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企业会计业务核算与财务报告编制
17346900000048

第48章 所得税会计(2)

揖例13鄄9铱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165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税法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服务费用。预计负债账面价值165万元;预计负债计税基础0(账面价值165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65万元);该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165万元与其计税基础0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5万元,在其产生期间符合有关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以资产负债表为着眼点,是从资产负债表项目资产和负债的会计计量标准与税法的差别出发予以考虑,反映的是累计暂时性差异,范围较宽泛。由于资产的计价金额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步费用化,会计核算上的资产计价金额与所得税法上资产计价金额之间的差异,从整个资产的使用期间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异将消失,所以是暂时性的。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揖例13鄄10铱A公司2007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为1200万元,会计按直线法计提折旧3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0万元,税法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已计提折旧额500万元。因此,固定资产账面价值750万元与计税基础700万元的差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50万元。现将资产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比较如表13鄄1所示。

表13鄄1

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额(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固定资产75070050(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揖例13鄄11铱B公司2007年末存货余额23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48万元,则存货账面价值为182万元;存货计税基础为23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48万元。现将资产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比较如表13鄄2所示。

表13鄄2

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额(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存货18223048(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0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如超标的广告费支出。

揖例13鄄12铱P公司2010年发生了700万元广告费,已作为销售费用。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向以后年度结转税前扣除。

P公司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广告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将其视为资产,其账面价值为0。但按照税法规定,其可予税前扣除600万元(4000伊15%),当期未予税前扣除的100万元可以向以后年底结转,其计税基础为100万元。产生了100万元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因本质上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5年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经营亏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揖例13鄄13铱乙公司所得税率25%,2004-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40万元、40万元、50万元。假设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1)2004年末: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100伊25%)

贷:所得税费用25

(2)2005年末:

借:所得税费用1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15)

(3)2006年末:

借:所得税费用1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0(15-5)

(4)2007年末:

借:所得税费用1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5(5-0)

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7.5(30伊25%)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流程(图13鄄2)图13鄄2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流程(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冶账户。

该账户借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冶增加额,贷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冶减少额。借方余额为资产,表示将来可以少交的所得税费用。

(资产类)递延所得税资产

期初余额:M本期发生额:X期末余额:D=累计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伊现行税率图13鄄3M+X=D寅X=D-M若X>0,则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若X<0,则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3)企业合并中,按照会计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等。

(4)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如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而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假定该企业在2007年除广告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外,不存在其他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差异。

揖例13鄄14铱承揖例13鄄12铱资料对于广告费用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零与其计税基础100万元之间产生的1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假定该企业使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其估计于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50000

揖例13鄄15铱M公司2010年12月1日取得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890万元,2010年12月31日,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90万元。M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2010年12月3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账面价值为69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89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

(四)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某项交易不属于企业合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该项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计税基础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原因在于,如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则需调整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对实际成本进行调整,将有违会计核算中的历史成本原则,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该种情况下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揖例13鄄16铱P企业进行内部研究开发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本为8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其计税基础为1200万元(800伊150%),产生暂时性差异400万元。因该项资产并非产生于企业合并,同时在其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不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五)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1.适用税率的确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以后,继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一般原则

企业在确认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揖例13鄄17铱2010年12月31日P公司固定资产会计账面价值38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300万元差额构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企业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00000(800000伊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00000(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在我国,一般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在不同年度之间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可以现行适用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冶账户

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冶贷方余额为负债,表示将来应交所得税费用。

(负债类)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M

本期发生额:X

期末余额:D=累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伊现行税率

图13鄄4

M+X=D寅X=D-M

若X>0,则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若X<0,则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

揖例13鄄18铱B公司于20伊6年末购入一台机器设备,成本为240000元,会计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税法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税法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该公司各会计期间均未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则该公司每年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情况如表13鄄3所示。

表13鄄3单位:元

年份2007200820092010

实际成本240000240000240000240000

累计会计折旧60000120000180000240000

账面价值180000120000600000

累计计税折旧800001600002400000

计税基础1600008000000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040000600000

适用税率25%25%25%25%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500010000150000

(1)2007年资产负债表日: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折旧=240000-60000=180000(元)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折旧=240000-80000=160000(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0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5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000

(2)2008年资产负债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