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控你人生的命脉玄机:命运
17462200000015

第15章 性格:3岁看大,6岁看老

3—6岁这个阶段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我们在成长发育的阶段形成的初始自我个性,就像在土壤中埋下了一粒种子。它一定会发芽成长,然后塑造我们的肢体和大脑,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

诺斯比说:“什么是命运?3岁时你就能看到他年轻时的样子,6岁时你就能发现他这一生将是怎么样的。”这固然过于绝对,但却可以凭此绘制出一个人的命运模型,并保持大约80%的准确率,也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成就,难道不是吗?

这表明,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命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父母能否在这时给孩子注入优良的教育,决定了他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诺斯比是费城一家心理学研究机构的调查部门主管,他用15年时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性格观察实验,这一实验开始于1980年。他联合费城当地几所学院的心理学专家共同组成了一个专业团队,先挑选出了 1000名3岁的孩子进行面试。面试过程持续了半年,每个小孩都被问及了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然后,他们把这些孩子划分为了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这5个类别。

行为跟踪开始后,他并没有记录这些孩子成长的每一天。诺斯比说:“没有这个必要,我们力求客观验证,尽量避免使他们意识到实验本身的存在,因为这一信息会对他们的成长与性格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研究人员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一个立场:绝不进行人为干涉,他们要得到真实的结论。

当这些孩子成长到26岁时,诺斯比等专家小组的成员再次收集这些人的信息,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挑选一定比例的人选,在最初的地点与他们进行了面谈,然后得出了一个最接近事实的结果——

1.小时候被认定为“充满自信”类的孩子,现在普遍是外向型性格,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得较为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也较强。在处理麻烦问题时,他们也较为自信,有充足的勇气和毅力进行多次尝试,并有相当多战胜困难的经历。

2.小时候被认定为“良好适应”类的孩子,现在仍然展现着自己较强融入陌生环境的能力。在遇到新环境时,他们不容易心烦意乱或情绪失控,经常能够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很好,表现出优秀的自制能力。他们的性格中拥有一种沉静的基因,从小到大这一点都没有变过,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转化为他们的性格优势。

3.小时候被认定为“沉默寡言”类的孩子,仍然表现得话很少,擅长思考而不愿意表达。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不愿意去影响他人。当然,他们也过于小心翼翼,缺乏勇气,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工作,也不想冒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性格的人往往更具有爆发力。

4.小时候被认定为“自我约束”类的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他们依然是自我限制的模范,说话小心谨慎,不敢大声言语,总怀疑自己的想法。看到他们的第一眼,心理学家就看出了藏在眉宇间的自卑,以及某些压抑已久的东西。诺斯比因此说:“很难从这些人嘴里听到真话,而他们的命运也是令人惋惜的,因为他们自己杀死了自己!”

5.小时候被认定为“坐立不安”类的孩子,则一如既往地展示着他们注意力分散的特点。他们的性格缺乏积极因素,行为消极,容易情绪失控,缺乏耐心。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的反应,比如轻易愤怒与苦恼。周围的朋友和亲戚的反映则是:“他太紧张了,很多想法不现实,容易与人对抗,心胸也有些狭窄。”

我们大约有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6岁之前形成的。命运的走势、变化和特点,在这时就已初见端倪。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原因,因为只有在这时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和受欢迎的人,长大后他才能有一个快乐和自信的命运。

小结:命运

人的命运有很大一部分在我们的3—6岁期间就被写好了,这通常是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时期——“建筑水泥”在此时逐渐成形,你给了它们什么形状,它们就会巩固下来,变得坚硬,然后不会改变。也就是说,3—6岁这几年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最重要的阶段,是命运中的性格因素的产生和巩固期。今天,在你不停地质疑、抱怨和痛斥命运时,为何不回头想一想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一定可以发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