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超级口才的八大训练途径
17347600000019

第19章 真诚赞美 获得好感

渴望赞美是每一个人内心中的一种基本愿望。所以,当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要想在善意和谐的气氛中做一些事情,就应该去寻找别人的价值,并设法告诉他,让他觉得他的价值实在值得珍惜,从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自己,这样我们便等于扮演了鼓励他、帮助他的角色。这就是赞美的意义所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渴望赞美是每一个人内心中的一种基本愿望。所以,当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要想在善意和谐的气氛中做一些事情,就应该去寻找别人的价值,并设法告诉他,让他觉得他的价值实在值得珍惜,从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自己,这样我们便等于扮演了鼓励他、帮助他的角色。这就是赞美的意义所在。

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赞扬他人已成为说话的学问,能否掌握和运用这门学问,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这是衡量现代人的素质的一个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交际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教师大都体验过这样的经历:对落后的学生,过多的处罚和批评是无济于事的。这些学生看似一无是处,但只要你能找到一件值得赞扬的事,对他予以赞扬,他就会努力上进,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要是不断鼓励,也许会使他从此变成另一种人。

赞扬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往往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有的赞扬甚至能改变人的一生。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年轻时潦倒不堪,写的稿子不断被退稿。有一天,一名编辑承认了他的价值,写信夸奖了他。这个赞扬改变了狄更斯的一生,从此世界上多了一名伟大的文学家。

赞美是一件好事情,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若在赞美别人时,不审时度势,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即使是真诚的赞美,也会使好事变为坏事。制约赞美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赞美者本人,他的赞美是否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因为虚假的赞美是注定要失败的。二是被赞美者,他所得到的赞美是否是他所期望的、合乎情理的赞美。如果被赞美者所得到的赞美是不合情理或不是他所期望的,那么这个赞美也是失败的。因此,在使用赞美的时候,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实事求是、措词适当

当你的赞语没说出口时,先要掂量一下,这种赞美有没有事实根据,对方听了是否相信,第三者听了是否不以为然,一旦出现异议,你有无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赞美是站得住脚跟的。所以,赞美只能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不要浮夸。

措词也要适当,一位母亲赞美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有了你,我感到很欣慰。”这种话就很有分寸,不会使孩子骄傲。但如果这位母亲说:“你真是一个天才,在我看到的小孩中,没有一个人赶得上你,”那就会使孩子骄傲,把孩子引入歧途。

2.赞美要具体、深入、细致

抽象的东西往往很难确定它的范围,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美的东西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是具体。如要称赞某人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可以说“老王有一点非常难得,就是无论给他多少货,只要他肯接,就绝不会延期。”所谓深入、细致就是在赞美别人的时候,要挖掘对方不大显著的、处在萌芽状态的优点。因为这样更能发掘对方的潜质,增加对方的价值感。赞美所起的作用会更大。

3.借用第三者的口吻赞美他人

有时,我们为了博得他人好感,往往会赞美对方一番。若由自己说出:“你看来还那么年轻”这类的话,不免有点恭维、奉承之嫌。如果换个方法来说:“你真是漂亮,难怪某某一直说你看上去总是那么年轻!”可想而知,对方必然会很高兴。而且没有阿谀之嫌。

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总认为“第三者”所说的话是比较公正、实在的。因此,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更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也可以在背后赞美对方,如果当面赞扬一个人,有时反而会使他感到虚假,或者会疑心你不是诚心的。一般来说,间接的赞扬无论是在大众场合或在个别场合,都能传到本人耳中,这样做不仅能达到赞扬的目的,还能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赞扬是真诚的。

4.赞扬须热情

有的时候,我们称赞别人会让人觉得我们不够热情、漫不经心。如:“你这篇文章写得蛮好的。”“你这件衣服很好看。”“你的歌唱得不错。”这种缺乏热诚的空洞的称赞并不能使对方感到高兴,有时甚至会由于你的敷衍而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满。

如果把以上这些话改成:“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特别是后面一个问题十分有新意。”“你这件衣服很好看,这种款式很适合你的年龄。”“你的歌唱很不错,不熟悉你的人没准还以为你是专业演员哩。”这些话比空洞的赞扬显然更有吸引力。

5.把赞美用于鼓励

用赞美来鼓励人,能增强人的自尊心。如果想让一个人经常努力地把事情干好,首要的是激起他的自尊心。有些人因第一次干某种事情,干得不好。你应该怎样说他呢?不管他有多大的毛病,你应该说:“第一次有这样的成绩就不错了。”对第一次登台、第一次比赛、第一次写文章、第一次……的人,你这种赞扬会让人深刻地记一辈子。

6.赞美还要注意适度

适度的赞美会令对方感到欣慰的振奋;过度的恭维、空洞的奉承,或者频率过多,都会令对方感到不舒服,甚至让人感到难堪、肉麻,结果令人讨厌,适得其反。

赞美还要注意用适当的方式,一般的赞美方式(方法)大体有下面几种:

(1)对比性的赞美。就是把被赞美的对象和其他对象做比较,以突出其优点。常用“比××更……”或“在××中最……”等句式表示。俗语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对比性赞美给人一个很具体的感觉。但也正因为如此,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会产生一个负面,从而容易引起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所以在比较时就不应该用贬低来代替赞美。

两个学生各拿着自己画的一幅画请老师评价。老师如果对甲说:“你画得不如他。”乙也许比较得意,而甲心中一定不悦,不如对乙说:“你画得比他还要好。”乙固然很高兴,甲也不至于太扫兴。

(2)断语性的赞美。就是给被赞美者一个总结性的良好评价,语气要以肯定判断的形式表示。实际上,对别人的工作进行肯定就是一种赞美。但是这种赞美由于是较为全面的、总结性的评价,所以容易流于抽象,与赞美的具体性产生矛盾。赞美者也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它经常和其它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综合使用。

(3)感受性的赞美。就是赞美者就赞美对象的某一点表示出自己的良好感受。也体现了赞美的具体性,因为它陈述的只是赞美的感受,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所以这种形式能充分发挥其赞美的优势。要实施这种赞美有两个步骤:一是把被赞美者值得肯定的优点“挑”出来;二是让被赞美者知道你对他的优点很满意。这样,赞美的作用就自然产生,而且使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