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千江有水千江月
17394900000035

第35章 汽笛一声肠已断

很想寻找帅哥时代的毛泽东写给霞姑的情诗《贺新郎》诗境,无奈事过境迁,物非,人亦非。昔日“霜重东门”,如今高楼鳞次栉比,只剩下“横塘半天残月”。

那年,友人邀我出山,为其谋划开办一份DM媒介。杂志社就设在毛泽东第一个家——清水塘边,临窗可见绿荫掩映下曾经温馨的小屋,万千思绪把我引回80多年前挂在天边的那一钩天边残月,那一声断肠汽笛。

杨开慧,号霞,字云锦,家乡人亲切称为“霞姑”,毛泽东与杨开慧相知相恋,于1920年结为秦晋之好,夫妻情深意笃。毛泽东此时已是一职业革命家,四海为家,与霞姑离多聚少。杨虽系五四新女性,但仍深受其家庭传统文化氛围之濡染,情感丰富细腻,不仅深佩毛之魄力、学识,且对毛依恋极深,杨善诗词,写有一些旧体诗和日记,常吟咏对毛的爱恋。矜持的霞姑将这些诗文隐藏于其家中的墙壁内,秘不示人。1982年,政府在修缮杨开慧板仓故居时,偶然发现墙缝中藏着霞姑的手稿,其中有一首诗《偶感》,将霞姑对毛泽东的思念凝聚在纸上: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可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出身于湖南著名学者之家的霞姑,有大家闺秀风姿,有贤妻良母风范,同时也是一位才女,这首颇具古风的诗作,盈满了她对毛泽东的深深爱恋。可惜毛泽东生前并不知道此事,这是他人生莫大的遗憾。

毛泽东与杨开慧新婚燕尔不久,1921年春上,毛泽东赴上海组织革命活动,在离别霞姑的日子里,每晚独处,毛泽东涌动情丝,披衣看星,月影西沉,清泪盈盈: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一首《虞美人·枕上》脱口而出,爱的缠绵深沉与婉约,让人击节叹赏。时光溯流而上,1923年4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泽东。毛泽东被迫离开长沙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中共三大和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直至当年秋才回湖南搞农运。夫妻送别,离情杳杳: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纵写离别,也不见南浦阳关,而是把时空隐限在一个冬晨的车站上。“挥手从兹去”,好男儿志在四方,喊走就走。长子犹在襁褓,次子尚不满月,这样丈夫便匆匆远行,怎能不“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呢?终于忍住,可更揪心。霞姑呀,“知误会前番书语”你满腹委屈,我们也便无须乱猜。反正夫妻间事,猜出了,也许只是针头线脑,没么子意思。“过眼滔滔云共雾”,已经雾消云散了。这人间知己,还是数“吾和汝”。生活上难得周到,我的心里是有愧疚和隐痛,苍天在上,你可否知道?

过片下阕,一闪念又想到送别途中,头顶半天残月,脚踏遍地清霜,穿过凄清的横塘,并肩踽踽行进在东门外大路上。没有言语,内心翻滚,苍凉的景色衬托出凄苦的心境。车站候车时浮起的意念,拂也拂不掉的印象!忽然“汽笛一声”,兀的又回到现实,真个要“挥手从兹去”了,断肠人对断肠人。“从此天涯孤旅”,不禁神驰海阔天空……到此,如若往昔词人,该留下多少悱恻,抑或不尽缠绵,或悬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或哀怨,“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代天骄毛泽东的大手笔下,君看他是怎样接下去的。他就好像被那“汽笛一声”惊醒一般:“凭割断愁思恨缕!”振作起来吧,坚决地。这不只是豪情壮语,而是山雨欲来的大革命形势的绘影绘声。“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寰宇。”还会有什么排不去的愁与恨呢?于是,在依依惜别之时,便铮铮预言了:“重比翼,和云翥。”把热情和挚爱升华到如许这般宇宙人生境界,非只源于观念,而是凝练生命意识显像于自然造化的结晶。

大悲无痛,大爱不宠。这便是伟人同于常人又高于常人处。

历史可以作证,毛泽东对霞姑的爱十分深厚而绵长。霞姑生前,他挚爱着她;霞姑死后,他一直怀念着她。毛泽东对杨开慧的那种特殊的情感与怀念,老而弥笃,愈来愈浓。以一种特有方式怀念她,就是时常吟诵、修改为霞姑而作的这首《贺新郎》,并且多次抄录它以赠亲友,寄寓自己的情感。

霞姑英勇就义后,毛泽东痛惜不已,“开慧之死,百身莫赎”。直到1957年,他还为友人李淑一写下了一首流传更广怀念霞姑的悼亡词《蝶恋花》,浪漫中不乏神话色彩,诗中称自己的爱妻为“骄杨”。在这里,毛泽东没有像唐明皇那样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地寻寻觅觅,而是将自己对爱人最深、最高的爱意和敬意凝成一句话“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直跨时空、生死界限告诉亡妻,此时可以“重比翼,和云翥”了吗?霞姑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有毛泽东这样情深如海的丈夫而欣慰。

盖世英雄毛泽东,事功厥伟,决然不是一般政客所说的薄情寡义铁石心肠。他一如常人,也有悲欢离合,也有哀婉愁苦,也有七情六欲。同样具有生命意识,渴望在这有限的意识中,多一些圆满,少一些遗憾,每遇生离死别,自亦悲莫悲兮。不过更真挚,更灼热,将之升华到宇宙人生大境界,结晶于改天换日的伟大事业中去,而不会为凄凄惨惨戚戚所陷溺,成为一位独领风骚举世无双的伟男人、大众情人!

留言荟萃

蝴蝶:老师这篇散文精确地诠释了主席诗词,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天骄毛泽东的缠绵情感。“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得知己难,报答知己更难,开慧用生命回报了毛泽东的知己之恩。

点点点:毛主席情诗哀而不伤,悲中有壮,没脂粉气息,却情深意长。

咸菜:读了几遍都不知道该如何在这沙发上留点痕迹,伟人就是伟人,胸怀不同凡响!大悲无痛,大爱不宠,心中装着全民族的解放事业,诗歌豪放,坦荡,缠绵。

江南雪舞:“伟人也如常人,也有悲欢离合,也有哀婉愁苦,也有七情六欲。”说得对,这样的伟人让我们感觉更亲近。

我不是秋风:对毛泽东的情感,原来是在作者深如其境的诠释中升华的!

风荷晚香:毛泽东也是人,作为人,他自有他的情和爱,自有他隐秘王国里绵绵的情愫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