,给红军递水送茶,端小米子汤,还决定用回民隆重的仪式——摆“中合”来欢迎红军。
第二天,太阳刚冒火花花的时候,寺里的阿訇,还有马云清、马进山等九个人就去请住在张家院的红军首长。刚一进院,就见首长立在屋前。只见他身材魁梧,前额开阔,一双大眼深沉而有锐气,身旁还站着个十五六岁的红军娃。
老阿訇上前一步,朝红军首长拱起双手问候“色俩目”。
首长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也对老阿訇拱起双手,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回答:“回族人民好!”
接着,首长又和大家一一问候。
首长笑着问大家:“怕不怕红军呀?”
大家都连连摆手,老阿訇说:“唉,不怕,不怕!红军已经来过单家集了,我们知道红军是仁义之师。”
首长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老阿訇又代表乡亲们请首长接受回族人民摆“中合”的欢迎仪式。
“中合”就摆在南大寺门前。周围早就挤满了欢迎的人群。首长满脸带笑,一会儿向众人拱拱手,一会儿向大伙儿点点头。
老阿訇指着“中合”,双手让首长:“请,请,快请!”首长拱着手高兴地说:“谢谢!谢谢啦!”然后,用手捻了点白糖放在嘴里。
人群中响起了欢呼声。
老阿訇再请时,首长又拿了块“舍里丸”递给了身后的红军娃。
欢乐的人群中响起了口号:
“红军万岁!”
“回族人民万岁!”
中合摆过后,老阿訇把首长请进了寺院。
寺院中心是个大花园,周围栽满了各种果木树。阿訇给首长献上了一束红艳艳的大芍药花。
首长拿着花束,在院里转开了,还边转边说:“好,好,花开得红,果结得多,真是个舒畅,清爽的好地方!”
老阿訇高兴地把首长让进了自己的住房,亲手给首长沏上了盖碗茶。
首长谢过阿訇后,边呷茶边和阿訇等人聊了起来,从红军北上谈到了革命的形势;从回汉人民的团结,谈到我国各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并一再赞扬回族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老阿訇又请首长参观淋浴间和大殿。
首长为了表示对回族习惯的尊重,在沐浴间洗了手和脸,然后才跟着老阿訇进了大殿。
殿内雕刻着各种花卉图案,墙洼里绘着各样经文壁画。
首长仔细地看着,不停嘴地称赞:“回族人民有智慧,回族人民有智慧!”
参观完大殿,老阿訇又一次把首长请进住房,桌上已摆满了“九碗席”。老阿訇陪着首长共同进餐。阿訇连连劝菜,首长吃得很痛快。
临走时,首长一再握住老阿訇和其他几位乡亲的手,亲切地说:“我以后还要来!”
红军又要走了,人们不由得心酸起来。特别是这位可亲可敬的红军首长,更叫人难分难舍哪!
为了再次表示回族人民的真心实意。老阿訇代表全体回民又给红军首长献了只全羊。
首长再一次对单家集的人民说:“我以后还要来!”
“我以后还要来!”这是多么亲切的安慰啊。单家集的人民一直盼着这位红军首长再来。
全国解放后,政府发来了一张毛主席和陕北农民在一起谈话的照片。单家集的人们惊喜地议论说:“毛主席多像当年来过单家集的那位红军首长啊!”
一直到了1976年8月24日,曾跟随毛主席长征的陈昌奉同志来单家集调查,搜集红军长征的事迹,单家集的人民这才知道,当年单家集人民摆“中合”欢迎的红军首长,正是毛主席呀!首长身后的十五六岁的红军娃就是陈昌奉!
红军三到单家集
中央红军刚刚从北面出了单家集,国民党匪军就从东、南、西三个方面围了上来。
敌人抓不着红军,就把接待过红军和给红军带过路的百姓抓到清真寺,用火棍逼着他们向胡达悔“罪”。谁敢说半个“不”字,通红的火棍就会落到身上,人肉咝咝啦啦地响,炼出团团呛人的青烟。这些匪徒还在镇上烧杀掠抢,可把百姓糟蹋苦了。那阵子,单家集的人民多么想念红军啊!
1936年8月,红军第三次来到单家集,并在这儿驻扎下来了。红军帮助穷苦人修建房屋,送去了耕牛,还修建了清真寺,筹办了单家集第一所回族人民的学校,并建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回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单家镇回民自治政府。
那是8月底的一天,集镇上分外红火,大街小巷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男人们穿着崭新的黑夹夹,戴着雪白的小帽帽,女人家穿上了大花衣,绿裤子,有的还穿上了绣花鞋,就连常不出门的老婆子,也戴上了崭新的盖头。
为了让大会开得隆重,马云清从邻近的汉民庙里借来了一条长长的红绸子,上面写着“单家集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几个大字,挂在主席台的上方。
在一片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红军首长周特派员宣布:单家集回民自治政府正式成立了!并任命马云清担任政府主席,还任命了几个穷苦的回民担任副主席和委员。
接着开始了军民联欢。回民们一手按着小白帽,一手指着人群,“漫”起了花儿,红军也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那个红火劲儿,老人们今天回忆起来,还特别兴奋。
单家集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后,为了巩固革命政权,红军在单家集专门建立了回民连,又帮着回民自治政府建立了游击队,革命的烈焰终于在单家集燃烧起来了。
那时候,斗争极其残酷、复杂。自治政府刚成立没几天,一架国民党的飞机就从南面飞来,在单家集的上空盘来旋去,老牛一样“呱达达”、“呱达达”地直叫,并向南大寺和集镇中心投下了两颗炸弹。
敌机飞走后,一些不法土豪也依仗着反动民团武装,开始与自治政府作对。当时红军为了团结回族群众共同抗日,一般是不主张打回族土豪的。但自治政府已经有了自己的武装,他们派出游击队,先后打垮了两个反动的回族大土豪武装。自治政府还在短短的十几天里,为红军征收了六千多斤粮食。
一批又一批的游击队员加入了红军。一批又一批的积极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中播下的革命火种,在单家集回民地区熊熊燃烧起来了。
后来,红军离开了单家集,匪军再次反扑过来,更加残酷地进行镇压,回民奋起反抗,在1938年、1939年、1941年,连续三次举行了震惊省内外的“海固暴动”。
周特派员在离开单家集时,特地派人给单家集回民自治政府主席马云清送去了一条马褥子、一件军大衣和一副写着十六个字的对联:
“筹备军需,广招信民;供给粮秣,德育才能”。只可惜,这副对联没有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