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修身能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所以,读书人以作诗文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做人要以孝敬父母,爱护兄弟为基础。修身一定要清心寡欲,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情操,不为物欲迷惑。在我们生活中修身之道,无处不在。
原文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①,人须从孝弟立根基②。
注释
①性命:安身立命的根本。
②弟:同“悌”。
译文
读书人一定要以诗书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为人要从孝悌上立下基础。
精华点评
诗书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诗书中吸取前人经验和教训,汲取他们生活智慧,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则对我们自己的人生路的行走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读书人以诗书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根本。而孝敬父母的人定然不敢违法犯纪,重恩而不背信;能和自己的兄弟友好相处,那么他们必是善与人处,重义而不忘本。这样人仁爱重义的举动不仅体现在对自己父母、兄长身上,还会把这种仁爱之心传递给其他人。他人感受到仁爱之人的爱心,便也会反过来对他们友善,仁爱之举长久坚持下去,其影响就会愈加广大。人们相信仁爱的人不会做出不义之举,所以,能和仁爱的人共同做事,便能在生活事业上使自己更加丰富多彩。
原文
守身必谨严①,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
注释
①守身:守持节操。
译义
持守节操必须要谨慎严格,凡事足以损害自己操守的行为,一定要戒除。修养身心就一定要清心寡欲,凡是能使我们的心灵疲惫不堪的事情都不要去做。
精华点评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什么抱负,倒也是满足现状,过得快乐,即使庸庸碌碌地过此一生也就没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充满理想,不满足于现状,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那么守持节操、做事谨慎严格就非常重要了。坚守节操,恐怕自己的言行有所缺失,就是“守身如玉”的意思,这无疑是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和孕育自己的天地的回报。所以,有损自己言行的邪术行为,坚决不去做,这样它们的操守才能永远光明坦荡。然而现代社会中,持身严谨的人已经很少了,不用说是那些不学无术、作奸犯科的人,就是我们也会偶尔为不该得到的利益而动心。所以“严谨”二字,说来容易,却不容易做到。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许多事情其实得到了也对自己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或改善。但是,我们常常被欲望驱使,不由自主地卷入斗争的漩涡中。为了满足自己没有止境的欲望,不断地追逐奔走,这样下去的结果,非把自己累死不可。其实,给自己的心灵放假,推掉一些东西,少些欲望,让心灵宁静下来,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
原文
心能辨是非①,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注释
①心:思想,意念。
译文
能判断出事物的是非曲直,在处理事情上才能果敢坚决;人能不忘廉耻,则为人就不会品行低贱。
精华点评
这段话告诉我们要学会修养明辨是非之心,知廉耻之心。只有明辨是非,才能不至于糊涂办事,只有知道廉耻,才能明晰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理想。是非善恶并不像黑白分明的标签,贴在每一人每一事之上。有时我们会面对似是而非、界限模糊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理性分析,懂得认真思考。一种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一件事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是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的一把良知标尺。这把标尺的核心就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我们经历的每一时每一事,都在铸造自己良知的标尺。用美好的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我们的标尺才不会变形。为了能够在为人处世或做事的过程中不误入歧途,我们还需要好的榜样作为我们行为的标尺,找一些例如国内外的名人,或者国内外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尺,时刻警醒自己,明辨是非。社会是复杂的,善恶美丑无所不包。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都要在我们头脑中过滤筛选,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断、辨别。吸收有益营养,剔除无益的毒瘤,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原文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①,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注释
①处世:为人处世。
译文
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应当以忠实敦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给后代的只要能得到勤劳和俭朴之意便是最好的了。
精华点评
忠厚二字可以分开来说,在社会上做事最重要的便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就是尽己之心于工作,这是就“忠”而言。“厚”则是待人宽厚。既不欺侮人,又能宽待他人,这是在人际上所能达到的最完美地步。“忠”可以于人于事不失,“厚”可以于人于事有利,因此处世只要以忠厚作为标准即可。
真正的传家之宝,唯有“勤俭”二字。因为任何东西留传给子孙后代,终有花费殆尽的时候,只有学得勤俭的美德,才能使世代子孙勤俭持家,保持家道的兴旺发达,才可永世不致困窘。凭此二字,即使白手都可以起家,以这二字传家,足使子孙生生世世吃穿不尽,较之万贯家财,实在更为可靠而有效。
原文
德泽太薄①,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②;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断不负苦心,为善者须当自信。
注释
①德泽:自身的品德和对他人的恩泽。
②自矜:自以为了不起。
译文
自身品德不高,恩泽不厚,即使家中有好事降临,未必真是幸运,得意的人哪里可以自夸呢?上天是最公平的,人能尽心尽力,一定不会白费心力,做好事的人尤其要有自信。
精华点评
好事降临,往往因为有德者才能得到。如果自己的德行没有达到,并且对他人也没有什么恩惠,那么有好事降临,就未必真是好事,可能在其背后隐藏着什么祸端。因为事起无由,如果坦然接受,就很可能给自身惹祸。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得到突如其来的好运时,往往会自问,到底自己有什么功德能够享用这份幸运?如果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就不免会惶恐不安,因为是福是祸还不能明白,怎么敢以此自夸呢?
天道无非一个“理”字。虽说人事变化无常,不能恒定,但是也正因为它是一个变数,才可以改变和掌握。一件事的开始,往往万事不足,然而事在人为,只要能下苦功夫,尤其是多行善积德,自然会逐渐把事情办好的。为善最怕没有信心,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其阻碍,没有信心怎么会成功呢?连乞丐都能够兴办学校,天下还有什么善事不可为呢?只怕没有这份恒心啊!
原文
天地生人①,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②,则其去禽兽不远矣③。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之中矣。
注释
①生人:养育人。
②苟:假若;如果。
③去:距离。
译文
人活在天地间,都要有良心;如果没有良心,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圣贤之言,总是规劝人要走正路;如果离开正路,就会如同常在荆棘中行走。
精华点评
良心指天然的善良心性以及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它能阻止人去有意做恶或劝导人积极为善,而且促使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做进一步深刻反省并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悔过要求。世上之所以有道德生活,最终也是要归结于良心。做好事不求别人的赞赏而只求无愧于心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境界;做错事能扪心自问并深感内疚则是成为有道德之人的第一步。用良心做事,凭良心做人,能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能不断地增强我们办事的责任心。
总之,在良心的驱使下,我们的人格精神都会得到一个很高的提升。而那些做了违背良心的事情而心安理得的人,终究会受到世人的唾骂。比如汪精卫,他为了一己利益,竟公然投靠日本,替日本人打杀中国人,替日本人游说中国人,最终在中国没有了立足之地,默默地病死在日本名古屋。
做有良心的人,不要被权势利益蒙蔽住自己的良心。
原文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①;—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淫是万恶之首。
注释
①百行之先:在各种善行的首位。
译文
只要心中常存仁孝之心,那么对世界上所不可以做的事情,都不会违心地去做,因此说孝行位居各种善行之首;如果一旦内心起了邪恶的念头,那么即便是以前极不想做的事情,也都可能会去做,所以说淫邪之心是各种恶行的开始。
精华点评
心中常怀仁义道德,行为做事都以仁义道德为标准,那么世界就太平多了。百善孝为先,拥有仁孝之心的人不会违抗父母的命令,时刻对父母关心备至,嘘寒问暖,所以这样的人心怀长幼礼仪,懂得规矩,所以,他做事情一定不会妄为,对父母关心备至,那么对他人也定然能关爱有加。所以多怀仁孝利人利己。
与之相反,邪恶之心则不能有一点点,千万要制止邪恶之念的出现。因为邪恶的念头,是一种放纵,它不会考虑他人,也不会顾及他人的利益。邪恶之念是一种极为自私的举动,一个人有了邪恶之念,心胸变得狭窄,对人对事都非常苛刻,并且嫉妒心增强,报复欲增加。在这种邪恶念头的驱使下,人们会无意识地放纵自己,做出有悖道德或常理的事情。并且,一旦这种念头不加以抑制,那么,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就会做出更多罪恶的事情。所以,一旦心中有了邪念,一定要用道德规范它,不合理的事情不去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被邪念牵着走,陷入无法自拔的罪恶深渊。
原文
有生资①,不加学力②,气质究难化也③;慎大德,不矜细行,形迹终可疑也。
注释
①生资:天生的资质。
②学力:学问的成就或造诣。
③气质:人的心理和生理等素质。化:变化;升华。
译文
一个人有好的资质,但后天不努力学习,结果也难成大器;如果在大的方面比较谨慎,但对小的事情却不加注意,其言行就会让人难以相信。
精华点评
方仲永从小聪明好学。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却能立即写下四句诗,并且还题上自己的名字。后来他就能指物立即作诗,诗的文采和内容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请仲永题诗,讨取仲永的诗作。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后来,他逐渐丧失了作诗的天资,和常人一样了。
方仲永的聪慧是先天的。但是他最终成为常人,就是因为他后天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继续深造。像他那样天生聪明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常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将有何资本存身于世呢?可见,一个人成大器,还要看他后天的努力。
同理,如果一个人能在做大事情的时候小心谨慎,沉着冷静,则能把事情做得非常完好,但如果他在小的细节上不能谨慎小心,也难成大器。即使你能建造千里长的大堤,若你疏忽了小小的蚂蚁洞,那么长堤的垮塌也将为期不远。在为人处世时,即使你有很高的才能,但在小的细节上经常犯错,那么别人就会认为你连小细节方面都不能做好,又怎么能做得了大事情呢?所以,这样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充分信任。大的方面谨慎小心固然重要,小的细节也不能忽视啊。
原文
拨开世上尘氛①,胸中自无火炎冰兢②;消却心中鄙吝③,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注释
①尘氛:尘世间的烦恼。
②火炎冰兢:像被火烤那样难受;像在薄冰上那样谨慎。
③鄙吝:吝啬丑陋。
译文
放开尘世凡俗纷纷扰扰的事情,那么心中就不会像火烧般焦灼,也不会像踏在薄冰上那样胆颤心惊;消除了心中的吝啬丑陋,就好像置身于清风明月之中。
精华点评
世上烦恼之事总会应接不暇,如何能摆脱得了呢?其实,这就看你用什么眼光来看待了,如果你用一颗摆脱凡尘的眼光去看待社会,那么你眼中的社会也会变成仙境。打个比方说,一颗结满红枣的大树,如果用世俗的眼光可能看到的就是树上的大枣,想的可能就是怎样摘到枣吃。而如果换个眼光看,那树上一个个红亮亮的枣,颜色多么漂亮,一个枣上有红有绿,红和绿之间界限处的线条多么的柔美,这就是大自然的杰作,静静想到这里,我相信你心中一定会无比惬意。此时,其他的烦心琐事已经全然忘记了。这就是一种摆脱尘俗烦恼的方法。总之,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心中多了快乐,则烦恼自然少了。
如果我们多加修炼自己的德行,少些吝啬丑陋,那么身心被道德的仁光包围着,自己就会像置身在清风明月中一样,更多感受到的是美好。
原文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①,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②。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当下真③,是以常寻乐地。
注释
①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②矜持:拘谨。
③当下:立刻,现时。
译文
真正的不拘形迹不一定非要饮酒高歌,虚假的庄重却要在大庭广众中故作姿态。能看透天下事,自然对功名就不再重视;认识到什么是真实,就常能找到愉悦的天地。
精华点评
做人一定要坦诚,用心生活。真实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才不会被世间的虚假蒙蔽。饮酒高歌难道是真正的放浪形骸吗?那就不一定了,也许那只不过是人的一种表面形势而已。真正的放浪形骸不在于你怎么做,而是你的心灵是否真正无拘无束。如果心中无拘无束、自由洒脱,那么行为举止自然带出那样洒脱的气质,如果身心不能自由舒畅,故作姿态,即使表演得再好,也能让人看出破绽。一些位高权重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气势,往往喜欢装出一副庄重严肃的样子,说话拿腔拿调,自认为很庄重,其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的人眼睛是雪亮的,假装庄重,只会招来别人的反感。故作庄重,只是把自己虚伪的内心表露无遗。这样长期戴着面具生活,自己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己。还是放下虚名的负担,做一个真实的自我吧。只有那些看透世事的人,才能真正不计较功名,他们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些虚名只不过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一个名利的枷锁,不计较别人怎样看你,只要活出真我,活得自由就足够了。活着是为了自己能够幸福,而不是为了能得到别人的艳羡。别人艳羡,你却不幸福,那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