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千江有水千江月
17394900000010

第10章 我自横刀向天笑

有两个宁折不弯的血性男人,在我脑海总是挥之不去!

他们在大是大非、生死攸关面前勇于“横刀”,留下坚如磐石的背影:一个是“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一个是“谁敢横刀立马”的湘潭人彭德怀。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唯我彭大将军”横刀立马,横扫千军如卷席;在莺歌燕舞、虚假浮夸风盛行的和平时期,他上庐山,敢于直言而落马……,100多年前的谭嗣同,因为变法而人头落地,直到如今,仍令人喟然长叹。

浏阳人谭嗣同(1865~1898)是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33个春秋成就了一个亦儒亦侠的他。少年时博览群书,好游侠,喜词章,富于思想;青年时,他对佛学产生浓厚兴趣,,就有代表作《仁学》问世。目睹日薄西山的清王朝腐败,这位自名“壮飞”的男人在“菊香石庐”书斋呆不住了,立志奋发有为、救国救民。

那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惨败,丧权失地,群情愤慨。中国向何处去?民族的危亡如何拯救?谭嗣同痛,而苦苦地思索,他认为,效法西方,变法图强,这才是出路。

他誓言致力于维新变法。遂与友人在浏阳筹建算学馆,创办新学,撰文提出变法主张,首开湖南维新之风。为追求新思想,他于1896北游访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自然科学吸引了他的眼球。访学途中,遍交维新之士,结识了梁启超和康有为等一批社会变法精英,并与他们研究讨论变法理论。回湖南后,他又和友人等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等,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湖南一时成为全国最富朝气、最富锐气的省份。不久,光绪皇帝下诏宣布变法。谭嗣同被荐,奉召进京,参与新政,主持变法。变法,就会触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踩响利益集团的地雷。纵观历史,没有哪个变法的贤者,能有好的下场。商殃变法,遭五马分尸;王安石变法,陷党派泥泞;谭嗣同领衔的“戊戌变法”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变法的号角刚吹响,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派,反对新政之声甚嚣尘上。谭嗣同等人还一度幻想得到总统袁世凯对变法维新的支持,但迅速被袁出卖。随后,慈禧发动宫廷政变,一夜之间,维新派人士被捕的被捕,逃亡的逃亡。康有为乘船逃走,梁启超暂避日本使馆。

谭嗣同本来有足够的时间走脱,可他没有选择贪生怕死这条路,却坐以待捕,原因简单而干脆:“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以变法流血者,请自嗣同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便把自己定格在历史变革的画卷上,以期唤醒有志图强的后来人。

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在狱中,谭嗣同抚今思昔,深深地眷恋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狱壁上题写了一首诗,豪气冲天: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898年9月28日,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6位爱国志士五花大绑地绑在六根木柱上,他就是: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康广仁、杨深秀,史称“戊戌六君子”。慈禧担心夜长梦多,怕外国干涉,怕人民起义,便迅即处决这些“维新闯将”,以绝后患。在行刑前,“六君子”横眉冷对,面不改色。只听谭嗣同一声怒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情此景,使上万围观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死后第二年,谭嗣同骨骸运回原籍湖南浏阳,葬于城外石山下,墓前华表的一副对联,以彰英灵: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趋若波涛。

我国文人向来以道自任,不乏参与政治的强烈愿望,行道时,却往往掺进些许私心杂念。在他们看来,做官不是为了匡时济世,而是为了光宗耀祖、飞黄腾达。民生的凋敝,民族的兴亡,可以视而不见,遑论社会责任,眼中只有自己的性命和清高,道,蜕变成了自我平衡、自我慰藉的麻醉剂。谭嗣同义无反顾地走出了这个行列,他没有选择君主,没有选择功名,没有选择富贵,而是选择了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他眼中只有危难中的民族,没有个人的毫发:“蠢尔躯壳,除救人外,毫无他用。”无私,方能无畏。

谭嗣同又是一个侠客。他随大刀王五摆弓弄剑,朔风中狂驰边塞,怒涛里乘舟自若,诗中亦高歌“短衣长剑入秦去”。侠,不仅以武为躯壳,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自由意志的追求,一种敢为天下先的霸蛮性体现。曾几何时,刚烈悲壮,从士人身上悄然消逝,代之以谦让的文弱书生。谭嗣同的鲜血唤起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雄强桀骜的灵魂。

历史上有两个时期的文人曾大放异彩,一是春秋战国,二是近代。社会转型的巨变,为他们提供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空间和自由思想的天地。他们集学者、思想家于一体,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引领历史的潮流。而开阔的视角,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批判和探索精神,使他们卓异于其他时代。文人的最高使命不是学而优则仕,不是埋头做学问,而是敢立潮头,领时代之先,站在社会启蒙与变革的前列,用自己独立的思想为社会服务。

中国历史的航船,离不开变革变法,改革是不流血的变法;革命则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流血变法。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滋生了一大批奴才汉奸,也孕育出了谭嗣同这样的民族脊梁。谭嗣同虽不是近代最杰出的人物,却是最具近代特质的先烈。他以自己的鲜血为代价,为的是证明一条历史发展的正确路径,他血性的形象穿越百年的沧桑,愈加真切地站在了世人面前!我们缅怀他,为的是避免这样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留言荟萃

咸菜:重温那一段历史,心里不无悲寂。

壮志凌云:社会是由改革者推动的!他们冲锋在前,英勇无畏。“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以变法流血者,请自嗣同始”,谭嗣同,震撼我辈!

江南雪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真是侠肝义胆,气薄云天啊!

Jenny:看你的文章痛快!看你笔下的历史人物更痛快!

随缘:走进100多年前的谭嗣同故居,去感觉他、去触摸他、去聆听他……时间仿佛凝固了。因变法而人头落地,令人喟然长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笑傲人生,不愧是民族的,更是湖南人的骄傲!

荷:谭嗣同从这里走出,走向了永恒。从才子的笔下走出,走出了精彩!

飞扬天使:“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回味这句话荡气回肠,为信仰而死,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