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太空生活全接触
17345000000038

第38章 不好控制的太空卫生

我们常说,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垃圾;而载人航天也是如此。密封座舱内的垃圾包括人排出的固、液、气体,卫生辅助品,头发、指甲、食物屑、包装材料、损坏的器具和仪器设备产生的废物,更换下来的仪器设备和零部件,等等。

按理说,放屁是人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在太空里也是一种令人讨厌的生理现象,特别是那种污染空气的臭屁和以声报人的响屁。在太空放屁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美国宇航局曾对放屁做了专门研究。每人每天平均放屁三次,一天放出的屁,重量约相当于一瓶牛奶。飞船的座舱是密封的,而且空间很狭小。因此,放屁多了会污染座舱环境,使人心情不舒畅,食欲不振,甚至产生疾病。倘若氢和甲烷等可燃气体多了,还有可能会发生爆炸。座舱当然有调节设备,但也会增加调节设备的负担,消耗更多的能源。在失重环境中,放屁的微小推力,还会把人推走!

因此,在太空应尽量少放屁,憋一憋,屁中的氢和氮可由肺部和皮肤排出,其他成分也可进入血液,最后由尿排出。但有时憋屁会感觉不舒服,甚至引起精神不振。这时,也不要随时随地放屁,最好是到厕所里去放。为了减少屁源,应讲究个人卫生,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在肠胃中得到更好的消化。航天食品应避免选择那些容易产生屁的原料。

虽然在太空放屁难,但在太空大小便更难。如果像地面上一样撒尿,由于失重,射出的尿碰到便桶会反弹回来,溅在人的身上或飘浮在空中,拉出来的大便也会到处飘浮。载人航天初期,将尿撒在尿袋中,然后倒掉;大便时,将袋口带胶布的粪袋贴在臀部上,大便完将用过的手纸和消毒水放入袋中,合上袋口,然后抛弃,或者用手将袋中的东西揉捏在一起,放在贮存箱中带回地面检验。加消毒水和揉捏是为了彻底消毒,不然粪便在袋中腐烂,产生气体,袋子膨胀甚至胀破,就会污染环境。

事实上,这种方法也是不可靠的,稍不注意,屎尿就从袋中飞出来。后来逐步改进,美国在“天空实验室”上装有L式厕所,就是在舱壁上开一个口子安上便座,大便时双手抓住便座旁的把手,将臀部贴在便座上,粪便由气流抽入一个袋中,水分和臭气通过过滤网兜进入一个容器中处理。便袋中的干粪便就地处理或带回地面。小便则对准一个漏斗,尿通过一根管子被抽入容器中处理。

不过,这种大小便方法对女宇航员仍很不方便。要使妇女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小便符合卫生要求,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为了解决这个特殊问题,美国宇航局聘用了几名自愿帮忙的妇女,请她们演示了撒尿的全过程,并把整个过程录了像,然后进行研究。他们根据获得的资料,为航天飞机研制了一个男女共用的马桶。该马桶的前端安有尿收集器,以满足妇女便尿的要求。便后,便桶盖自动封闭,里面形成真空使粪便干燥,固体部分弃之舱外,液体部分经再生处理,成为使用水。

说到太空用水,要算洗澡最奢侈了。作为个人卫生活动,洗澡是必需的。但太空中的水跟银子一样昂贵,再加上以高昂运费送上天的洗澡设备,洗一次澡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一般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能有一次淋浴,这从费用、心情和身体舒适方面讲,都是一次高贵的享受。显然,少于一星期或一个月的短程航天是无法享受太空淋浴的,即使出了大汗,也只能用毛巾擦一擦身子。没有淋浴设备的载人飞船,宇航员也只能用湿毛巾擦身。

1985年在“礼炮7”号航天站上生活211天的前苏联宇航员列别杰夫,在他的日记中对太空淋浴做了生动的描述。他说,为了洗一次澡,准备工作需要花好几个小时。淋浴时,必须把双脚固定起来,不然,飘浮着的身体被水一冲,就会翻筋斗。在失重状态下水是危险品,少量的水也会呛伤人,甚至把人溺死。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戴上呼吸罩和护目罩。因此,太空淋浴总是在紧张中进行的,使人有一种既危险又舒适的探险的心情。

在太空飞行,除了个人卫生外,环境卫生也非常重要。在狭小封闭的座舱中,环境卫生甚至比地面上更重要。保持环境卫生,除了空气的自动净化外,密封座舱要经常打扫。保持环境卫生最困难的是垃圾处理,对短期航天来说,把垃圾收集起来带回地面即可。知识点宇航员处理生活垃圾的办法在太空,生活垃圾处理的办法目前有两种:①将垃圾压实成块,像发射炮弹一样从航天器上发射出去。不过不是像发射卫星那样向上发射,而是向下发射,让其进入大气层中烧毁。这种“发射法”的优点是及时,不增加航天器的重量负担,而且可以防止垃圾腐烂发臭,滋生霉菌,污染空气,但需要添置必要的设备。②将垃圾积存起来带回地面处理,该方法不妨叫“零存整运法”。前苏联的“礼炮”号和“和平”号航天站就采用这种办法。“进步”号货运飞船的每次飞行,都要带回一吨多垃圾。这种方法要支付一定的空间运输费用,而且要解决垃圾存放时的防腐、防霉、污染环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