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尔·盖茨商道真经
17324400000051

第51章 组建高效团队

微软的软件研发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成就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经验。软件开发越来越成为一项工程。大家也意识到开发软件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让人利用,而不是为了显示软件开发人员的能力有多强、人有多聪明。

企业是讲求团队运作的。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能在今天称雄于软件王国,是与他打造的学习型的激情团队分不开的。作为世界首富、IT 界的精英、商业界的英雄,盖茨的巨大成就令世人赞叹,而他带领的微软团队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微软最成功的不是做软件,而是建立团队,盖茨则是微软公司建立团队的高手中的高手。

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因此,所有的工作团队都是群体但只有正式群体才能成为工作团队。二十几年前,当沃尔沃、丰田等公司把团队引入它们的生产过程中时,曾轰动一时,成为新闻热点,因为当时没有几家公司这样做。

但是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将难成大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难以强大。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团队间的竞争,就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竞争。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企业成功的保证。因此微软从创业之初就注重高效团队的打造。

尽管微软业绩每年都在惊人地增长,为了发挥最大潜力,微软仍然以小组为工作架构,其运作方式比照中小企业,即使这样需要花费大笔的行销和研发费用。但盖茨认为,这样可以让员工感到拥有自主权和决策权,这也是其员工较一般僵化的大机构更积极主动的主要原因。每当微软膨胀的太大的时候,盖茨就马上把它拆分成小的团队,每一个团队的人数以200人为上限,这样的结果就是微软始终保持着高效和活力。

在微软,员工们没有级别之分,他们的所有工作都是分团队进行的。员工们所在的团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他们的弹性是很大的,有的员工在这个团队里可能是队员,到了另外一个团队则可能是队长。他们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没有具体的下班时间,办公室24 小时都开着。

管理是一门艺术,合理的人员配置,合理的团队架构是微软成功开发一个软件产品的基础。微软开发团队模型是以“三驾马车”架构为核心的矩阵模型,保证了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充分沟通,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管理人员发现,在多变的环境中,团队比传统的部门结构或其他形式的稳定性群体更灵活,反应更迅速。团队的最大特点讲求目标一致和整体效应,而教练型领导在这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企业的发展从内而言,是经由创始人积聚松散个体到扩大群体规模直至组织结构、功能均衡发展的过程。

如今,大部分的微软小组规模都不曾超越以往,反而不断的分裂成为许多更小的特殊单位。陈了一个全力研发Excel 软件的独立单位外,其余的“特殊小组”都是根据产品的不同特质来决定,其目的只有一个:设计出几近完美的软件。无论如何,这种小组规模让成员们感觉他们的目标专一,可以全力以赴而不需担心其余的琐事,甚至可以看到他们努力在一项计划上的影响力。

盖茨非常清楚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里,仅仅拥有各自为政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公司需要高度的团队协作精神来使信息得到广泛的共享,让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都可以“建立在大家共同努力的基础之上”。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靠丰富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还依赖于现时员工彼此之间信息的充分交流。每个人都在吸取知识,而他们的收获都会为公司共同的“知识仓库”添砖加瓦。

微软的软件研发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成就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经验。软件开发越来越成为一项工程。大家也意识到开发软件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让人利用,而不是为了显示软件开发人员的能力有多强、人有多聪明。正如盖茨讲过:微软最大的财富就是人。微软的任何一个产品组在这个阶段都将根据特性将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的完成都对应于一个里程碑。

盖茨说:“如果微软20 个顶尖人才被挖走,那么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这也反映出了他对团队组建工作的重视。微软一直努力给大家创造畅所欲言的言论空气,每个员工都能互相分享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而这种团队建设上的成就也如滚雪球般地累积起了微软帝国的庞大阵容和雄厚实力。这种前进的姿态在微软后期的发展中表现得越来越从容。

微软向世界正式推出Windows95产品时,曾经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市场推广活动,这场令人叹为观止的营销传播活动在全球持续进行,前后历时24 个小时,活动费用超过二亿美元。所有的这些沟通活动展示了整个营销沟通的伟大力量,同时也体现了微软营销部门和所有参与这次活动的其他公司的统一团队精神。

在此之前,微软已经显示了其内部的团队协作能力。因为一个大型软件的开发量,往往达到几千、上万人。Windows95操作系统则是数千名软件工程师历时三年开发完成。而且在应用软件领域,用户需要的不仅是一个软件产品,而是与之相关的整体解决方案及全方位服务。Windows95的诞生,本身就是个人的聪明才智与团队的共同目标得到同向强调的结果。

在Windows95的营销活动中,微软共雇用了120多家公司为其出谋划策。一个由60 人组成的公司营销团队专门从事整个活动的协调工作。几千人组成的团队参与了这场新产品推向世界的市场营销活动。每一个微软产品部门则专门负责制订和执行自己的促销计划。

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市场营销传播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一个团结、步骤协调一致的团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微软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开始,首先力推第一张Windows95软件盘。随后,一个巨大的Windows95箱柜被拖船运送到悉尼港。全封闭没有窗户的潜水艇暗示着“如果人类生活在没有窗户即Windows的世界上,生活将会是怎么样?”此外,微软公司还在美国总部举办了一场Win-dows95嘉年华会,当嘉年华会进行到最后时刻,盖茨和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今晚秀”的主持人杰·雷诺一起登场亮相,把这场大型的市场营销传播活动推向高峰。

这种规模庞大,气势宏伟的营销活动整合了公共关系、名人背书、事件行销、广告和零售刺激等各个层面的内容,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协作,其成功推进是不可想象的。微软正是利用长期以来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员工协作的传统,将这个活动顺利地执行了下来。

两个人实现梦想的手段和方式也像两滴秋雨般相似:把从前还是技术之谜的东西普及到大众,使最广大、最普通的民众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无论是福特T型车,还是微软的视窗及其前身MS-DOS,它们都不是最豪华、最高档的产品,而是按照大众的经济、文化条件能够接受的产品,福特和盖茨设法使它们普及,从而改变了整个产业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