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尔·盖茨商道真经
17324400000068

第68章 成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在成功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是高明的,而很少归结为运气;而出错时,却总是以运气不佳为借口,害怕承认错误、分析错误,以致故态复萌,再犯同样的错误。

比尔·盖茨说:“成功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子,它是人类自我实现的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是这样认为的,他把人的需要归结为五个层次。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被人尊重与自尊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的需要”看做是区别于其他四种需要的最高层次,是人类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潜力的心理需要,是一种想要实现人的全部潜能的根本欲望,而成功的最基本的动机和我们对成功的追求,正是来源于人类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当一个人为着一个预定的目标而努力,并最终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他未必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成功绝不意味着生理的满足,也不等同于财富的积聚和得到某种虚名或地位。每个人都在本能地为实现自己的最基本的需求而努力。当你奋斗的目标仅仅同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或者自尊需要相联系的时候,你还不算是一个完全的成功者,因为你所做的只是一种准备,一种铺垫、一种积累。

如你把这种较低层次的需要当做最终目标,无法达到时一定会心灰意冷,一旦达到时又会沾沾自喜,那么你就会终生与成功失之交臂。

成功者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并不排斥对较低的心理的追求,自我实现欲望的产生与确立,还往往有赖于这较低层次的心理需要的满足。

然而,成功者自我实现的动机和需要是那样强烈,处处体现出一种要使自身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倾向,体现出要使自己越来越成为一个自己所期望的人物的趋势。

成功者强烈的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是一种超越性的动机,即使在某种低层次的需要无法长期满足的情况下,它也能给人以战胜挫折,冲破逆境的巨大力量。成功是一种心灵的力量,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水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对自己的目标常常不能专注,往往是三心二意,如果是这样,即使拥有再多的聪明也是浪费。

当一个人目标专注的时候,或者是当他还在为一个看起来非常渺茫的目标努力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类最高级的心理需要所闪烁的光芒。

自我实现的途径因人而异,对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也各不相同,正如马斯洛所说:“有人可以表现出体育、艺术或发明创造上的伟大成就,也有人却希望成为一个理想的母亲。”然而,他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者。

在没有英雄崇拜的物质年代,连孩童的心境也骤缓疲钝甚至麻木。而“未来的主人翁”,却是一个用科学游戏和成人观念催生的电脑时代。

比尔·盖茨成长的年月,正是人类科学技术向宇宙太空挑战的幻梦年代,因为那时候有火箭升天,并发射到月球。盖茨觉得科学十分神圣有趣,他在日记本里憧憬着与外星人的交流和对话——是我们征服了时间,向着无边的宇宙远航;是我们驾驶着光子飞船,向你们呼唤……

当他成为巨富后,也曾无限眷恋地感慨当年:“那会儿,我们可以学习什么是火箭摆脱重力圈的液态氧脱速,什么外天上的‘那一边儿’。而今,大部分太空计划已变得如此平凡无奇,不能像以往那样强烈震撼我的心,并激发无限膨胀的求知欲了……”

盖茨酷爱的是科学。他不像父亲那样热衷法律,却也无师自通,很小就是谈生意的高手——他曾与姐姐克里斯蒂私下达成了一项议定:基于非独占原则,让他能随心所欲使用她的棒球手套。为了享受这种权利,小盖茨付给姐姐5 美金,并要求她签下一份合约。

一多年以后,迅速成长的比尔·盖茨的经历赋予了一位日本画家激情与灵感,他便以盖茨为蓝本,为笔下所绘的漫画角色取名为少年江普(YoungJump)。和盖茨一样,那个蓝色眼睛、浅黄色头发的卡通少年广受孩子们崇拜与欢迎。因为画中的江普勇敢追求高科技的冒险游戏,并且千锤百炼、百折不挠。这很符合当时孩子们的喜好需求。

可以设想,这个卡通少年应该头上框一个“电脑屏幕”,腰里挎一个“算盘”——因为他不仅热爱探索高科技,还是一个十足的买卖高手。

比尔·盖茨算得上是个“人精”。他是在明确了自己的爱好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成功者的面前不能没有目标,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却并非总是那些令人难以企及的伟大事业或成就。成功可以体现在梦想成真的结果之中,也可以体现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现了真实的自我,或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战胜各种困难和不利环境的喜悦;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后来人探明了道路,创造了更多的成功机会,那么,谁还能否认你的成功呢?

你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希望、幸福和快乐,因为归根到底,成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