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团结友爱
17347100000029

第29章 关心亲朋无微不至(3)

隋大业末年,年成不好,谷菜都歉收,社会上人心也不稳定。这时,刘君良的妻子不是个很贤惠的人,劝他分家。他家院子很大,树也很多,由于孩子们都有教养,树上鸟巢很多,鸟也欢聚在这里,为了造成分家的借口和依据,刘君良的妻子偷偷把树上鸟巢里的雏鸟掏出来,互相交换,造成鸟的互斗,悲鸣。家里的人都很奇怪。刘君良的妻子于是造谣劝刘君良说:“天下就要大乱了,你看禽鸟都不安起来,何况人呢?快分家吧!”刘君良也莫名其妙,就和众兄弟商议好,分家另住了。

分开家一个月来,刘君良发觉了鸟不安是他妻子搞的诡计,于是斥责妻子说:“是你破坏了我们的家,你滚开吧!”

妻子走后,他又把众兄弟召集到一起,说明原因,又合到一起住了。这时地方上很乱,乡里的人,无法安居,于是都来依靠刘家,大伙在他家修筑起堡垒来,起名叫“义成堡”。大伙守住在这堡垒里,渡过了难关。

唐武德年间,深州别驾(太守的军官)杨宏业专程来刘家访问,他看到刘家有六个大院,共同吃一个厨房做的饭菜。看到全家的子弟们都彬彬有礼,招待他酒饭,使他很欢畅地离开这里。

唐贞观六年,朝廷特下诏书,表彰刘君良孝悌友邻、和睦家庭的高尚品德。

铁木真与他的密友

向你的朋友学好,对着你的影子整装。

——蒙古族谚语

铁木真是一个蒙古贵族家的长子,9岁时,父亲被仇家害死。从此,家境破落,生活贫困,他的母亲诃额仑夫人靠拾野果,挖草根,艰难地养大了自己的五个孩子。

铁木真13岁时,有一天,家里的8匹骟马被贼抢去了,对于铁木真家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于是,铁木真自告奋勇骑马去寻找。路上遇到一个少年正在挤马奶,了解到铁木真的情况,非常同情他。他给铁木真换下了疲惫不堪的坐骑,又给他带了很多食物,然后对他说:“你的生活这样艰难,我们男子汉的艰难和责任都是一样的,我愿意做你的朋友,我叫孛斡尔出,我和你一起去找马吧!”他们走了3天,又经过一场厮杀,终于赶回了那8匹马,铁木真很感激他,回到孛斡尔出的家,执意要留下几匹马作为酬谢。孛斡尔出一再推辞,说:“我是看你有困难才来帮你,这完全是我自愿的,怎么能要你的东西?我家里很富有,父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所有的财产将来都是我的。我们是朋友,如果接受了你的酬谢,我还跟你做朋友干什么?”孛斡尔出的父亲纳忽伯颜看到儿子交了一个新朋友,十分高兴,对他们说:“你们两人要团结,要互相关心,帮助,千万不要互相争斗,遗弃对方!”

从此,铁木真和孛斡尔出成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最亲密的伙伴,他的一生都和成吉思汗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鲁迅与郁达夫同行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鲁迅和郁达夫从1923年2月17日相识,历经10余年而友谊日增。

鲁迅和郁达夫之间,不论在思想认识,生活态度和文艺见解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他们求同存异,赤诚相见。郁达夫对鲁迅十分尊重。

鲁迅与郁达夫交往比较密切,是鲁迅到上海以后。1928年6月创刊的《奔流》,是他们合编的月刊。郁达夫虽称编者,实则挂名。鲁迅“因为《奔流》,终日奔得很忙。”而郁达夫却比较闲适。他们都各得其所,相处得很好。

1930年2月,鲁迅、郁达夫一起列名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不久,“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郁达夫又经鲁迅介绍,参加了左联。由于当时斗争复杂,郁达夫思想有些矛盾,一方面他有正义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他又有感伤、颓废等情绪。在鲁迅面前,郁达夫从不掩饰自己的矛盾,鲁迅则坦诚相待,他写赠郁达夫的诗作就是明证。

1932年12月31日,鲁迅为中外友人题诗写字,一连写了5幅,《无题》则是专为达夫新写的:

洞庭木落楚天高,

眉黛猩红涴战袍。

泽畔有人吟不得,

秋波渺渺失离骚。

这首诗曾经得到人们的高度赞赏,郁达夫就最喜爱它,称它是鲁迅七绝中的压墨之作。从诗中看,对于郁达夫似有慰问和勉励之意,希望他认清形势,多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这时距郁达夫携妻王映霞移家杭州只有3个多月,也许鲁迅已经了解老友早萌退居之意。

这首诗,于1933年1月10日寄出,并附信“丐其写字”。郁达夫收到后,便写了一首专门献给鲁迅的旧体诗,于1月19日特地送上门来。诗中有“彷徨呐喊两悠悠”,“不废江河万古流”句。这首诗用风趣的笔调,飘逸的风格,对鲁迅的业绩作出了热情的评价。

郁达夫支持鲁迅,鲁迅也关怀郁达夫。就在1933年,鲁迅又借为王映霞写字之机,题诗一首赠郁达夫: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岭。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以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1933年4月25日,郁达夫离开斗争漩涡上海,偕同妻子王映霞回杭州养息。之后,他与当地官员、士绅应酬往来,接受款待,写了一些点缀太平的游记一类的文章。鲁迅借用典故,对郁达夫进行规劝,并寄托着殷切期望。

鲁迅这首诗的前三联,一再以史实典故作喻,极言杭州还是暴君统治的天下,虽然风和日丽,小山香满,但非爱国志士栖身之地。全诗的重点在第四联,希望郁达夫认清形势,“举家游旷远”,及早迁离杭州。在“风波浩荡”中抒写情怀。可惜郁达夫一味迷恋湖光山色、醇酒美人,辜负了鲁迅的期望。可以这样说,鲁迅是郁达夫思想和事业上的诤友,在激烈的生活波浪中,他是拉着郁达夫的手一同前进的。如果郁达夫能够倾听鲁迅的忠言,认真克服自身的弱点,他就不致于走那么曲折的道路。所幸者是抗战爆发后,郁达夫的爱国热情又熊熊燃烧起来,终于不负鲁迅生前的殷切期望,在海内外的“风波浩荡”中奔走辛劳,为民族解放和新文化建设作出卓越的成绩,并献出最可宝贵的生命。

张学良关心相声艺人张寿臣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张学良爱好广泛,对相声也有些研究,他曾对张寿臣说:“说相声不能光让人听笑话,还应该说些天文地理、历史典故、人情世态,让人们乐得有道理,在笑中长见识。”

有一次张学良听了张寿臣的单口相声《化蜡钎》后,深有感触地说:“相声不能为笑而笑,而应该鞭挞坏人,以正民风。”并举了《墙头记》的笑话为例,启发张寿臣。后来,张寿臣认真修改,使这个讽刺不肖弟子的小段更加吸引人。

还有一次张学良找到张寿臣说:“贪官污吏刮地三尺,连土地爷都恨之入骨,而你讽刺贪官的相声《得胜图》就不够尖狠。”于是,张寿臣对《得胜图》做了修改,特地添了一段贪官离任时的自白:“老百性还送来一块石碑,我没敢要——让我驮着吧!”使得这个段予更增加了讽刺效果。

一次堂会上张寿臣说《八扇屏》,当张一口气说完《八扇屏》时已经很累,本想下场休息,不料有位贵客还在高喊:“快接着说‘诸葛亮骂王朗!”张寿臣无奈,只得接着说下去,下场已是气喘吁吁,张学良关切问张寿臣的身体,并说:“《八扇屏》不一定要说完八扇,而且‘诸葛亮骂王朗’郡段也有点画蛇添足。”此后,张寿臣就将这二段做了适当精简处理,效果很好。

张学良与张寿臣相交日深,他们常纵谈古今兴亡大事,论说历代英雄人物。后来,张学良还想举荐张寿臣去当县长,终因张寿臣力辞而作罢。张寿臣感叹自己身为一个艺人,难以报效国家,张学良劝他说:“自古以来就有以说笑参政的,你们说相声,开通民智,也是报效国家啊!”并特意手书了“曼倩遗风”四字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