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17347500000015

第15章 自寻悔恨

自寻悔恨这种内疚悔恨情绪很复杂。例如,某个人因为最近所做的事情产生了一种惰性,而这些事情不一定与儿童时代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内疚悔恨完全是自己在违背了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或道德标准时让自己长时间处于一种情绪低落状态。典型的自寻悔恨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如你刚刚责备过别人,却反过来怨恨自己;或者由于自己曾经在商店里偷拿东西、在某一重要场合说了不大得体的话而一直十分懊丧。下面我们看一个十分常见的例子:

一位6岁的小孩吃饭时淘气地弄洒了碗里的食物,母亲看到后大为生气,继而对孩子大加训斥与责骂,甚至动手打了孩子一下。孩子则委屈地哭了。事后,这个母亲想到,不过是弄洒了一点嘛,我为什么要如此埋怨呢?可能是因为自己今天的工作不顺利。

这就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和做法而自生一种内疚悔恨心理的典型例子。因此,你可以将所有的内疚悔恨行为看成是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反应是你根据以往的行为标准做出的,而且依然下意识地期望以此来取悦于某一对象;你也可以将悔恨视为自己期望达到某种高标准的结果,你实际上并不相信这些标准,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却在口头上表示赞同。在这两种情况中,悔恨都是一种愚蠢而无益的行为。你可以永远坐在那里,为自己所做的错事而懊恼、内疚悔恨一直到死,但这种内疚悔恨心理对于改掉你过去的行为却无益。逝者如烟,一切都已成为往事!你之所以悔恨,是因为你想改变历史,希望自己没有做过某一错事。然而,事实是你已经做了,无论怎么内疚悔恨,你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你可以逐步改变自己对所悔恨事情的态度。在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之中,存在着许多有形或无形的清规戒律,其中隐含着一条规定——“如果你得到了乐趣,就应该感到内疚和悔恨。”因此,许多情况下,你之所以会自寻悔恨,往往是这种意识在影响着你的情绪。其实,你也可以学会让自己享受乐趣而没有内疚感。因为你的享受并不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你没有伤害别人,没有妨碍社会秩序,你只是在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事,所以你没有必要感到内疚与悔恨。如果你确实已经做出了一件事,不管这是一件什么事情,而事后你并不赞赏自己的行为,那么你可以决心不再做这种事情。其实内疚悔恨是一种自我折磨,是一种误区性心理活动,因此,你完全不必这样。要记住,对任何事情而言,内疚悔恨都无济于事。这种情绪不仅使你陷入惰性,还有可能使你重蹈覆辙。悔恨情绪似乎可以被当做一种自我补偿,同时为你重复出错大放绿灯。当你出错并且感到内疚悔恨时,你可能会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了吧?并有悔改之意。过了不久,你的这种毛病又复发,于是你又后悔。不要用内疚或悔恨情绪为自己开脱,否则,你因无法走出心理活动的误区,而坠入痛苦和失败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