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给自己看病
17362800000230

第230章 诊断颈椎病应做哪些检查

颈椎病的检查方法有许多种,医师通过一定的临床检查就可初步诊断颈椎病的性质,然后再通过一系列仪器检查则可确诊。由于临床试验与检查方法简单,在一般的医院即可进行。

1.应做X线检查凡颈椎病患者都应摄正位及侧位、双斜位X线片。X线片可有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或后凸、椎间隙狭窄、椎体缘或钩突骨赘形成、项韧带钙化等表现。X线片显示被累关节边缘尖锐增生,间隙变狭,椎间边缘不整齐,颈脊柱弧度不圆满等。本病需与颈椎结核、颈肋、颈前斜肌综合征、雷诺现象及心绞痛等相区别。

(1)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椎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等。

(2)侧位:

①曲度的改变:颈椎发直、生理前凸消失或反弯曲。

②异常活动度:在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

③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

④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可以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现为椎间隙变窄。

⑤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低下,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为脱。

⑥项韧带钙化: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的典型病变之一。

(3)斜位:摄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以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

2.宜做CT或磁共振检查CT目前已用于诊断颈椎的椎弓闭合不全、骨质增生、椎体骨折、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所致的椎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此外,由于横断层图像可以清晰地见到硬脊膜鞘内外的软组织和蛛网膜下隙,故能正确地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纤维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磁共振是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简称。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学检查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应用于临床的医学影像诊断新技术。它具有无电离辐射性(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向(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等)和多参数成像、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无须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对于颈椎疾病而言,磁共振可清晰显示颈椎间盘组织后突、压迫硬脊膜囊和脊髓的情况,以及有无静脉回流受阻、受压局部脊髓内有无囊性变等情况。

3.宜做肌电图检查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是由于不论是颈椎病还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使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所支配肌肉的作用。这样,失去神经支配的肌纤维,由于体内少量乙酰胆碱的刺激,可产生自发性收缩。颈椎病因椎间盘广泛变性,引起骨质增生,损害神经根的范围较广,出现失去神经支配的肌肉也多些。在病变的晚期和病程较长的患者,在主动自力收缩时,可以出现波数减少和波幅降低。而颈椎间盘突出症往往为单个椎间盘突出,其改变多为一侧上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范围呈明显的阶段分布。

4.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血、尿、便、血沉、抗“O”一般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脑血流图可见左右椎动脉不对称,尤其在转动颈部时,患侧可出现波幅明显下降,脊髓造影可见颈段不全或完全性梗阻等。

(2)脑血流图、脑电图检查:有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做脑血流图、脑电图检查,根据几种结果做出综合判断。

5.颈椎病的临床实验检查

(1)前屈旋颈试验:前屈旋颈试验是颈椎病临床诊断方法之一。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之后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即为该试验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病变。

(2)击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患者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有神经根性损害;对神经根性疼痛症状明显者,检查者用双手重叠放于头顶,向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称之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颈神经根牵拉试验:该试验因同时可检查臂丛神经,故又称为臂丛神经牵张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头稍低并转向健侧。检查者立于患者患侧,一手抵于患侧顶部,并将其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手腕部将其牵向相反方向,如患者肢体出现麻木或放射痛时,则为阳性。但判断时应注意,除神经根型颈椎病者可为阳性外,臂丛神经损伤者亦可呈现阳性结果。

(4)引颈试验:该试验又称颈椎间孔分离试验,即对疑有神经根性病变者,让其端坐,检查者双手分别托住患者下颌,并以胸或腹部抵住患者枕部逐渐向上行颈椎牵引,以逐渐扩大椎间孔。如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减轻或有颈部松快感则为阳性,此多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5)椎动脉扭曲试验:该试验又称为仰头转颈试验,根据病情令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并快速做仰头转颈动作(即先仰头到最大限度紧接着转颈),使椎动脉突然产生扭曲。如出现明显的头昏、头晕、视雾、闪光、恶心、呕吐或倾倒,即为阳性。

一般的颈椎病单凭发病特点普通人同样也可诊断,患者以青壮年为多,症状以颈部酸、痛、胀及不适为主,一般躺下后症状减轻,站位或坐位加重,做向上牵颈试验,颈部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中年以后,有慢性发作性颈僵伴有肩臂麻痛,或有头晕、头昏、耳鸣、视雾、猝倒症,或有下肢麻沉无力及震颤、瘫痪,或有肢端发凉、发绀等。体征有颈丛神经、臂丛神经根受挤压表现,或椎动脉、脊前动脉受挤压表现,或有颈脊髓受挤压表现,或有颈交感神经受挤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