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太空生活全接触
17345000000037

第37章 奇妙的睡眠方式

睡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了,但太空睡眠就显得很不平常了。

太空睡眠之所以不平凡,是因为那里的环境条件与地面上迥然不同。飞船绕地球飞行时,那里便处于失重状态,这是造成太空睡眠与地面上不同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还有昼夜节奏不同,以及存在噪声干扰,等等。

每当遇到床位紧张时,便会常常听到这样的玩笑话:今晚上把你挂在墙上睡。在航天飞行时,这种睡眠方式一点没有玩笑的成分。在失重环境中,不管在什么地方(飘在空中、靠着墙壁、绑在床上)都可以睡眠。不过,许多人对飘浮睡眠不习惯。曾有一位美国“阿波罗”飞船宇航员说:“当你在睡眠中发现自己身体下面没任何支撑的东西时,你会有一种掉进万丈深渊的感觉。”同时,为了安全起见,最好还是睡在睡袋中,把睡袋固定在床上或墙壁上,以免到处飘浮,在飞船有速度变化和振动冲击时造成碰伤事故。考虑到人在地面上的睡眠习惯,美国在航天飞机上设置多层水平床铺,每个床铺长18米,宽075米,有一条能防火的睡袋,睡袋通过绳索和搭钩和床铺相连。睡觉时,钻进睡袋,拉上拉锁,用皮带系住腰部,就可以睡眠了。但是,许多人不习惯睡多层铺。一名欧洲宇航员说,当他在下铺睡眠时,感到好像在床底下睡觉一样。有的人宁愿睡在两层甲板中间的空格中。其实,如果把睡袋挂在墙上,照样可以很好地睡眠。如果将睡袋紧贴墙壁,睡眠时后背可以伸直,会感觉像睡在床铺上一样,只不过垂直床铺比水平床铺多占用23%的空间。欧洲航天局设计了一种新睡袋,为双层充气睡袋。充气后,睡袋被拉紧,给人体施加一定的压力。这不仅可以改善胸部血液循环,还可以消除一种飘飘然的自由下落感。

我们知道,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在工业发达的现代社会,又出现了白天睡觉,夜晚活动的“夜游神”。但是在近地轨道飞行的载人航天器一般90分钟左右绕地球飞一圈,也就是说,一个昼夜的周期只有90分钟,白天黑夜各45分钟,24小时内有16个昼夜交替变化。这种昼夜节奏的变化,使宇航员既不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不能黑夜工作,白天睡眠。为了保持在地球上形成的生命节律,航天飞行中仍以24小时为周期安排宇航员的作息时间,一般8小时工作,2小时用餐,15~25小时锻炼,35~45小时自由活动,8小时睡眠。为了不使快速的昼夜节奏影响睡眠,睡眠时应戴上眼罩。更先进的办法是用灯光亮度的变化来模拟地面上的昼夜节奏,以保证宇航员能很好地睡眠。

但是,各种仪器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仍然会影响宇航员的睡眠。因此,在太空睡眠时还应戴上隔音帽,而进一步的措施是将卧室与其他部分隔离开,用消音材料降低噪音的强度。

为了使宇航员能很好地睡眠,地面上也停止与他们的无线电联系,以免打扰他们。在多人飞船上,一般采用轮流工作制,以保证每个人的睡眠。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偶然因素影响宇航员的睡眠。如1982年3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飞行时,因座舱中的静电干扰,指令长洛马斯大部分时间都没睡好,静电的“噼啪”声也影响其他宇航员的睡眠,使大家都很疲劳,地面指挥中心不得不重新安排他们的日程。一些宇航员初进太空时,也会因兴奋而睡不好觉,也有因工作太累和其他种种原因而失眠的,这就需要依靠药物的帮助了。

对太空睡眠问题,航天医学专家们已做了许多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在“天空实验室”上对宇航员的睡眠进行过测量实验,了解到太空睡眠亦和地面上一样分为六个阶段,但较深度的睡眠阶段(第三阶段)更长,醒来的次数减少,每次睡眠中间可能醒来5~6次,也不断翻身变换姿势,但很少做梦。根据太空飞行环境的特点,科学家们已采取了许多可靠的措施来保证宇航员的睡眠,并在不断地加以完善。但是,对太空睡眠这个不平凡的问题,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前苏联的太空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专家研究过许多宇航员的太空梦。他们的研究表明,宇航员的太空梦完全是地球梦。几次上天飞行的前苏联宇航员克利穆克,在太空梦见过和妻子、儿子一起在森林中采摘蘑菇,甚至还闻到了牛肝菌和变形牛肝菌的香味。宇航员贾尼别科夫和萨维内赫都曾梦见过在莫斯科近郊的家乡、星城宇航员训练中心和他们的亲朋好友。另一名前苏联宇航员梦见过下大雨,而且这梦中的大雨把他惊醒了,使他辗转难眠。

至于太空梦境的颜色,许多宇航员都十分肯定地回答完全是黑白的。第一名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列昂诺夫酷爱绘画,他两次到太空飞行,所做的梦没有一次是彩色的。

而世界上第一名女宇航员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1963年6月16~20日乘“东方3”号飞船在太空飞行71小时,却未做过一次太空梦。

有的宇航员虽然没有做过太空梦,但却遇到过太空幻象。在太空飞行211天的前苏联宇航员列别杰夫,一次在刚刚睡下时,突然眼前一亮,冒出一片闪光,有时像十字架,有时像小球。这时如果想象某人的形象,则这个人就会清晰异常地出现在眼前。为此,他后来有意做了试验,当眼前再次出现闪光时,他就回忆熟悉的地方和友人,结果一切变得非常逼真和亲近。这种状态可保留5~10分钟。

目前,科学家们对太空梦和地球梦一样没有清楚的了解,研究仍在继续。知识点宇航员睡觉的姿势在失重环境中,不管以什么姿势(平躺着、直立着、倒挂着、卷曲着)都可以睡眠。不过,如果完全放松睡眠,人的身体会自然微曲成弓形。大多数宇航员认为,身体微曲比完全伸直睡眠要舒服得多。但是,为了防止腰背病,还是后背伸直睡眠好。

在失重环境,一切重量消失了,头和躯体会感到像分离了一样,手臂也像在自由飘浮。一名前苏联宇航员一次把手臂放在睡袋外面睡眠,醒来时在朦胧中发现两只手向他迎面飘来,吓出了一身冷汗。所以,睡眠时最好把手臂放进睡袋中。在早期狭小的航天器座舱中睡眠,为了防止无意中碰着开关,睡眠时必须将双手束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