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澳门,我就被澳门的心吸引住了:她里外透明,很朴实,很纯正。
甚至没到澳门之前,早在差不多10年之前吧,我就已经很知道这一点了—那一年我们两岸三地的女记者在厦门召开交流会,来了两位澳门报界的女记者。在亮亮丽丽的台湾女记者面前,在风风火火的香港女记者面前,在轰轰烈烈的大陆女记者面前,两位澳门的女记者总是很低调,很谦虚,甚至有些羞涩和木讷,逢到要她们讲话时,俩人总是羞赧地笑笑,简单地说上两句,就躲到大家的目光之外去了。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澳门同胞”,尽管没有亮亮丽丽,没有风风火火,没有轰轰烈烈,但我对两位澳门女同仁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我喜欢她们那种内敛、实在和安静,喜欢她们的少说多做,沉默是金,也从她们身上看到了澳门的心,很朴实,很纯正,踏踏实实,重剑无锋。
可是我现在到了澳门,一时却恍惚了,不知道澳门的心在哪里?
我执意去找一找。
大三巴牌坊面前人流涌动,热闹非凡。来自全世界的游客,肤色白的、黑的、黄的,服饰红的、绿的、花的,长得美的、帅的、丑的,人人兴高采烈,纷纷在情绪高昂地拍照留念,唯恐辜负了这大美的景观。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被誉为“立体的圣经”,是澳门的名片。我第一次看到它的照片,是在澳门回归那一年的春天,一位不知名的热心读者,从澳门寄到编辑部一包明信片,上面第一张就是大三巴牌坊。呀,刚看到它的第一眼,我的心就被它天国一般的精美绝伦震撼了,当时人的视野还很原始,互联网之手远远没有像今天这样随心所欲,想看哪儿轻轻一磕“老鼠”,就能够尽情地、没完没了地看个够。我把大三巴的照片夹在自己通讯录本子里,随时随地就拿出来看看,同时在心里做出一个瑰丽的梦: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去澳门,亲眼看一看大三巴。
今天我终于来了!来之前,当然做足了功课:大三巴牌坊是1850年竣工的圣保罗大教堂的石雕前壁,其后面部分遇火已不存。大三巴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东方古代建筑的风格,巍峨壮观,雕刻精细,单是这座牌坊的造价,300年前就已高达3万两白银,可谓珍贵至极。细细欣赏牌坊上面的石刻,各种圣经人物、花鸟、文字、图案等等象征中西方文化的符号,各得其所在,各显其意义,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真是既彰显了欧陆建筑的华丽风格,又结合了东方文化沉稳内厚的传统,体现出澳门在数百年前,就已在探讨中西方文化的结合问题,并且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功。
在后来的参观中,我发现,这也是当代澳门文化特色的一个突出现象:常常是在绿叶低垂的长长的浓荫里,可以看到中西合璧风格的房子,伴有繁茂的花枝从里面探出身影;在香烟缭绕的中国妈祖庙毗邻,亦矗立着天主堂、基督堂、清真寺,还有其他一些民族的宗教建筑;在宽敞的大马路上或一弯一弯的小街角,不时会突然闪出或花枝招展或灯红酒绿的中、西、葡萄牙、泰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等各种风味的餐厅,都宾客盈门,都欢声笑语;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更是欣欣然走着汉族、回族、满族、高山族以及葡萄牙人的后裔,他们都是中国澳门行政区同胞,和谐地共同生活在这29.2平方公里土地上……
那么是什么,把这些天涯海角的、迥然不同的文化元素,雕塑在一起的呢?
我向天空发问—我向大海发问—我向大地上的绿叶鲜花发问—
从历史深处飞来的信鸽“咕咕”叫着,告诉我说:澳门除了被侵略、被蹂躏的时期之外,基本上都是一块宁静致远的乐活热土。澳门人心地善良,生活目标纯粹,不贪心,对未来的生活不存非分之想,也不嫉妒别人,所以大家都能和睦相处,这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比较少见。
在我们离开大三巴的时候,牌坊下,支起一张桌子。有天主教会的工作人员站在桌前,开始分发《澳门导游》等小册子。游客们都自觉地排起队,安安静静地领取。我排的那个队伍的工作人员是位中年妇女,我看到她一边分发小册子,一边满脸笑容地对每位游客说:“神爱你!”
轮到我的时候,她也是对我一脸灿烂,亲切地说:“神爱你!”一瞬间,我的心突然被一股强大的温暖所软化。虽然我不信仰耶稣基督,也明白这位女士是在向我做宗教的宣传争取工作,但当亲耳听到有人对我说“爱我”时,一颗心还是止不住快乐地摇曳起来。
这就是澳门的心吗?
嘿,她对我说:她爱我!
仔细端详,澳门的每一片大大小小的绿叶上,都有着极其美丽的纹路,像澳门的每一处景点。
不,像澳门的每一寸土地。
不不,更像澳门的每一颗心。
历史的风吹来了,它们在风中起舞。
我到处看见它们。
比起北京的国家博物馆,澳门博物馆似乎既关注国家社会,亦重视人间烟火,有着浓浓的人情味。除了那些庄严的宏大叙事,我还看见了澳门普通人的身影,和他们生活中的诸多情节、细节:比如一个家庭的居家日子,一个厨房的锅碗瓢盆,一个木雕艺人的精雕细刻,一个渔民收获的大鱼大虾,一碗粉面和一锅杏仁饼的诞生过程。我甚至分享到了一个新嫁娘梨花带雨的出嫁喜泪,我甚至听到了一个婴儿唱歌般的啼哭声,我甚至嗅到了一个小杂货店沁人心脾的杂物的混香,我甚至看到了店主人童叟无欺、诚实待客的心……
而当我走进何东爵士捐赠给澳门民众的何东图书馆,一眼就看到一群十五六岁的中学女生正在宽敞的回廊下做作业,几位年纪不等的市民在藤萝架下读报看杂志。这座精美别致的园林别墅式图书馆,主楼是一座南欧风格的三层楼房,前后环绕着绿肥红瘦的中式园林,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建筑,也是中西艺术结合的典范。1955年何东爵士以93岁高龄病逝,其后人根据遗嘱将故居做成图书馆,期望能帮助尚在努力发展经济的澳门民众提高文化水平。今天,何东老人的心血果然没有白费,他双目炯炯,满心欢喜地看着市民们在读书……
我又走进海事博物馆。它的所在地就选在当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其造型模仿一艘扬着白帆的三桅船,停泊在澳门的心脏妈阁庙前面。昔日的1号码头已被列作博物馆的设施和休闲场所,供游客浏览以及与大海亲近。本来在进馆之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让我以为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却丁点没想到,它讲述的重点是澳门与大海之间的传奇故事,还有中国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历史,以及海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重要性。它给我的强烈信号是,澳门已经长成一个非常成熟沉稳的成年人了,他的心是爱心,在这颗心里留下的,不是刀光剑影,而是合作,而是发展,而是积极地向前看……
走上澳门历史城区的土地时,我情不自禁弯下腰,仔细端详着脚下的沙粒,感觉有一股天外罡风从远古的深处吹来。据说,这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历史城区,上面中西式建筑交相辉映,既有妈阁庙、哪吒庙,也有岗顶剧院、玫瑰堂等20多处历史建筑,充分展示出近几百年来,各种文化在澳门这块土地上互相碰撞、交流所结晶出的澳门魅力。另外,只是说它“在2005年被光荣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似乎太冷静了,没有表达出澳门炽热的心跳;我更愿意听澳门朋友们说起他们的节庆连年,一年12个月,澳门月月有节日,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还是西方的复活节、花地玛圣母像巡游、圣诞节,或是佛教的浴佛节,以及独具澳门特色的国际音乐节、国际烟花汇演、格林威治大赛车……
哦,澳门的心,天天都浸泡在举城欢庆的日子里。
第三天,我们迫不及待地集体登车,一往无前。
目标—氹仔岛上的一家蛋挞店。
澳门特别行政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两个离半岛。澳门半岛北面与中国大陆相连,南面分别由三座大桥与氹仔岛连接。氹仔岛和路环岛则由2.2公里的连贯公路相接。不知是谁听说的,氹仔岛这家蛋挞店,不仅全澳门最好,能做出各种口味的蛋挞,能把人香得粘在那里七天七夜不走,而且还举世无双。我们便来了这次集体行动。
谁知到了那里才看见,那是一个非常小的、貌不惊人的小门脸。甚至说它是一间大厨房也不为过。只有一个门,玻璃擦得亮晶晶的,似乎连一个指纹都不存。东、西、南三面柜台,前店后厂,顾客们只能在门外排队等候—好在,澳门到处花树林荫,海天空阔,无一处不风景,置身其中,如同在公园里流连。
此时,还真有大队人马在排队,极耐心,不仅是肚子里的馋虫勾的,更主要是想体验一把澳门最佳。可是真的太慢了太慢了,比蚂蚁爬还要慢,因为需要一边做一边卖,熟了一“锅”卖一“锅”。
像我这个岁数的人,对“排队”还记忆犹新,更心有余悸。想当年“十年浩劫”中,大陆物资极度匮乏,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凭票证配给的,比如过一个春节,每人才配给3两花生2两瓜子,那还是在首都北京。说来现在年轻孩子们都“嗤嗤”嘲笑,那时候上街,只要看到排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排上,然后再去问卖的是什么,再回家取钱。我最有成就感的是有一次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刚好碰上从哪国来的一批进口涤纶男裤,我竟然排了6个小时,才给老爸抢购了一条,等我喜气洋洋地捧着裤子回到家,父母正着急哪,连说“这孩子(指的是我)上哪儿去了?丢了吗?!”
世事沧桑,白云苍狗。今天,许久许久没排过队的我,居然在澳门又排队。
然而人是物非,人间和心情都彻底换了样,性质完全不同了啊!
这些感受,跟身边的澳门朋友说,他们不一定能体味。不过,要是跟他们说起当年俺们这些大陆“老土”对来自港澳的所有货物,都新奇、都羡慕、都高看一眼、都显摆不已,他们一定乐。而现在的我,自从来了澳门以后,就一直在犯愁:给家人和朋友们买回去点什么呢?如今的大陆什么都有、什么都不新鲜了啊!
我灵机一动:要不,就买这举世无双的蛋挞?哈!
花费了让人心疼的将近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吃到了金贵的蛋挞。啊,酥脆绵软,到嘴里就化成一股特殊的浓香,那个销魂啊,真的能把人粘在那里七天七夜不走哇—可惜我的港澳通行证哟,总共才给了7天时间哇塞!我不由得“抱怨”说:“这个店老板的观念,太保守啦,他怎么不到处开个连锁店啊?要是在大陆,生意这么火爆,早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的到处开花了,放着大钱不赚,就守着这么个小门脸,我都替他着急!”
澳门的朋友笑了,慢悠悠说:“这就是我们澳门人啊,做事讲究一板一眼,不越矩。开店得先保证品质,要是没有扩张的实力,索性不做,也不能砸了牌子哦。”
我有点尴尬。他却不动声色地为我解围道:“我们澳门地方小,所以店铺也都开得小。不过呢,看着门脸普普通通的,品质却都维护着不丢。码头那边有一家粉面老店,比这蛋挞店还小,门脸还旧,可是做的粉面那叫好吃啊,连特首夫人都去排队买。但是那家也是这个传统,每天就打那么多粉,不多做,一般到中午就卖完了。”
为什么不多做呢?
“怕影响了质量啊。做多了厨师必然就累了,累了就容易马虎,质量就不一定能保证了。我们澳门人是用心做事的,心思哪怕少一分,都必然会有影响的喽。”
啊,这不由得叫我想起大自然最普通的一件事:一粒种子被播入地下,仁厚的大地用心地孕它生了根发了芽。从此,和煦的阳光用心地照耀它,滋润的雨露用心地浇灌它,风儿用心地梳理它的叶片,白云用心地为它塑造体型,蓝天用心地导引它向上拔节,农民用心地打造它锻造它成就它。就这样,经过长长的、复杂的、艰苦的生长,终于,它也用心地长成了,它变成了百粒千粒万粒的丰收的硕穗—大自然又收获了一个用心生长的季节,人类又收获了一个用心做工的典范。
我也想到了人类社会最普通的一件事:一个生命的种子被植入母亲的子宫,仁慈的母亲用心地孕育了他(她),将他(她)领到世界上来。从此,母亲对他(她)的用心就是终其一生的了:用奶水哺育他(她)成长,送他(她)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读书,又把他(她)送上工作岗位,再为他(她)娶妻(嫁夫)生子,甚至还为他(她)照顾下一代儿女……母亲就这么用心地将自己的血肉、体力和精神,一点一滴地灌注给儿女,全部给完了之后就悄声离去了,轮到下一代母亲又继续用心地浇灌,人类就是这么一代又一代用心地递交而绵延繁衍的……
用心就是呕心沥血。
要想把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无他,大家都必须用心地做事。
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心地做好每天应该做的事。
用心做事的澳门人—澳门的这颗心啊!
最后还要庆幸的,是我在澳门学到了一个词—“手信”。
其实对澳门和广东沿海一带来说,这已经是古往今来、世代沿用的一个long long ago(非常非常古老)的词汇了,可是我真的是第一次听到,所以很新奇。什么是“手信”呢?澳门文友们解释得比较唐诗宋词:“手信”就是“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哦,我似乎懂了,就是古代“鸿雁传书”的那个“书”,是通过手温传达的、寄予着浓烈感情的家信。
可是后来我发现,“手信”还有内涵更为宽阔的俗和雅两种解释:用下里巴人的说法,“手信”就是人们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过去走海人重感情,每次归来时,都要把街上叫卖的杏仁饼、牛肉干、猪油糕、光酥饼、姜糖、花生糖等等零食信手捎回家,长此以往,就渐渐地把它们统称为“手信”了。而以阳春白雪的解释,则“手信”最原始称呼为“贽”,《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意思是说,古代外出访友的邦客必须带着礼物“贽”,男人的贽礼大到一块玉一匹丝织品,小到一只禽鸟,显示的是礼物的贵重;女人之间的贽礼不过是一把榛子、一包栗子或者几枚红枣,表达的是虔诚的情感。
澳门朋友又告诉我:澳门还有“手信”一条街,密密麻麻开着数十家“手信”商店,摆满了澳门特色的“手信”食品,各国游客欢天喜地游走于各个店铺之间,大包小包,把澳门“手信”带回到世界各地……
好形象、好生动、好诗意的一个词呀!这个带着澳门体温的词,非常温暖地感动了我,马上使我想起了家里的老父老母和远在英伦的女儿,此刻,要是能把我的“手信”立刻捎到他们手上,该有多好啊!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感就是亲情。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澳门的海云天风,都是甜的呢。我觉得自己的一颗心被浸得柔柔的,软软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起来。我把“手信”二字写在本子上,又存入手机里,并且先自已把它刻在了心上。
“澳门手信”,不也是澳门的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