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绝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88600000017

第17章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其实是无所不为,就像是天地造物,然后,什么都没有做,万物自然生长,而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这就是天地做的。

原文

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③。取天下常以无事④,及其有事⑤,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

①为学日益:探求外物的知识,日求增益。

②为道日损:领悟天地自然大道,日求消减个人的世俗偏见和各种欲望,最后达到无知、无欲、无为的境界。

③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取:治理之意。

④无事:不妄为,无扰攘之事。

⑤有事:执著于有所作为,骚扰民生。

译文

探求知识,每天要增加一些;领悟大道,每天要减少一些。减少再减少,达到不妄为的境界。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所以治理天下要靠不妄为。那些执著于有所作为的人,不能治理好天下。

精华点评

为学,就是求取知识和经验,知识和经验积累得愈多,私欲妄见也愈多。为道,则是体悟事物的本质或运动规律,它要靠直观体悟和理性思考来寻求。为道的过程能使人去除私欲妄见,返璞归真,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从表面上看,“无为”是一种后退,但其真正的目的是避开矛盾和问题,占据主动,继续前进,实现“无不为”。

实际上,人的一生,既是创造和获取、累积和发展知识、能力、经验、财富、地位和影响力的加法过程;同时也是做减法的过程,减去幼稚、贪欲、妄想、计较和不切实际等等。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有减的想法。在减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摆脱了名利欲望等等因素,放弃那些无聊、不理智或无效的事情,束缚的内心得到了解脱,也逐渐认清自我,对世事也就看得更加透彻。这样就更加有利于自己正确的判断,懂得取舍,从而和谐地与人交往,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加自由,更加通畅。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②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用来穿插车条并连接车轴。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④埏植(shān zhí):埏,搅和。植,泥土。意为调和陶土做成在饮食时用的器皿。

⑤户牖(yǒu):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其效用。

译文

车轮上的三十根辐条,聚集到一个车轴上,有了轴心空虚处,才有车的作用。糅合粘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空虚处,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并建成房屋,有了房屋中间的空虚处,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其效用。

精华点评

按常理来说,实物价值总是要大于虚空的价值,但在这章里,老子则一反俗见,巧妙而充分地展现了“无”的价值,说明了“有”“无”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这个“有”和“无”的观点应用到为人处事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那就是与人交往时也不是无所不为,而是要给双方彼此留有空隙。

有时候,不把所有的事情都讲出来或不把所有事情都做出来,反倒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些都是指的心理距离。与人交往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能使双方都感到放松,有利于交往。同时也有空间距离,我们通过观察人们所选择的空间位置,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人们的关系和愿望。例如,当两个人意欲竞争时,他们常常是保持面对面的姿态;当两人想合作时,他们将会肩并肩地坐在一起;当想要进行正常交谈时,他们将调整出一个双方都感觉舒服的距离。在群体聚会上,通过距离远近的选择,如主动接近或远离某人,表达了此人同那个人远近亲疏的关系;通过位置的选择,如找一个惹人眼目或不被注意的地方,表达此人渴望扮演什么角色等等。而这些或多或少暗示了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或性格或地位等等信息。通过这些,我们也可以寻找到和他人交往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