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千江有水千江月
17394900000017

第17章 人生长恨水长东

冷眼看历史,有多少人想当皇帝?而围绕着那把宽不过三尺的龙椅,又有多少次战乱,血流千里,尸堆万丈?可是有一个人,打心眼里不想做君主,他就是李煜。

李煜想做什么呢?他想做个通常意义上的优秀男人,爱生活,爱艺术,写诗填词画画。他相貌出众,举止温和,目光细腻,他所到之处,像春风一般带给人们阵阵暖意。

不幸的是,这样的男人却生在帝王家,阴差阳错地当上了一国之主。他置身于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他的国家叫南唐。他对艺术太内行了,对杀人放火就比较外行,虽然他也领导着十几万军队。周边诸国摩拳擦掌,他好像听不见。他沉浸于艺术,沉醉于爱情,心里除了诗情画意,就是柔情蜜意;刀光剑影和他的日常生活格格不入。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但是北方的敌人,突破长江天堑打过来了,铁骑横扫金陵,他做了俘虏,被带到汴京,带到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跟前。过了两年多屈辱的生活,他被一个叫赵光义的人赐死,服下一种很奇怪的毒药:牵机药。体形标准的美男子,死得奇形怪状。死期也是生日,他刚满42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读他的身世,再看他的诗篇,很多人都有想流泪的感觉。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输在文化修养,也赢在文化修养,他的不幸,是文化碰上了刀枪。他的文字同样是圣物。我们捧读李煜的词,焚香沐浴不为过。哀,愁,恨,这些人类的“基础情绪”,李煜为它们逐一赋形,为汉语表达树立了永久性的典范。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人喜欢他?答案是明摆着的。

李煜不是昏君暴君,更不是荒淫之君。据陆游记载,他死后,金陵百姓恸哭于街巷。古人说他“误作人主”,这个评价恰如其分。坐龙椅,他实在勉强,从小就不喜欢。弥漫在龙椅四周的血腥气,和他的温柔性格、艺术修养实在是格格不入。他的生存向度,应该说是一目了然的。祖父懂刀枪,父亲擅词赋,他本人在女人们中间长大,眉清目秀,与江南山水相映生辉。爱情又来得那么激烈而细腻,该有的全有,他分明像唐末宋初的怡红公子。

我很小就读他的词。听说现在的中学生都普遍喜欢他,这真好。人总是要死的,皇帝也要死,并且大多数皇帝很难寿终正寝。然而艺术不朽,从五代十国到今天,谁能统计有多少男人女人捧读过李煜?古人说,他一字一珠。珠宝有价,文字无价。

李煜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小词《菩萨蛮》,写他和姨妹子女英的偷情。这首词不仅写得出色,而且富有意义。专家学者们,一面欣赏它,一面又指出它思想性不高,生怕它毒害青少年。学者善于自弄尴尬,自设困境,动不动就要抬出所谓思想性,其根源是:他们其实不太懂得思想是什么东西。

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40几个字,环境、人物、情态全出来了,高度浓缩,却一点不呆板。他大约写初秋,八九月天气。女孩子在薄雾中穿行,鞋子拿在手上。也许她在家里常这样,赤脚走动。宫中都是石板路。穿鞋有鞋底磨擦路面的声音,穿袜却不至于,看来,她是过于激动、过分紧张了。小女子急匆匆穿花破雾,扑向情郎,浑身打颤,却压着嗓门喊出心声: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礼教下的女子,喊出这一声不容易,热烈而又娇滴滴。

皇后娥皇卧病,女英进宫伺候,两姐妹初见面,姐姐很敏感的。娥皇大女英15岁。女英是既美又泼辣,几乎全凭感觉行事。一边是卧床的美少妇,一边是活泼的美少女,娥皇的醋意没有升级。女英幽会李煜也有节制,她“出来难”,并非有人看守着,是她冲破自己艰难:她身处爱情和亲情形成的张力之间,她火焰般的身体是个受力点。而李煜随意写诗,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这种张力。

寻觅差异,瞄准张力,是思想和艺术的共同特征。

李煜这首小词,向我们推出封建大背景下的爱情女子,他只诉诸艺术,却向我们呈现了思想。女英活泼可爱,这形象多么民间,而思想不在别处,就在她小鹿般的身形、她扑扑跳动的芳心。古典诗词写偷情,李煜的《菩萨蛮》推第一。缺了它,诗词大观园就缺了艳丽夺目、清新逼人的稀有品种。面对它,有多少男女拍案叫绝?有多少腐儒瞠目结舌?又有多少衣冠禽兽装模作样横加指责?在今天的语境之下,道德这种东西,尚需仔细辨认。而所谓思想,恰好在这些地方发力。它在道德的隙缝中,或者说,道德的模糊地带。它也是文化、道德的催生之物,没有文化的挤压,哪来身体的战栗?

有人认为,李煜写南唐小朝廷乃是个人呻吟,此言谬矣。无穷无尽的追忆,使他笔下的愁与恨摆脱了时空界限,传向任何一个有生活意蕴的地方,流瀑千万年。艺术就是深入,而深度决定广度。李煜生在帝王家,写帝王的生活是他的权利,历史上几百个封建帝王,没人比他写得更好。但他的作品又清新自然,非常的民间,显现了杰出艺术家的超越能力:因深入人性而抵达市井。

留言荟萃

江南雪舞:李煜的人生也许坎坷,但他的文字却是无价的。可以说,没有哪个帝王将相的文字会像他的一样深入人心。

荷:得失乃人生,欢笑哭泣还是情。一个情字重,一个情了得!

正娟:呵呵!这次坐了回沙发,很喜欢李煜的诗词,亦喜欢这有点冷清的秋天!

风荷晚香:李煜,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木尧:李煜作为词人是成功的,做帝王和丈夫无疑是失败的!他不仅保不了他的臣民,他的妻子,甚至连自己的命都没保住!一颗文曲星就此陨落!他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随缘:作为皇帝,他是不幸的!而作为诗人,他是幸运的。

无处话凄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没有悲,怎能感觉欢的乐,没有阴,又怎能突出晴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