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千江有水千江月
17394900000051

第51章 垄断药品起风波

无独有偶。中央电视台再次邀请我赴攸县采访,曝光该县医药公司一手遮天,垄断药品市场的“负面新闻”。此次报道如一枚“重磅炸弹”,惊动了国家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惊动了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株洲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省药监局等单位。

这是3年后的2000年9月,秋风渐紧。

前面说过,别人曾扬言:“再踏上攸县的地盘,就要打断你的腿”。我倒不怕,怕的倒是攸县管理层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地方保护主义意识。

早在1998年12月,攸县人民政府为贯彻执行省市关于纠正医药行业不正之风的有关精神,他们以此为契机,打着“保护地方税源,保护部门干部,保护全县人民的利益”牌子,出台了《攸县加强药品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县内药品管理经营、使用单位所需药品,必须全部从县内药品经销公司调购。凡违反规定从县外采购药品,一经发现,县药品稽查队有权没收。这项“强卖强买”的政策引起医疗单位和外地药品经销商的强烈不满。

因无竞争对手,垄断者的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品种不齐,品牌药品少,制约了正常的医疗工作。还有一个“颇敏感的”话题,就是药品公司的药品差价让利近10%的部分,县医药公司一一收入囊中。也就是说,从本县药品公司购进的药品要比外地进药高出10%的费用。

2000年6月20日,我接到江西某药品经销商的举报电话,并将信息源告知新闻部涂新山主任,随即和他一同赶赴攸县采访。6月24日,大众卫生报以《这个款该不该罚》为题,揭露了攸县独家垄断药品市场的内幕,此文经国家卫生部主办《中国卫生》杂志、《健康报内参》转发后,卫生部一位副部长当即在《内参》上批示:“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是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要求媒体“追踪报道此事。”2000年9月11日,中央电视台闻讯介入此事,特派“焦点访谈”栏目组记者刘文和萧津飞往湖南作专题新闻调查。他们找到报社,恳请报社再次协助央视完成采访任务。

我又被安排同行,但我有了顾虑:几次去攸县,扮演的都是唱花脸的角色。他们总是认为我跟他们作对、过意不去,要找我的麻烦,要打断我的腿,原因大概也在此。央视记者萧津见我面有难色。就跟我打气,口气还蛮大:“不要怕。有我们在,看他们能怎么样?攸县的头头脑脑们如果利令智昏,我们就给他一点颜色看看。”经他们一说,我打消了顾虑。当天下午,直奔攸县。第二天正好是传统的中秋节,妻子说,能不能推迟一天去呀?也许是央视新闻人的时效性和节奏感,压倒了这等儿女情长。见我迟疑,妻子就说,去吧,人家老远从北京过来,为了工作,人家也没有想这么多。并给我捎上一盒月饼。

在去攸县的路上,我们三人在急驶的车厢里七嘴八舌地讨论采访的方式、路线和提纲,最终确定暗访,但要找个由头。

在桃水医院,我们听到这样一件怪事,桃水医院从长沙采购了一批药品深夜赶回时,不管药品检查的桃水工商所竟越俎代庖,蹲点守候,以他们擅自到外地采购为由,将购回药品全部拦截并扣留,还要罚款!桃水医院院长还神秘兮兮地说,你们不相信的话,可以做个“试验”,保证灵验。

说完,他从医院里药房搬出三箱生理盐水注射液和一箱药放到我们采访车上,说,你们开车顺着这条道往县城方向走,在鸭塘铺医院门前下车,他们会以为是来推销药品的外地车辆,马上就有人上来盘查。果不其然,来了4个自称“药品稽查队员”,蜂拥而上,将我们围住,不问青红皂白,上车就把药品抢到他们的“执法车”上,我上前论理,“凭什么拿走我们的药品?”其中一位小青年气势汹汹地说:“老子懒得跟你讲理,要讲理,你找县政府去!”。

我跑上前去,死死扯住一箱药。冷不防,他们又把我推在地,挥舞着拳头,恶狠狠地说:“再吵再闹,老子揍你一顿”。我们再三据理力争,要求退还药品。稽查队员毫不理会;又求他们开个没收清单,立个字据什么的,都被他们无理拒绝。有个队员还得意地说:“你们这是送肉上砧板,自讨苦吃。”说完,开着车,扬长而去。

这回,记者真的领教了县药品稽查队近乎野蛮的执法。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伙稽查队员由于背后有县政府撑腰,有恃无恐。他们采用“围、追、堵,截”的手段,使外地药品经销商闻风丧胆,要进入该县医药市场比登天还难。更可笑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严重违背国家有关政策。县政府一位姓丁的副县长明确表态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县药品统一购进工作。

多行不义,引发了医疗单位怨声载道。渌江医院、鸭塘铺医院和桃水医院三家医院就不满县政府的作法,联名写信给县人大反映情况,“希望人大能发挥权力机构作用,对县政府的错误行为,予以纠正。”县人大没有理睬。

明察暗访的结果,攸县垄断药品市场变本加厉,但我们没有心慈手软。2000年9月23日,大众卫生报在头版头条推出《攸县垄断药品市场愈演愈烈》专稿,并配发了旗帜鲜明的评论《劝垄断者改弦易辙》;随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又以《在纠风的背后》为题,揭露攸县垄断药品“实为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

此事件经传媒曝光后,引起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纠风办、省卫生厅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廖铁生率市监察局,市纠风办等领导先后前往攸县调查处理,要求他们积极整改,立即取消《暂行办法》,大力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办法。随后不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此事发文通知全国:各地不得限制或排斥外埠药品在本地销售。《通知》指出,药品经依法批准生产后,即获得了在全国市场流通的资格。以上种种限制、排斥的做法,既没有法律政策方面的依据,也不符合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药品市场要求,与当前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相悖的。

解除了医药购销头上的“紧箍咒”,攸县医疗单位选择药品的空间大,价廉物美。真正受益的还是咱老百姓!难怪,湖南省永兴县太和乡戏台村侯平华来信称我们的报道“大快人心,扬眉吐气”!

采访自始至终,扬言“要打断我腿的人”一直没有露面。

留言荟萃

万里无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新闻记者要深入新闻第一现场,才能抓到活鱼!

失忆:佩服记者的胆量和勇气,这也是你的文章叫得响的原因之一吧!

点点点:湖湘文化的精髓就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江南雪舞:可惜当今社会仗义执言的记者太少了,大多是唱赞歌拍马屁之人。

孔方兄:都是铜臭惹的祸啊!

南国雪:记者的职业真的好伟大啊,还真是一个无冕之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