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能力叫“说话”
17391800000025

第25章 得体地称呼他人

好的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深入细谈的基础,纵情畅谈的开端。不善交流的年轻人之所以放弃交流,是因为不知道如何交流,不知道从何说起。如何打开和展开话题就成了交流成功的关键。

年轻人应该学一点展开话题的技巧,不妨做个“人来熟”,主动把握谈话的主动权。

记得一次下雪天,一个打扮得分外妖娆的女孩子走在我的前面,她手上拎了很多个装了满满东西的购物袋,怀里还抱了很多的东西。在走过街天桥的时候,抱着的东西不小心撒落在阶梯上了。

曾经见过很多打扮妖娆的女孩子口吐脏话,所以我一向对那种打扮的女孩子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当看到那女孩东西掉了下来的时候,我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照旧走自己的路。

将要和这个女孩擦肩而过的时候,女孩亲热乖巧地叫了我一声“姐姐”,却让我不由自主停下自己的脚步帮助她拾起地上的东西。她甜甜的声音里透着无助,让我这个“姐姐”有一种亲切和责任,几乎无法拒绝她的请求。

有时候,我还会想起来,是什么让我一下子改变了自己的主意?或许只是因为那一声“姐儿”。简简单单的一句称呼,改变了我对那个女孩子的看法,让我不由自主地伸出自己援助的手。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中,往往一句得体的称呼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加强沟通。因此,年轻人在交往中要特别注意称呼的使用。

刘娜毕业后在电脑城做了一个小职员。还记得在应聘时,由于她在考官面前太过紧张,有些发挥失常,就在她从考官眼中看出拒绝的意思而心灰意冷时,一位中年男士走进了办公室和考官耳语了几句。

在他离开时,她听到人事主管小声说了句“经理慢走”。那位男士离开时从刘娜身边经过,客气地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刘娜忙起身,毕恭毕敬地对他说:“经理您好,您慢走!”后来刘娜顺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

人事主管告诉她,本来根据她那天的表现,是打算刷掉她的。但就是因为她对经理那句礼貌地称呼,让人事部门觉得她对行政客服工作还是能够胜任的,所以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给了她这份工作。

刘娜一句合理的称呼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希望。由此可见,正确地称呼别人对年轻人多么的重要。称呼他人是一门极为重要的艺术,若称呼得不妥当很容易让他人产生反感,甚至记恨在心,久久无法释怀。

因此,在交往当中就要注意慎重地选择称呼。一个会说话的年轻人,在对别人的称呼上是绝对不能马虎的。那么在谈话中如何使用称呼才恰到好处呢?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四考虑”和“三注意”:

称呼要考虑符合他人的年龄

老话说得好:“逢人短命,遇货添钱。”意思是说,人家的年龄,要少说三五岁,人家的东西,要往贵了说。如今的老年人都有一种不服老的心理,其中女性尤甚,能喊“阿姨”的就别喊“奶奶”。

另外,还需注意,看年龄称呼人,要力求准确,否则会闹笑话。比如,看到一位二十多岁的妇女就称“大嫂”,可实际上人家还没结婚,这就会使人家不高兴。如果对方不是年轻的小姑娘,而你又实在不能判定对方有没有结婚,就称呼对方“女士”。

称呼要考虑他人的职业

称呼他人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他人的职业。对不同职业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对农民,应称“大爷”、“大娘”、“老乡”;对国家干部和公职人员、对解放军和民警,最好称“同志”;对医生应称“大夫”;对教师应称“老师”;对刚从海外归来的港台同胞、外籍华人,要称“先生”、“太太”。

称呼要考虑他人的身份

称呼他人的时候,也还得考虑一下他人的身份。

有位大学生一次到老师家里请教问题,不巧老师不在家,他的爱人开门迎接,当时不知称呼什么为好,脱口说了声“师母”。老师的爱人感到很难为情,这位学生也意识到有些不妥,因为她也就比这学生大不了多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称呼“老师”,不管她是什么职业(或者不知道她从事什么职业),称呼他人“老师”都含有尊敬他人和谦逊的意思。

称呼要考虑自己与他人的亲疏关系

在称呼他人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比如,和你的兄弟姐妹、同窗好友、同一车间班组的伙伴见面时,还是直呼其名更显得亲密无间,欢快自然,无拘无束,否则,见面后一本正经地冠以“同志”、“班长”之类的称呼,反而显得外道、疏远了。当然,为了打趣故作“正经”,开个玩笑,也是可以的。

在与多人同时打招呼时,更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来说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疏后亲为宜。

称呼要注意其区域性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使用不通行的称呼就会带来麻烦。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在我国人们经常把配偶称为“爱人”,而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称呼要注意褒贬问题

有的称呼本身就带有明显褒奖的感情色彩,如“老厂长”、“老模范”、“老同志”等。称呼别人的绰号,有时有亲切感,如有的人就喜欢别人称他为“小木瓜”(头脑迟钝者);以别人生理缺陷为绰号,是对别人人格的侮辱,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在恋人的称呼中,常有“傻瓜”、“坏蛋”之类,不但不会引起反感,反而极其喜欢,这是表达特殊感情的特殊称呼。

称呼要注意不同的场合

在办公室、会议、谈判等正式场合,要用正式的称谓;而在聚餐、晚会、活动等娱乐性的场合里,则可以随意一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影响称呼的因素是与上司之间的关系。如果你是和上司一同“摸爬滚打”混出来的“老人”,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在称呼上加以职务,否则反而刻意增加了距离;而如果是普通的工作关系,或是刚进单位的新人,当然还是用尊敬的称谓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