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
17347200000024

第24章 勤奋成才(1)

董遇巧用“三余”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司马光《训俭示康》

时令还未到冬至,塞外的黄土高原早已是冰天雪地的世界了。屋外,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扬,沁骨的北风在野地里打着回旋,呼呼作响。偌大的旷野里,看不到一个人影。屋内,董遇坐在靠窗的案桌前,一边认真地看着书,一边两手不停地来回搓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听得“啪”的一声,门被吹开了,强劲的北风夹着雪花,直往屋里灌。顿时,屋里也成了风世界。董遇回过头,刚要起身去关门,却发现脚已经不听使唤了。没办法,他只好用手使劲地揉搓拍打着麻木的脚面。慢慢地,脚才恢复了知觉。他好不容易地站起身,一步一步地移到门口,费劲地把门关上。然后,使劲地用脚跺着地。接着又在屋内来回地一阵小跑。跑了一会,董遇感觉腿已经完全正常了,就又回到桌前,继续看书……夜幕刚刚降临,董遇的那间小屋就燃起了灯。枯黄色的烛光洒在透明的窗纸上,非常清晰地映出了董遇捧书静坐的身影。窗外,风轻树隐,万籁俱寂,天边的一轮明月,也慢慢地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已经是夜半时分了,偏僻的小山村里,家家户户都已熄灯睡觉了,只有董遇的那间小屋里仍然亮着灯,纸窗上的身影也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动未动,仿佛是贴上去的纸画一般。时间长了,阵阵的睡意朝董遇袭来,他有些坚持不住了。没办法,董遇只好站起身,走到水缸前,舀起了一勺水,倒在木盆里,用毛巾沾湿了水,洗了把脸,感到清醒后,又回到窗前,捧起书,认真读起来,一页,两页,三页……又到了阴雨绵绵的季节了。户外的小雨,淅淅沥沥,一连下了好几天还没有停。董遇一早起来,收拾完床铺,就坐在桌前,开始读书。读着读着,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来砸在自己头上,前额一阵冰凉。他用手一摸,咦,水?怎么回事?他抬头向上一看,噢,原来屋顶由于年久失修,又加上连下了几天雨,已经开始漏水了。他赶忙把桌子向旁边移了移,又找了个木盆放在漏水的地方接水,自己则拿起刚才没有读完的书,沉浸到书中去了……董遇,字季直,东汉末年陕西弘农(今河南内乡、宜阳以南,陕西柞水以东)人。他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就喜爱读书。他读书很认真,很实在,不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地大致看一下,所以,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汉献帝兴平年间,董卓虽然已经被处死,但是他部下的将官李催、郭汜、樊稠、张济等却到处烧杀抢掠,非常凶残;又加之碰到一连几年的大旱,地里一粒粮食都没有收成,老百姓只好挖草根、嚼树皮来充饥,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荒地旷野,尸骨遍布。董遇的家乡弘农一带,又恰巧是张济的屯兵之处。没有办法,董遇只得随着哥哥一起,告别家乡,到别处投靠朋友去了。

在朋友那里找到了一个歇脚的地方以后,董遇就和哥哥一起,每天上山打柴,再挑到街上去卖,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来勉强度日。打柴是力气活,来回又得跑许多路程,每次回到家时,人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可即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董遇仍不顾劳累,抓紧一切空余时间来读书。他的哥哥看着他读书时专心的样子,就讥讽他说:累得要死,不知道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一下,一天到晚就知道叽里呱啦地念书,有什么用?书能当饭吃吗?董遇听后,并不理会,仍是埋头读他自己的书。

董遇对《老子》这本书非常感兴趣,读过不知多少遍,还亲自为这本书做了详细的注释。另外,他对《春秋左氏传》也花费了很多时间来研究。他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每看所得,必写在纸上。后来,他把这些心得结集成为《朱墨别异》一书,很受世人喜爱。

董遇的名声大了,附近的人都纷纷前来向他求教,请他讲书。可董遇却对他们说:“你们不要着急让我讲,还是自己多读一读吧。先读上100遍再说。”

那些人见董遇不肯讲,以为他摆架子,很是失望。董遇又解释说:“你们不要误解我。我刚才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书,只要你能多读几遍,那么总会理解它的意思的,退一步说,即使还没有理解,那时候再让我讲也不迟啊。”“您的话很有道理,可是我上哪里去找那么多的时间来读书呢?”那些人问道。

董遇听后,摇了摇头,说:“你们为什么不能利用‘三余’的时间呢?”

“什么是‘三余’呢?”那些人又问道。董遇回答说:

“‘三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严寒沁骨,地里没有什么农活可做,这是一年里的空余时间;晚上,漆黑一片,也不便干活,这是一天里的空余时间;阴雨天,水洼四处,泥泞遍地,无法外出,这是平时的空余时间。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三种空余时间,还愁没有时间读书吗?”

听了董遇的一席话,那些人才恍然大悟。他们向董遇深深地道了谢,高兴地离去了。

就这样,董遇虽然生长于战乱时代,靠打柴为生,但由于他巧用时间,勤于读书,后来终于成为三国时期有名的学者。

这个故事说的是董遇善于寻找空余时间来读书的事。它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不过,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董遇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为了启发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不应该以它为根据,贬低老师讲解的重要性。这话也是对有一定理解能力的人说的,它的用意不在于强调死记硬背,而是要求他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细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

张仲景勤学著大作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张仲景(约150年—219年),是中国东汉时代一位大医学家,人们把他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自幼勤奋好学,因此看了很多书。有一天,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给人治病的故事,心里备受感动。他想:“许多人只知道为自己打算,不问民间的疾病和痛苦。我为什么不能像扁鹊那样,把救死扶伤,解除人民病痛当做自己的责任呢?”从此,他就努力钻研医学,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作老师,孜孜不倦地向他刻苦学习,在年轻时候就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当时,每天清晨,张仲景便坐在张伯祖身旁,张伯祖替病人诊脉,他在竹简上写方,另外一些弟子帮着配药。病人川流不息,他们也忙个不停。张仲景见此情景,便问张伯祖:

“师傅,为什么不把药方告诉老百姓?他们生病可以自己医治,病人不就可以减少一些吗?”

“谈何容易!老百姓不懂医理,服错了会出事的。”张伯祖直摇头。

“那就写本书,把原理告诉大家,让人们知道生病吃什么药。”张仲景又说。

张伯祖说:“这话是对的,可是这事谁来做呢?”

张仲景听后呆呆地想:“是啊,这件事情由谁来做啊?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么需要人扶弱济危啊!”张仲景暗暗下定决心:编写医书这桩事没人做,就由我来做吧。

从此以后,张仲景在随张伯祖医疗的过程中,更注意勤奋学习。晚上,别人都休息了,他一个人还静静地坐在松明灯下,攻读医学典籍。

张仲景读遍了自古以来的医书,吸取了丰富的医学知识,继承历代医学家的宝贵经验,总结了5个世纪以来的医学成果,加上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

那么,张仲景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的医学成就呢?一是勤求古训,二是博采众方。

后来,张伯祖死后,张仲景独自在南阳一带行医,但他始终放不下写书传播医理的心愿。为了写好这本书,他除了继续寻找、研究祖国各种医药典籍外,还尽力采用民间的验方。有一次,他听说邻近老乡把一个上吊的人救活了,急忙去打听用的是什么方法。结果,他学会了人工呼吸的方法。后来他把这个方法写进了他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人工呼吸的记载。又有一次,张仲景听说一个道士为病人捉“鬼”后,给病人吃了“真武大仙”的“仙药”,病就好了。张仲景很奇怪:巫医也能治病吗?他设法把这个道士的药找来研究一番,发现其中有生姜、茯苓、芍药等好几味药,是一个秘方。原来巫医尽管装神弄鬼,手里也掌握一两种货真价实的东西,否则难以长久骗人。从此,对巫医使用的药方,张仲景也注意收集,但都进行了细心研究,去伪存真,把那些经过临床实验证明有效的,吸收过来。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积累了大量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反复对比,最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成为千百年来的中医经典著作,这是张仲景一生立志勤学的结晶。

“吴下阿蒙”赛儒生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

——《周书·韦孝宽传》

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员骁将,身经百战,受到孙权的赏识,23岁便被提拔为中郎将。可是,只有一点是孙权不放心的:吕蒙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而今身处群雄争霸的时代,缺乏政治、军事学问是不行的。

一天,孙权把蒋钦和吕蒙召来,对他们说:“你们都已经掌权管事了,应该多学点知识,不断求得进步。”

吕蒙听了,红着脸说:“我在军中,杂事极多,把这些事办完就够劳累的了,哪还有什么时间读书啊!”孙权对吕蒙说:“我并不是要求你广读经学,将来当博士,而只是想让你多涉猎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到了我管事的时候,又读了一些历史和兵书,获得很多的益处。汉光武帝在戎马生涯之中,常常手不释卷;曹孟德也说过他是‘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不能自我勉励,好好学习呢?”这番话使吕蒙很受启发。

自此之后,吕蒙就抓紧时间读书了,而且意志坚决,不知疲倦,读书的范围和读书的心得,远远超过一般儒生。

不过,吕蒙的这些进步,人们初时并不知道,在东吴诸将官的心目中,他还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吴下阿蒙”。有一次,鲁肃跟他讨论问题,吕蒙侃侃而谈,言之成理,往往有超出鲁肃的高见。鲁肃高兴地拍拍吕蒙的背说:“我总以为老弟只有武略,通过今日的交谈,才知道你学识渊博,已经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孙权的一番话,使有勇无谋的“吴下阿蒙”成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将军。吕蒙的变化说明:一个人不管有多忙,只要立志学习,并且善于抓紧时间,就能获得成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是会有的。

葛洪砍柴换纸笔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葛洪(284—364)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

东晋时期,丹阳句容县市街上经常能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卖烧柴的孩子。他面黄肌瘦,衣服上打着补丁,挑着烧柴沿街叫卖,担子很重,把他的脊背都压成了弓形。这一天太阳都偏西了,还没有人买柴,他就一直把担子挑到文具店的门前,放下担子坐在柴捆上擦汗。他经常来县城卖烧柴,也经常到这家店铺里来,他名字叫葛洪,是个勤劳节俭、刻苦学习的孩子,看起书来废寝忘食。邻居的孩子们成天下棋玩耍,玩掷骰等游戏,可他从不参加这些游戏,一心把时间放在学习上,长这么大了,连棋盘几道格都说不清楚。读书学习、买纸买笔要不少钱,然而家里很穷,吃穿都供不上,哪儿来的钱给他来买学习用品呢?别看他还是个孩子,可是性格刚强,很有主见,家里没钱给他买笔、墨、纸、砚,他就每天早上上山打柴,等打了满满两大捆,就挑到城里去卖,卖了钱之后买些纸、笔等回去学习。有时笔使秃了就再买一只价钱便宜的毛笔,用毛笔在写过小字、大字的纸背面再写字,一张纸要用三四次。

这天,葛洪挑着两大捆柴来到了文具店,正歇在大门外擦汗,文具店老板出店送客,回头见葛洪坐在那儿,就打招呼说:“小伙子,又来买纸了?”葛洪说:“大伯,今天我的柴还没卖出去,想买点纸又没有钱,大伯你家不缺柴用吗?买下这些烧柴吧!都是一色儿的干树枝子,可好烧啦!我不要钱,你给我些纸笔就行,我这就给您挑进去。”店老板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说起话来响呱呱的孩子。于是笑着说:“行啊!孩子,你帮我把柴搬到后屋去,我这就去给你拿纸笔,保证是上等纸和最好使的笔。”

葛洪就是这样,以打柴换钱来勉强维持学习的,由于他刻苦努力,博学多才,经史百家他都有研究,而且还深通医道。

“囊萤”与“映雪”

勤攻吾之缺。

——诸葛亮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这是杜甫《题郑十八丈著作故居》一诗中的两句话。其中的“读书萤”用的就是车胤“囊萤”的典故。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属福建)人。他出生于官家,他的祖父在三国时曾任过吴国的会稽太守,后因事被斩首,家中财产也尽数被抄。自此,家境一落千丈,变得一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