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爱弥儿
17360400000016

第16章 乌鸦和狐狸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孩子们是不可能学会大人们教的那些寓言的,因为,我们不论是怎样努力地将那些寓言写得简洁明了,或是写得多么的简单,然而由于我们是想通过寓言的故事使得孩子们受到教育,受到启发,所以,就不能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当中,加进一些大人们自己的思想,也不能加进一些孩子没无法理解的思想。而且,由于那些寓言为了便于我们和孩子们进行背诵,所以都被故事化了,但是寓言本身的诗韵反而使我们更加的难于理解;因此,如果寓言写的非常有趣味或是故事化很强烈了,那也就相当于是失去了它原有的鲜明的寓意。有很多的寓言是孩子们根本无法理解和读懂的,而且这些寓言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无用处,然而由于在一本书里面的这样的寓言与其他的寓言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也就没头没脑地叫孩子们将这些寓言拿来认识,现在,我们暂且将这样的寓言撇开不说,我们在这里只说那些似乎只是作为专家们,为孩子所写的寓言。

我的爱弥儿是不会去死记硬背什么课文的,即使每个孩子都要去阅读拉·封丹的寓言。我们也要清楚和明白:寓言当中的语言文字不是所谓的寓言,就好比说历史书本中的语言文字不是历史一样,糊涂的人们总是喜欢将寓言当作是孩子们必须要学习的道德准则,丝毫不会去想和去考虑,眼前这个寓言也是他人杜撰的,甚至是虚构的,并且其中的谬误也不少,甚至和真理没有丝毫的吻合。因此,用寓言的方式和方法给孩子们讲真理和讲道理,如同用厚厚的抹布将真理给埋藏起来一样。那么拉·封丹的寓言又有几个孩子能真正看明白呢?

在拉·封丹的寓言集里,我只知道有5、6个寓言是洋溢着孩子们的天真气息的;我现在将这5、6篇寓言中的第一篇寓言,作为一个例子来讨论一下,主要原因是这一篇寓言,它既适合于各种各样的年龄的人,而且也非常适合孩子们来理解,会使孩子们学习起来也比较感兴趣。也能够使孩子们读过以后感到很开心,和受到教育启发。

“乌鸦先生正在一棵树上进行着歇息,”

“先生!”这个词它本身是什么意思呢?将它放在一个专门的名词之前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如果用在这里它又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乌鸦”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说“乌鸦在一棵树上歇息”?我们的讲法不是“乌鸦在一棵树上歇息”,而应当说“乌鸦歇息在了一棵树上”。因此,就必须来讲讲诗歌的倒置方法;就必须讲讲什么叫诗,什么是散文。

“它嘴里含有一块奶酪。”

什么是奶酪?是一块瑞士的奶酪,荷兰奶酪还是布里奶酪?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见到过乌鸦长什么模样,你如何才能给这个孩子描述清楚乌鸦长的是什么样子呢?如果这个孩子幸好他看见过乌鸦,他又怎能想象乌鸦会将一块奶酪叼在自己的嘴里呢?

所以,我们应当按照自然原来的样子来进行描述。

又来了一位“先生!”对狐狸来说,“狐狸先生被美味所引诱,”这个头衔真是很适合你!它可以说是玩弄花样的行家。应该讲讲什么叫做狐狸,把它们真正的内在的性格,以及平时在寓言里出现的性格讲清楚。“引诱”这个字眼,在日常生活里,是很少有人会使用的。应当对其进行加以解释;应当说明这个字眼只是在诗里的时候才会使用。要是一个小孩子问你散文与诗歌的讲法为什么不一样,你如何进行回答呢?“被奶酪的美味所引诱!”可是这块奶酪它是被含在歇息在那棵树上的乌鸦的嘴里的,这需要多大的气味才能使得树丛或地洞里的狐狸闻得到啊!正确的判断往往是依赖于有可靠的根据,在于能分辨他人所说的话语或是事情,有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所以,你能不能用这句话来训练自己的学生,来判断和掌握这个事物的真假和意义。

“向乌鸦这么说”“这样说”!狐狸能像乌鸦一样,讲乌鸦所讲的语言吗?聪明的人们,都会留心一下,都知道要慎重地想一想,才做出慎重的回答,人们回答出来的答案和话语,它的关系重大的意义是我们平常人所意想不到的。

“喂!你好,乌鸦先生!”“先生!”小孩子会发现你将这个称呼当作笑话来使用,以至他们并不知道它实际上是一种尊称。说“乌鸦先生”的人要费很大的功夫才能将加在“乌鸦”前面的冠词“的”(de)解释得清楚。

“你多美丽呀!我觉得很好看啊!”

没有用处的重复的语言。小孩子们看见你用另外的词来重复同样的意思,自己也就会学到说无聊的话。如果你讲这类多余的话是作为一种艺术的手法,以表达狐狸是有意用这些话语来大大地对乌鸦进行一番夸赞,这种解释可以对我来讲,然而对着学生去说,就很不适宜了。

“为什么要撒谎,这个动听的歌声只要是你唱的,为什么要对他人撒谎,”不要撒谎!“这么说,你有时候就是去撒过谎了是吗?如果你告诉孩子说,因为狐狸自己撒了谎,所以,它才叫乌鸦”不要撒谎,孩子们听了以后将会有什么感想呢?

“配得上你的羽毛”

“配得上!”这做什么意思解释?叫孩子们将羽毛和声音这两种性质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去加以比较,你看他如何能理解你的意思。

“就让你来做这林子中百鸟的凤凰。”

“凤凰!”什么叫做“凤凰?”我们在这里忽如其来地又说起了虚妄的古物,差不多又像是在讲神话了。

“林中的百鸟!”多么形象的语言啊!阿谀奉承的人用雅致的词将自己的话语说得很高尚,以便能更好地诱惑他人。一个小孩子会懂得这样的妙处吗,小孩子能不能知道什么是高尚的说话,什么是鄙俗的说法呢?

“听到这些话,乌鸦开心得忘乎所以,”

这个成语必须需要亲身经历过非常激动的情绪之后,才能体会其所表达的状况。

“于是,为了显示孩子们美妙的歌声。”

不要忘记,为了要懂得整个的寓言和这一行诗,孩子就要听一听乌鸦的乐声究竟是美在哪里。

“将嘴一张开,奶酪就掉在了地上。”

这一首诗写得真好,单单仅从诗韵的和谐上就可以想象出那种寓意的情景。我看见了一只正在笑着的嘴张得大大的,我听见了奶酪从树枝上掉下来的声音;不过,这种优美的地方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莫名其妙的。

“狐狸抓住了奶酪,于是说,我的好乌鸦先生。”

你看,我的好心竟然变成了愚蠢。当然,大人们可能就会马上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要明白和知道,几乎所有阿谀奉承的人”笼笼统统的讲法,我们是不理解和不懂的。“都靠他所吹捧的人去生活。”一个十岁的孩子是根本不理解和不懂得这一行诗的。“花一块奶酪学一个教训,真是值得。”

这其中的意思很美说得很清楚。然而也可能有极少的孩子要将一个教训和一块奶酪拿来相互比较,所以,就可能情愿要奶酪也不会要什么教训。因此,应该使孩子们明白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笑话而已。孩子们是不知道其中的妙处的!

“乌鸦是又气又羞,”这一次失败便无法再进行辩解了。“发誓——可惜已经晚了——从今往后再也不上这种当了。”“发誓!”哪里有那样傻的老师敢给孩子们讲发誓是什么个意思,是怎么个一回事情?

在这里我不禁想要问,对于孩子来讲,是否需要告诉孩子们:现实生活中有为一己之私撒谎的人吗?阅读过这篇寓言的孩子,肯定会嘲笑说乌鸦笨,而且无一例外的都会喜欢上狐狸。对于孩子们来讲,这是多么可怕和不省心的教育啊!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就拍马屁或是撒谎去骗人?我们至多也只能和他们说,拿别人当小孩子逗着玩,或是暗中嘲笑他们是傻里傻气的人,确实是有的;但是,一块奶酪就将整个事情给搞砸了,因为大人们不是在教孩子们如何将自己的奶酪紧紧地含在自己的嘴里,而是教孩子们如何想办法将他人嘴里的奶酪掠夺过来。这里,我又提起了我的第二个怪论;且这个怪论的重要性是不逊色于前一个怪论。

拉·封丹先生,我本人可以阅读和理解你的书,而且我也很尊敬你,要从你的寓言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至于我的学生们,就算了,原谅我吧,一个寓言也不会让他们去学。我认为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期遇到的较大的灾难,爱弥儿12岁时还不太清楚什么是书。

而现实情况则是人们都在挖空脑门,来寻找读书识字的好方法,有人发明了单个字母拼读纸片;有人将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洛克则主张用字骰来使孩子们认识字……其实,有一个办法可行性是非常强的,但是这个方法一直以来被人们给遗忘了。这个方法说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让孩子们自己有学习的欲望。只要孩子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随便什么学习方法都是可行的。当爱弥儿接到一封邀请他游览、划船、赴宴或看戏的请柬时,没有人给他读上面的文字,结果将时间给搞错了……,后来,他又接到了一封请柬,他很想搞清楚那些话的意思,还是没有人来帮忙,于是,他只能靠自己尽量地去学和试一试……,此时的爱弥儿肯定这样想:如果我认识这些字该会有多好呀!

我需要再补充一句,这一句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欲速则不达。不急于求成和急于达成目的,如此的话,反而可以很迅速地达成结果。此方法可能会遭到人们强烈地反对,但我还是请你们能够继续读下去。

只要你长期与曾经学过寓言的孩子们在一起,你便可以很快地就发现,当他们有机会将他们所学的寓言拿来应用时,这些孩子们的所作所为差不多都与寓言作者的真正意图完全是相反的;对于大人们想要预防和纠正的缺点,这些孩子们却是毫不在乎,并且还偏偏就喜欢为非作恶,以便在他人的缺点当中自己得到一些利益和好处。在上面所讲的寓言当中,孩子们会以便嘲笑乌鸦,一边又暗自非常喜欢那只狡猾的狐狸,谁也不喜欢丧失掉自己的面子,孩子也是一样,他们也总是想要担任那些漂亮的角色;这是人类自爱的选择,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选择。

在所有的寓言当中,狮子的角色通常是一个最显要的角色,孩子在学了这些寓言以后,就会喜欢做狮子;当孩子们主持分什么物品或是东西的时候,他就会学习狮子们千方百计地将所有的物品都占为了己有。但是,当他学到蚋将狮子给搞垮掉的时候,孩子的想法就又不一样了,他就不想要做狮子而又想要做蚋了。他将来要学它在不明目张胆地攻击他人时,就将他咬死。

学了《瘦狼与肥狗》这首寓言以后,孩子们不仅不像大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将它作为一种谦逊的教训,反而认为这个寓言是在教人们肆无忌惮,在教人们如何放肆。我将永远也不能忘记的是,我曾经见到过有人拿这个寓言来欺负一个小女孩,想用这个寓言教小女孩乖乖地听大人的话,结果使这个小女孩很悲伤地哭了一场。在最初的时候,大家都不了解这孩子为什么会哭,最后了才搞清楚了孩子哭的原因。原来,可怜的小女孩受这种束缚已经受够了,她觉得她脖子上的锁链都被磨破了,她哭自己不是一只狼。

爱弥儿箴言:

当我们拿一些自相矛盾的寓意去教孩子们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我们的这番苦心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不过,所有寓言在看来和在我理解,固然是不能构成反对寓言的理由。然而,在你们看来也可能恰好是它们应该得到很好保持的原因。在日常生活里,我们需要一种口头的教训,同时,也需要一种行动准则上的教训,前者有赖于一问一答地教训模式,教训一阵就算了事;后者则有赖于就好比拉·封丹给孩子们写的寓言和给母亲们写的故事。而这两种教训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