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尔·盖茨商道真经
17324400000021

第21章 落后就是耻辱

除了新颖性,微软的另一高招是有意让“微软词”兼容“词星”,用户在“微软词”上可以读取“词星”的文件,这样就可争取“词星”的用户转变为“微软词”的用户。

比尔·盖茨有一则著名的格言:“落后就是耻辱。”这是从微软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句话。

毫无疑问,最早微软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但发展到后来的微软终于知道,搭在巨人的车上并不都是好处,因为微软的“多元计划”就曾经因IBM的短视而落于人后。

当时盖茨提出的“多元计划”是与“维赛计算”相竞争的应用软件。“维赛计算”是维赛软件公司首创的电子表格应用软件。它把企业统计数据和会计账本搬上屏幕,在屏幕表格中,只要填上相应的文字和数字,微机就会自动运算。尽管企业管理千差万别,“维赛计算”都可使计算者得到本企业的准确结果。“维赛计算”软件1980年被放在苹果II型微机上运行,颇受工商界人士的欢迎。

由于盖茨在应用软件开发上绝不想落后于人,所以他指示微软的程序设计师西蒙来主导开发超过“维赛计算”功能的电子表格软件。西蒙设计的软件就名之曰“多元计划”,它的两个特色是绝对优于“维赛计算”的。一个是他们设立了有选择功能的“菜单”,一个是可以将几个个别的表格汇总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微软公司本打算在大容量功能上放开手脚来设计“多元计划”电子表格软件的,但是由于和IBM 有约在先,自1981 年后,微软在经营项目上必须优先与IBM 合作,盖茨于是将“多元计划”方案拿去与IBM讨论。但IBM正在大力推销只有64KB内存的机种,急于为这种电脑配备应用软件,就将“多元计划”纳入64KB限度内运行,因而使微软的这一软件功能大受束缚。不过几年,“多元计划”被“莲花1-2-3”超过,失去了技术上的优势。

要知道,莲花软件公司是一个比微软后起的公司,但是当“多元计划”只能在功能有限的64KB 微机上运行的时候,它推出了可以在256KB 机上运行的“莲花1-2-3”,功能强劲,运算速度快,而且配备有文件管理工具。而特别使盖茨气愤的是,“莲花1-2-3”电子表格竟然是在IBM 制造的更强的微机上运行的。莲花,成了插在“蓝色巨人”头上的一朵艳丽之花。几年间,“莲花1-2-3”的发展速度一直超前,IBM因而确立了它在IBMPC电脑上正统电子表格软件的地位。

1984年,莲花公司一跃成为全美国最大的软件公司,营业额达到1.75亿美元,超过微软的1.25 亿美元。到1986 年,“莲花1-2-3”销售75万套,而“多元计划”是27万套,相差3倍多。到1987年,“多元计划”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被莲花挤得只剩6%,而“维赛计算”的维赛公司1985年就被莲花挤得破了产。

“我们头一天就走错了方向!”微软的“多元计划”具体设计者西蒙,沉痛又懊恼。

就在“多元计划”开始失势的1983年,盖茨的老朋友、老搭档艾伦病了。而他身体康复后自立门户,办了一家名为“不对称”的软件公司,收购了波特兰一支篮球队,并大量炒作股票。

于是,盖茨单人率领微软公司同莲花作战。他眼见“莲花1-2-3”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强劲得不可阻挡,于是,他躲开北美,去欧洲寻找市场。1983年5月2日,微软欧洲分公司正式开业,9月,推出“多元计划”法文版,紧接着推出了德文版、意文版……当然,这些语言的“多元计划”已不是附在64KB上,而是放在了与“莲花1-2-3”一样强大的功能上。当“莲花1-2-3”1986年也登陆欧洲时,“多元计划”在法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达90%,在德国也有60%的市场份额。

然而,在欧洲占据广大地盘并没有平衡盖茨在本国被人击败的气恼心情,因为美国市场毕竟是企业之根,微软不能无根。当时盖茨从他的几百人的微软队伍中,选出部分人马,发起了直指莲花的攻势,誓死夺回在美国市场的优势。

在盖茨的观念里,落后就是耻辱,而“知耻近于勇”。数年间,微软就开发出了容量、运算、操作、功能等都更优于“莲花1-2-3”的软件,将其命名为“超越”。1985年一投放市场,就受到好评,销路很好。但是,莲花公司也不是停止不前、坐享其成的平凡之辈,它不断改进“莲花1-2-3”,竭力保持先进性和市场的优势地位。微软为争取那些期待“莲花”的顾客转向购买“超越”,1988年5 月,宣布在1990年1月31日前购买“超越”的,可以随时退货,并取回全额购货款。这一促销手段实在灵验,当年的7~9 月,“超越”的销售增长率达到63%,而莲花只有13%。到1990年,“超越”在市场上彻底打败了“莲花”。

在与“莲花”进行电子表格软件作战的同时,在文字处理软件方面,微软又与“词星”一争长短。“词星”是美国最早的文字处理软件,是梅克罗公司创建人鲁宾斯坦于1979年推出的,1982年,销售量就已经达到一百多万套。

然而,“词星”毕竟是首创之难以驱,操作起来不尽如人意,删除、储存需同时按动几个键,颇为麻烦。盖茨洞察“词星”的弱点,布置属下开发新一代文字处理软件,并将这种软件命名为“微软词”。“微软词”比较“词星”的新颖之处,是可以显示粗体字、画底线、附注、意大利字体,删除的文字可以暂放在“废纸篓”中,万一要复原还可以捡回来。它还能够在激光打印机上打印出各种精美字体的文字。

除了新颖性,微软的另一高招是有意让“微软词”兼容“词星”,用户在“微软词”上可以读取“词星”的文件,这样就可争取“词星”的用户转变为“微软词”的用户。

但是,开发新型文字处理软件的,绝不是微软一家,许多家公司推出的“苹果作家”、“PFS 作家”、“词极品”等软件,已先于“微软词”上市。1985 年“微软词”的功能多,但用户评价难于操作。盖茨接受了批评,改进了“微软词”。到 1990 年,在众多强手竞争中,抢到了销售量第一名。

这样,在 20 世纪 80 年代,在比尔·盖茨“落后就是耻辱”的经营理念指导下,后起与后进的微软争到了磁盘操作系统、电子表格软件和文字处理软件三大软件的市场主导地位,所有的软件公司只能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