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企业会计业务核算与财务报告编制
17346900000024

第24章 固定资产核算(2)

揖例7鄄4铱甲公司自建厂房一幢,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1000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17000元,全部用于工程建设。领用本公司生产的产品一批,实际成本为80000元,税务部门确定的计税价格为100000元,增值税税率17%;工程人员应计工资30000元,支付的其他费用20000元。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117000

贷:银行存款117000

(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在建工程117000

贷:工程物资117000

(3)工程领用本公司生产的产品:

借:在建工程97000

贷:库存商品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4)分配工程人员工资时:

2.出包工程出包工程是指企业通过招标等方式将工程项目发包给建造承包商,由建造承包商组织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向建造承包商结算的进度款,借记”在建工程冶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冶等科目;工程完成按合同规定补付的工程款,借记”在建工程冶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冶等科目;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按其成本,借记”固定资产冶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冶科目。

图7鄄3出包工程会计核算流程

揖例7鄄5铱甲公司将一幢厂房的建造工程出包给乙公司承建,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向乙公司结算进度款500000元,工程完工后,收到乙公司有关工程结算单据,补付工程款300000元,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向乙公司结算进度款时:

借:在建工程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2)补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30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0

(3)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800000

贷:在建工程800000

(三)接受固定资产投资核算

企业接受固定资产投资时,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实收资本或股本入账,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揖例7鄄6铱甲公司于设立时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合同约定该机器设备的价值为50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0000元。合同约定的固定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5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0

贷:实收资本---乙公司5850000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固定资产核算

1.换入固定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1)换入的固定资产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揖例7鄄7铱2010年4月3日,甲公司以生产的一批材料交换乙公司2009年购入的生产经营用设备,甲公司换入的设备继续用于生产,乙公司换入的材料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甲公司材料的账面价值为1000000元,在交换日的市场价格为1200000元,计税价格等于市场价格,甲公司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乙公司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500000元,累计折旧为400000元,公允价值为1200000元,乙公司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此外,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1000元。甲公司、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其他税费,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淤企业以库存商品换入其他资产,应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换出材料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200000伊17%=204000(元)。

于根据(财税[2008]170号)要求,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者自制固定资产产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换入设备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200000伊17%=204000(元)。

借:固定资产1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00

贷:库存商品10000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根据(财税[2008]170号)要求,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因此,企业以设备换入其他资产,应当缴纳增值税。换出设备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200000伊17%=204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1100000

累计折旧400000

贷:固定资产15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2)换入的固定资产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揖例7鄄8铱甲公司经协商将其持有的对丙公司股权投资与乙公司拥有的一幢房产交换。在交换日,甲公司持有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70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2000000元,甲公司支付补价500000元。乙公司房产原价为3000000元,已提折旧130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2500000元,税务机关核定乙公司因交换房产需要缴纳营业税125000元,尚未支付,该项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2.换入固定资产以账面价值计量未同时满足准则规定的两个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1)换入的固定资产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揖例7鄄9铱甲公司经协商将其持有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乙公司拥有一幢房产交换。在交换日,甲公司持有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000000元,已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为300000元,该长期股权投资在市场上没有公开报价,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乙公司的房产账面原价为3000000元,已提折旧130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其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税务机关核定乙公司因交换房产需要缴纳营业税85000元;甲公司换入房产后用于生产。乙公司换入对丙公司投资仍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转让房产的营业税尚未支付,假定除营业税外,该项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2)换入的固定资产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揖例7鄄10铱甲公司经协商将其持有的对丙公司股权投资与乙公司拥有的一幢房产交换。在交换日,甲公司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000000元,该投资在市场上没有公开报价,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乙公司的房产原价为3000000元,已提折旧90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其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双方商定,甲公司以两项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支付补价100000元,以换取乙公司拥有房产。税务机关核定乙公司因交换房产需要缴纳营业税105000元,尚未支付,该项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21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2000000

银行存款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2100000

累计折旧900000

贷:固定资产30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10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05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2000000

银行存款1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100000

借:营业外支出10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5000

(五)债务重组取得的固定资产核算

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应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清理费用的差额作为转让固定资产的损益处理。将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债权人收到的固定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

揖例7鄄11铱2009年6月1日,甲公司销售材料给乙公司,价款1170000元(包括应收取的增值税税额),按购销合同约定,乙公司应于2009年10月31日前支付价款,但至10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支付。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经过协商,甲公司同意乙公司用其一台机器设备抵偿债务。该项设备的原价为1000000元,累计折旧为100000元,公允价值为800000元。抵债设备已于2009年11月10日运抵甲公司,甲公司将其用于生产产品。

(1)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计算债务重组损失:1170000-(800000+800000伊17%)=234000(元)借:固定资产8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0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234000贷:应收账款---乙公司1170000(2)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计算债务重组利得:1170000-(800000+800000伊17%)=234000(元)计算固定资产清理损益:800000-(1000000-100000)=-10000(元)淤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900000

累计折旧10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0

于结转债务重组利得:

借:应付账款---甲公司117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234000

盂结转转让固定资产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1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0

(六)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核算

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捐赠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

揖例7鄄12铱甲公司2009年10月接受捐赠设备一台,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企业另支付运输费用1万元。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10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0

贷:营业外收入1170000

银行存款10000

固定资产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其中,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一)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2)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预期状态,企业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在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时,主要考虑下列因素:淤该项资产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于该项资产预计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盂该项资产预计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榆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该项资产使用的限制。

(二)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范围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包括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不再补提折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