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千江有水千江月
17394900000052

第52章 打假英雄治性病

王海是全国响当当的“打假英雄”。

1998年7月,王海一行来湖南长沙“治”性病,其装病打假与我有过一次正面交锋。“擂台”就设在湖南省皮肤病性病研究所。

有道是,来者不善,加之来头又大,这场交锋声势浩大,涉及全国各大主流媒体。支持王海装病打假的新闻媒体有《中央电视台》、《长沙晚报》、《当代商报》和《长沙有线电视台》等等。声援我或参与质疑王海“装病打假”“动机不纯”的媒体也为数不少:《北京法制报》、《法制文摘报》、《中华工商时报》、《湘声报》、《健康报》、《北京青年报》等各大主流媒体不惜版面,采用或转载我披露王海长沙“治”性病的前前后后的稿件。

两路人马针锋相对,一时间,王海“装病打假事件”炒得热火朝天。我作为这次新闻事件主要当事人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有过辉煌,为百姓做过不少好事的王海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专业报记者竟敢站出来跟他叫板。他看到了我发在《北京法制报》“以假打假和以假当真——王海长沙治性病的前前后后”文章后,对当代商报记者说,“……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向法院起诉该报记者的这种行为。”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998年7月30日,王海一行专程来到长沙,并与长沙打假人士喻晖、茜平等人共同商议“性病诊所”打假事宜。

随即,他们从报摊上买来许多报纸,发现这些报纸上刊登了湖南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的性病诊治广告,于是,便假装患者上门求医。接诊的医生叫李国庆,他热情相迎。3名自称为伍玉成,许文广和王峰(均为化名,其真实身份为喻晖,茜平和中央台毕记者,王海则在宾馆坐镇指挥)的男子,他们不惜诋毁自己的妻子女友的名声,不惜丧失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说妻子在外鬼混,得了尖锐湿疣;有的说女友得过淋病;有的说在外面经常洗桑拿做按摩;还有的说有外遇,请医生看是否得了性病。李医生逐一检查,发现其中一人阴茎龟头有疣状物,并同时给他们做了PCR检查,均为阳性。考虑他们都有不洁的性行为,就是发病也要一个过程。李医生便给他们3人预防性服药。

得到药品和性病诊断后,他们便向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举报。8月5日,分局派出两名干警也乔装打扮成性病患者来到研究所看病,使用的同样花招,声称自己有性乱史(冶游史),自己的女友有性病,看是不是被传染了?医生印象为:性病待查,并打了一个疑问号。随后,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到湘雅医院泌尿科复诊,却是另一番口气,说自己从没有到外面鬼混过,省皮肤病性病研究所胡乱下了诊断,开了药。接诊的杨医师和顿医师也没有再问病史,就给他们5人做了PCR检查,其中2人解脲支原体阳性。

于是,这伙人便立即向十多家新闻单位发布消息:王海长沙打假成功!王海长沙“治”性病:发现令人吃惊的骗人花招。许多媒体以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介绍王海长沙“治”性病的经过。声称“确有一些不法分子以诊治性病为幌子大搞诈骗”,一时之间,把长沙城搅得满城风雨。湖南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更是成为众矢之的,他们刚刚有起色的门诊业务下降了66%,有些病人看到了报道后,纷纷上门要求退钱,有的还威胁说,如不退钱,就要把门诊部砸个稀巴烂。该所所长何新国更是心急如焚,他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倒。此时此刻,他想到了自家行业的媒体——大众卫生报和健康报,他想倒倒自己的苦水,以正视听。

听完何所长的情况汇报后,大众卫生报总编辑兼健康报湖南记者站站长的刘家清先生认为这是发生在卫生部门“不同寻常的新闻事件,”值得重点关注。他立即和我一起赶到第一现场进行采访。经过几天上上下下紧张的访问,终于弄清了事实的真相。由我主笔采写长篇通讯《王海长沙“治”性病的真真假假》,发在《大众卫生报》第一版,文章力排众议,以详尽的事实,披露了王海一行以装病打假为名,行高价索赔之实的前前后后。随后,《湘声报》、《健康报》等及时跟进,《北京青年报》、《北京法制报》、《工商时报》等报纸纷纷转载,舆论的几乎一边倒的现象,让王海一行打假的目的昭然若揭。文章见报后,王海一行气急败坏地对某报记者说,要上法院起诉我,也许是自知理亏吧,没过几天,王海一行便在长沙销声匿迹;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也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有人问我,你敢跟王海们叫板,是不是吃了豹子胆?我不是吃了豹子胆,而是喝了“虎骨汤”,有事实根据;也有法律依据。众所周知,“装病打假”是国家法规不允许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的第18条就明确规定:“性病患者在就诊时,应当如实提供传染病及有关情况”。这是因为,病人的主诉往往是认识疾病的向导,并为医师下诊断结论提供重要的线索。再者,有的性病潜伏周期长,没有到前驱期,症状一般不明显。王海一行“带笼子”的手法,假装病人,谎报病情,伪造病史,误导医生,严重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这种带有欺骗、敲诈性质的行为为广大医务人员所不齿。

王海们装病打假套用了市场加倍赔偿的原理,但医疗服务行业,是特殊的行业,救死扶伤,时间就是生命,医务人员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哪里有时间跟乔装打扮的“患者”捉迷藏似的周旋?我想要说的是,毋庸讳言,王海们装病打假也暴露了医疗卫生单位管理方面的许多漏洞,但王海们知假买假也好,装病打假也好,无非就是想获得“双倍索赔”的利益,甚至更多。这是一种以并不合法的手段去“制裁”某些违法行为,还会造成新的混乱,使社会不能形成健康有序的运行机制,这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原则相冲突。

留言荟萃

花仙子:从前非常尊敬王海,是我心中的英雄。如今,他“造假”自己“装病打假”,太悲剧了!

荷:够威够力,你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红玫瑰:哥们真是有魅力。你是真打假,打跑了“假打假”!

紫外线:王海的存在是法制的悲哀!

风云莫测:世事还真难料,不知该如何评价“王海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