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无为胜有为:老子究竟说什么?
17384600000068

第68章 拓展“三宝”精神的人生境界

导语

老子的“三宝”精神不仅是做人的准则,而且是成就事业的法宝。

慈爱的心态,是战胜困难的武器,也是固守生命存在的根本。

俭朴不仅是一种处世的方式,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如果人能做到去奢侈,灭贪念,淡泊明志,公私分明,清白做人,则亦体现出了人生大义之本意。

因为不与天下人争贵贱高下,就能珍惜和善于把握现实中各种不同的资源,所以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如果舍弃了慈爱而追求所谓勇敢,舍弃了俭朴而追求奢华,舍弃了不争之德而追求成功,那就踏进了死地。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直解

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太大,好像什么都不像。

正是因为大,所以才不像任何东西。

如果像某种东西,它早就渺小得很了!

有三种宝贝,我永远持有而保存着它们:

第一种叫仁慈,第二种叫俭朴,第三种叫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因为仁慈,所以能够勇武;

因为俭朴,所以能够宽裕;

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所以才能成为人们的尊长。

现在的人舍弃仁慈而求勇武,舍弃俭朴而求宽裕,舍弃居后而求争先,这是死亡之路啊!

仁慈,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坚固。

天要救助谁,就用仁慈来护卫他。

心解

慈爱是一种巨大的能量

老子告诉我们:自然天道运行具有慈善救助的本质,如能体无为之道,怀慈善之德,俭朴自律,关怀社群,慈爱万物,人民就会拥戴,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在《教诲录——来自伊斯兰世界的人生启示》中有一篇文章名叫“慈爱的温床”,很好地阐述了慈爱的精神:

谁能找到道德高尚的妇女呢?品性正直、有操守的女人就像一块巨大的红宝石一样,永远是无价的。活力和贞操是妇女最华贵的衣裳,她无时无刻不在欢愉之中,她充满了智慧和善良,女人——高尚的女人——是善良、仁慈和贞洁的代名词。她对自己的丈夫是体贴、关心的,她持家是勤劳、节俭的。

慈爱就像星星之火,它通过家庭点燃一个人的热情和仁爱之心,然后这个人又把这种爱传导给另外一个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这星星之火越燃越旺,火势越来越大,终成燎原之势。无数的男人和女人都沐浴在这人间的仁爱之中,整个世界都辉映着爱的光辉,每个人都听到了爱的呼唤。

家是滋生温和慈爱的温床。妇女是家这个王国的天然主人,女人慈爱、善良、温柔、和婉,她是家的灵魂。没有任何东西比女性的柔情婉语更能平静一个人心中的烦恼,去除人心中的苦闷,使人重新燃起新的希望。

有一个情操高尚、宽宏大量的妻子,就没有摆脱不掉的苦闷和烦恼,家中有了这样的妻子,她的丈夫就会时时感受到轻松、舒适和幸福,他才会知道什么叫身心俱安,也才能知道什么是爱。这样的妻子也是丈夫最可信赖的顾问、参谋。当他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时,妻子的直觉往往将迷思一点即破,使他猛然醒悟。

诚实、可靠的妻子往往是丈夫的精神支柱,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风风雨雨中,只有她——忠实可靠的妻子——才是他唯一可靠的依恃者、安慰者和同行者。每当大难来临、风云突变的时候,只有她的目光仍是那样的温良、平和,只有她的心才跟自己的心一齐跳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恐怖感无法动摇她那平和、温良的目光,无法扰乱她安稳的心境。也正是她,才在腥风恶雨中给他以家的温暖、心的慰藉,并给他以新的希望。

人生就如在大海上航行的一只小小帆船,天有不测风云,大海随时都可能掀起惊涛骇浪;人有旦夕祸福,人生随时都有可能遇上不测风云。每当这个时候,忠诚可靠的妻子总是以自己不尽的温情慰藉这随时有可能被掀到大海中去的丈夫。年轻的时候,她是与你结伴而行的窈窕少女;中年的时候,她是与你共度风雨的人生伴侣;当夕阳西下、残阳渐息的时候,她那温暖的目光是陪伴你远去的精灵。

这篇文章道出了一个慈爱的女人是家庭的大幸,慈爱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她能让我们战胜一切。如果人人慈爱,那么,这个社会又是多么地幸运。

慈爱,需要的不仅是一种付出,而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怀,是仁义、关爱、善良的展露,这就是德性的表现。用慈爱之心去关怀爱护别人,“人通此心,情同此理”,别人当然就会维护并支持你的事业。所以,老子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表现的是一种公而忘私、为他人奉献、为人群谋利、为社会造福,而在名利之前,谦逊退让,做人表率,故为人民尊重和敬仰。近现代许多事例均可为之释义,比如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倡导“天下为公”,表现了他革命的无私精神,至今为国人所尊敬。这就是《道德经》所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的道理。

笔者收集了今人对“不敢为天下先”的一些解释,有的说老子软弱,有的说老子阴险,还有的说这是没落奴隶主贵族对于新兴地主阶级的诅咒,如此无知的言论实在是愧对先人。当然也有人表示赞同,认为老子谦逊有智慧,把不敢为天下先当做了处世谋略。类似这样的解释,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圣人之腹。老子何人也?连孔子都要向老子请教,这一历经数千年的老子“三宝”会如此浅薄鄙俗吗?

“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觉悟的境界。什么叫敢为天下先?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建功立业。大家对此都再熟悉不过了,以为这是褒扬,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老子是非常勇敢的,但他还是不敢为天下先,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想参与到人类自我毁灭的运动中来。

天下是什么?天下就在你我的心中,虽然不懂道理和没有修行的人不会相信,但真相确乎如此。世人为什么敢为天下先?因为糊涂因为欲望因为深厚的执著。一个人他在这个世界上为功名利禄奋斗,绞尽脑汁,花样百出,经济学家却说个人的私心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虽然经济学家也有其理论,但这个世界上的问题不是经济学能够解决的,当然也不是其他学说可以解决的。世界上一切问题只在吾人一心。方向认错了,南辕北辙,越走越没希望,这就是人类今天的处境。

如果人人都明白天下就是你我心中的天下,我们就不敢再为天下先了。那时候我们就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就会安心修道,回归清净无染的本性,五浊恶世就转成了清净国土,大事也就了了。人类只有走这条道路才会有光明的前途。但今天标新立异在社会上越来越被推崇,打开网络一看,几乎都是语不惊人誓不休,还被赞美为个性自由反传统,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结果就是传统道德观念的混乱。所以,敢为天下先是要背负很严重的后果的,老子这样的智者怎么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