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企业会计业务核算与财务报告编制
17346900000023

第23章 固定资产核算(1)

揖学习目标铱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固定资产概念及确认条件及其分类;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掌握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掌握固定资产清查的业务流程和盘盈、盘亏的会计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期末计量和处置的会计核算;了解固定资产在报表中的列示情况。

揖能力目标铱

能够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期末计量、固定资产清查和处置等相关经济业务进行熟练的会计处理。

揖任务提示铱

上述是固定资产交易业务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的原始凭证,如购建固定资产、非货币性交换取得固定资产、债务重组取得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期末处置等。企业发生的这些业务在会计上如何确认和计量,就是我们这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特征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从固定资产的定义看,固定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不是直接用于出售。其中,出租是指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等。2.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该特征使固定资产明显区别于流动资产。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意味着固定资产属于长期资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如自用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或使用年限。某些机器设备或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使用寿命往往以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来表示,例如,发电设备按其预计发电量估计使用寿命。

3.固定资产为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具有实物特征,该特征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区别开来。有些无形资产可能同时符合固定资产的其他特征,如无形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但是由于其没有实物形态,所以不属于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

一项资产如要作为固定资产加以确认,首先需要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其次还要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即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同时,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需要判断与该项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

实务中,主要是通过判断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了企业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取得固定资产所有权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权是否转移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在有些情况下,某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虽然不属于企业,但是,企业能够控制与该项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将该固定资产予以确认。例如,融资租赁方式下租入的固定资产。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基本条件。要确认固定资产,企业取得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必须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有时需要根据所获得的最新资料,对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合理的估计。如果企业能够合理地估计出固定资产的成本,则视同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一)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生产经营用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食堂、浴室、理发室等使用的房屋、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等。

(二)按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分类

(1)使用中固定资产,是指正在使用中的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由于季节性经营或大修理等原因,暂时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仍属于企业使用中的固定资产。企业出租(指经营性租赁)给其他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内部替换使用的固定资产也属于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2)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已完工或已构建的尚未正式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以及因进行改建、扩建等原因暂停使用的固定资产。

(3)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本企业多余或不适用的固定资产。

(三)按固定资产所有权分类

(1)自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可供企业自由支配使用的固定资产。

(2)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采用租赁的方式从其他单位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对租入的固定资产依照租赁合同拥有使用权,同时负有支付租金的义务,但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租单位。租入固定资产可分为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四)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指在经营性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土地(指过去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的价值入账。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管理,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指企业以融资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

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正确的标准进行计价,以便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和正确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有三种:原始价值、重置价值和净值。

(一)原始价值

原始价值也称历史成本、原始成本,它是指企业为取得某项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全部价款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期工作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采用原始价值计价的主要优点在于原始价值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同时,原始价值可以如实反映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企业计提折旧的依据。因此,原始价值是固定资产的基本计价标准,我国对固定资产的计价采用这种计价方法。这种计价方法的缺点在于,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物价水平发生变化时,由于货币时间价值的作用和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使原始价值与现时价值之间会产生差异,原始价值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

(二)重置完全价值

重置完全价值也称现时重置成本,它是指在当前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重新购建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要的全部支出。一般在无法取得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需要对报表进行补充说明时采用,如发现盘盈固定资产时,可以用重置完全价值入账。但在这种情况下,重置完全价值一经入账,即成为该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三)净值

净值也称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可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固定资产尚未磨损的现有价值和固定资产实际占用的资金数额。将净值与原始价值相比,可反映企业当前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构建某些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相关税费、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一)外购固定资产核算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2009年1月1日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企业购建(包括购进、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改扩建和安装)生产用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此处的“相关税费冶中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揖例7鄄1铱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0000元,增值税额为5100元,另支付运杂费500元,包装费4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假设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进项税额不纳入固定资产成本核算。

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30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银行存款36000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冶科目核算,待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冶科目转入”固定资产冶科目。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和其他相关税费等,借记“在建工程冶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冶,贷记“银行存款冶等科目;支付安装费用等时,借记”在建工程冶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冶等科目;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其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冶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冶科目。

图7鄄1外购固定资产核算流程

揖例7鄄2铱甲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0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支付运杂费20000元,支付安装费3000元。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购入进行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2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银行存款254000

(2)支付安装费时:

企业基于产品价格等因素的考虑,可能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如果这些资产均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并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则应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揖例7鄄3铱2009年4月2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入3套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设备A、B和C。甲公司为该批设备共支付货款50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0元,保险费17000元,装卸费3000元,全部以银行转账支付;假定A、B和C设备分别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公允价值分别为1560000元、2340000元和1300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保险费、装卸费等,即:5000000+17000+3000=5020000(元)(2)确定A、B和C的价值分配比例:

A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为:

1560000

1560000+2340000+1300000伊100%=30%

B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为:

2340000

1560000+2340000+1300000伊100%=45%

C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为:

1300000

1560000+2340000+1300000伊100%=25%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核算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应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自建固定资产应通过”在建工程冶科目核算。企业自建固定资产,主要有自营和出包两种方式,由于采用的建设方式不同,其会计处理也不同。1.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企业以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是指企业自行组织工程物资采购、自行组织施工人员从事工程施工完成固定资产建造。建造固定资产领用工程物资、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应按其实际成本转入所在建工程成本。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应负担的职工薪酬,辅助生产部门为之提供的水、电、运输等劳务,以及其他必要支出等也应计入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符合资本化条件,应计入所建造固定资产成本。

购入工程物资,借记“工程物资冶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冶等科目;领用工程物资,借记“在建工程冶科目,贷记”工程物资冶科目;领用本企业原材料,借记“在建工程冶科目,贷记”原材料冶等科目;领用企业生产商品,借记“在建工程冶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冶等科目;工程发生其他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冶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冶、“应付职工薪酬冶等科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借记”固定资产冶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冶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