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人管人术
17330000000026

第26章 管人智术(26)

对此领导必须从理顺情绪人手,疏通宣泄渠道。

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具体冲突事例可以看出,矛盾不断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太多,又压着不能讲,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象高压锅一祥,持续高温又没有出气的地方,到一定程度非爆炸不可。

班子的内部冲突应该只在表面之上,而不应在表面之下,优秀的“一把手”一定要尽量做到将冲突带到台面上,让大家都能检讨、研究,并加以解决。

当然,矛盾和冲突发生后领导要果断处置,迅速控制事态,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导致的消极影响和破坏。

对性质比较严重,事态可能扩大的冲突,要快刀斩乱麻。

在情况不明、是非不清而又矛盾激化在即的时刻,先暂时“冷却”、“降温”以避免事态扩大,然后通过细致的工作和有效的策略适时予以解决。

只要把握了解决矛盾的主动权,任何矛盾和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所谓“信息阻断”,就是指信息在经过主要领导时要有意识地对其断流,以便有充分的时间调查研究,求得问题的妥善解决。

如果只有沟通没有阻断,就会形成信息失控,造成因小事而影响班子团结,因流言而瓦解班子合力的不良结果。

因此,作为主要领导,应时刻把握好各方面的思想情绪,做到该畅则畅,该阻则阻,从而达到化解矛盾、消除不利因素、求同存异之目的。

作为一个领导集体,其领导成员之间不可能时时、事事意见一致,更不可能彼此之间没一点看法,群众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和言论也是在所难免。

这些意见和议论,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主要领导耳中。

对这些传言,特别是班子中某一成员对另一成员的看法,一般应先行阻断,不能贸然将意见全盘托给被反映的另一成员,而应当经过一些侧面观察或调查,再酌情处理。

不作阻断、急于沟通,只会增加成员之间的隔阂,或者增加被反映者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班子成员生活在社会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社会矛盾,人们遇到此类矛盾或受到委屈,有时出于依赖心情,会向主要领导吐露一点情况,纯屑私人事务的问题。

作为主要领导应真诚地帮助其化解矛盾,提出建议,切不可到处张扬,也不可在其他班子成员之间散布。

散布会伤害班子成员的感情和形象,阻断反而有利于工作和团结。

主要领导有时会提前根据确定的议题,提请各成员独立思考,以便集思广益,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

在酝酿阶段,一些成员要与主要领导交换意见,沟通思想,由于角度不同,有些意见会涉及其他成员职权范围之内的工作,对于此类意见和建议,应先在主要领导与提出建议的成员之间探讨,而不宜不加分折地直接向其他成员传播,以免由于职权划分问题,引起成员间的纠纷或意见。

4.领导者忌跨级管理

领导要做领导的事,领导要做领导的工作,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许多公司,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爷爷管孙子的现象。

也就是爷爷什么都管,老是直接指挥孙子,孙子尽管看到爸爸不太愿意,但因为是爷爷下的命令,不干也得干。

所以孙子就经常感到很为难。

因而也常出现爷爷累死,爸爸闲死,孙子难死的怪圈。

这种现象说明领导没有干好领导的事。

爷爷管好爸爸就行了,让爸爸去管孙子。

所以要想管好人,管理一定要有层次,你只是管好副手和部门主管,千万越级瞎指挥。

在管理理论中有个跨度学说:日本规定了一“下八律”,意思是说一个领导直接管理的下级最好是不超过8个人。

前苏联也曾对此作过定量关系研究,认为一个领导如果只管好一个直属下级,工作量是一的话,那么管2个人时,工作量就是6;管3个人时,工作量就是18;如果管理4个人,工作量就是44,管5个人,就是100,管6个人,就是220,管10个人,就是5210……。

所以,一个人所管的直属下级是有一定限度的。

过去小生产的管理观念是领导者事必躬亲,甚至多年来都能把事必躬亲当成了一种美德。

比如诸葛亮,实际上他最后是累死的,内政、外交、军事、后勤他一个人全管。

事必躬亲在小范围内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是绝对不可取的。

因为事必躬亲不仅不能培养各级主管的独立工作能力,甚至还会培养一批不动脑筋的“懒蛋”,为什么蜀国最先灭亡了,就是因为诸葛亮管得太多,所以他死后,身后没有接班人。

所以,管理必须要有跨度,有规范,分层次逐级进行管理。

据《后汉书》中记载,有一天刘邦问韩信说:“象我这样的人能领导多少兵?”韩信说:“陛下能领导十万兵。

”刘邦又问,“哪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

”刘邦又问,“那你为何却被领导呢?”韩信再答:“那是因为陛下虽不能领兵,却善于将将。

”这个故事道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管人原则:那就是能领兵的是将才,能管将的才是帅才。

不同层次的领导人物,他的职责是不一样的。

一个真正的管人高手,必须是一个善于“将将”的帅才。

古罗马的《法典》上曾有这样一个很有趣的规定,高级长官不宜过问琐事。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也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了解一切细节对统帅来说是有害的。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高层领导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全局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上,而不能过多地去管那些细小的琐碎事。

要知道:最聪明的人,乃是善用别人聪明的人!

5.管人要能容人

作为一名管人的领导,你必须是一个有涵养的人,要有宽广的心胸,善于求同存异,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要总是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更不要对一些陈年旧账念念不忘,领导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属下特别在意的对象。

处变而不惊,以不变应万变,以宽容对待狭隘,以礼貌谦恭对待冷嘲热讽,不将心思牵于一事一物,不将一丝哀怨气恼常挂在心头,这是你作为一位领导,理应具备的容人雅量。

古语说;“宰相肚里能行船”,对于现代人来说,领导的肚子恐怕要能跑开火车才行。

对于班子里具有不同脾气、不同嗜好、不同优缺点的人,你要学会去团结他们,因为你是“一把手”,班子的好坏主要还是由你来负责的。

如果你的下属看不起你,不尊重你,并且还和你闹过别扭,甚至你吃过他的亏,上过他的当,你仍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去团结他。

也许你会说;我也曾努力试图这样做,但我就是做不到。

是的,这样做,也许对你来说有些太苛刻了一点。

但是如果你想一想,你有一天走进一家百货商店购买商品,、或者到一家理发店接受服务,如果服务员对你态度温暖如春,你自然是心情舒畅,十分满意。

如果对方是一副铁板一般冷冰冰的面孔,话语寒人,对你的合理要求不理不睬,进而声色俱厉,你又会做何想呢?

这种情况下,生气是难免的。

如果你每次遇到这类情况,就和对方大吵大闹一场,最后以悻悻离去而收场,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难道你不该扪心自问,这样两败俱伤,又何必呢?

其实仔细考虑一番,事情就这么简单。

领导者只有敞开胸怀,能够团结各种类型的人,包括那些与自己有过旧怨,有矛盾,甚至经常对你评头论足、抱怨不息的人,才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使自己所在单位的事业和自己的工作顺利发展。

世上的事情,的确有丑陋罪恶的一面,如果把这一切看得虚一些,轻一些,淡一些,把世间万物看得明朗美丽一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正所谓“冤家易结不易解”,心胸开阔如海洋,涵养深广如潭水,试着与有嫌隙恩怨的人从容地打一打交道,体谅和理解别人的难处,经常这样做,你会感到受益无穷。

“不怕黑李逵,就怕笑刘备。

”古人把这个道理讲得再明白不过了。

一团和气盈于胸怀,心中无一丝怨仇喷怒,脸上笑口常开,你会感到前途一片光明,什么事情处理起来也会得心应手,迎刃而解。

“大人不记小人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为了消除上下之间的对立情绪,领导者有时需要委屈一下自己,设身处地了解对方的心理和观念,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也许有时候,下属当着众人顶撞了你,或故意侮辱了你,你该怎么办?是利用自己的权威,寻对方一个不是,借机报复?还是另找个时间,约他到咖啡馆,聊聊天,谈谈心,彼此沟通沟通,化解一下矛盾呢?

如果下属一句话使你脸面无色,自尊心大受损伤,你就立即气冲牛斗,好像黑旋风李逵一样生起气来怒不可遏,岂不更丢你做领导的面子?何况“以德报怨”与“以怨报怨”所收到的效果是绝然不同的。

过激的渲泄方法只能使你得到一时快意,但后果你又想过多少呢?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方的上级,没有必要弯下腰来,屈驾与下属沟通感情,或根本看不起对方,不屑于与对方谈心,那么,你就是一个失职的领导,或者说是一个失败的领导。

另外,在对方火冒三丈时,你也不妨暂进行“冷却”处理。

这也是容人的一种。

中国有许多古训,例如“得饶人处且饶人”,又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都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现在,尽管社会变迁,时代不同了,这些至理名言仍然有其应有的价值。

如果你身为上司,当你绞尽脑汁、用心良苦地教导下属工作时,对方明显表示出反抗的态度,你是否常常气愤地想整他一顿?对方如果没有接纳的心理,此举只有使对方更加产生反感罢了。

对方有接纳的雅量最好,否则不妨略微改变一下说词。

但是,情形如果严重到彼此争执不休时,应如何是好?

一般而言,当人们发生争执时,由于满腔愤怒,往往出言不逊,争得面红耳赤。

例如,一名下属受到你的责骂时,心里可能不断嘀咕,“这么小的过错,犯不着口罗嗦个不停嘛,干嘛,大惊小怪!”甚至为了避免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会想方设法自圆其说。

如此一来,再多说什么也是无益的。

要知道,由于人类本身古有的劣根性,掩饰自己的过错是最顺理成章的做法。

人们一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失。

所以恐怕很多人会在犯错而受到指责时,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的方法便只有采取“冷却”疗法,先放它一段时间再说。

安排“冷却”期间不仅可消除不满的情绪,也可形成接受指导的气氛。

因此在管理下属时,切勿忽略此手段的妙用。

6.领导要鼓励下属提意见

有些公司的领导把“人和”片面理解为不吵不闹。

没有反对意见,甚至开什么会都是掌声雷动,一致通过。

他们一般不愿意下属之间发生任何争端。

当下属之间稍有异议时,就皱眉说:“你们在一起共事,像这种小事都吵得一蹋糊涂,你反对我,我反对你,成什么体统?”

同样,这种领导也不喜欢下属反对他自己的意见。

如果恰巧有二三种不同的看法同时提了出来,他立马就会脑袋大三圈,不知所措,最镇静的办法也不过是说;“今天有许多很好的意见被提了出来,因为时间关系,会议暂时就到此为止吧。

以后再找机会,大家好好议议。

”一副和稀泥的处事方法,还是要想尽办法要追求他心目中的“人和”。

这种害怕反对意见的领导,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一致的意见不见得就是最好的。

假如下属对你的方案没有异议,并不能证明你的方案就是完美无缺的,也许别人只是不好意思当面批评你而已。

这时做领导的,切不可沾沾自喜,应该尽量鼓励别人发表不同意见。

鼓励的办法有两种:

一是放弃自信的语气和神态,多用疑问句,少用肯定式。

不要让人觉得你已然成竹在胸,说出来不过是形式而已,真主意假商量。

二是挑选一些薄弱环节有意暴露给大家看,把自己设想进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告诉别人,引导别人提出不同意见。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良好的相处,往往不是相互忍耐而得到的,有很多时候,反而是争吵的结果。

正所谓“打出来的朋友,吵出来的夫妻”,讲得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当你在下属的不同意见中采纳某一种来用时,切记不要伤害其它人的自尊心。

首先应该肯定他们的辛苦也是有价值的,其次要以最委婉的方式说明不采用意见的原因。

不要让持不同意见的下属有胜利者和失败者的感觉,不要让他们之间产生隔阂与敌意。

否则,不利于你以后管理班子。

一名领导,若能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反对之声不仅不是你的“祸水”,或许还是你的“福音”。

7.善于培养自己与下属间的凝聚力

公司的人事具有复杂性,形形色色,多的成百上千,少的也有几十人。

人一多,问题也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往往是“摁倒了胡芦起了瓢”,这个问题刚平息那个问题又冒出来。

作为一名公司经理,在管理下属的过程中,如何去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及下属之间相互的关系,让他们成为自己事业、工作上的好助手,而不是绊脚石,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最重要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就是学会团结下属,在前进的道路上同舟共济,一条心去克服所遇到的困难。

如果忽视团结的重要,不去努力建立好与下属的各种关系,不注意下属对你自身发展的影响,你很可能会吃苦头,你的下属也许会把你“炒”了鱿鱼。

在你的下属中,什么人都有,你要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特点,巧妙运用自身凝聚力,将他们“沾”在一起,使整个班子形成合力。

有的下属心胸比较狭窄,不够大方,遇事总爱斤斤计较,嘀嘀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