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控你人生的命脉玄机:命运
17462200000050

第50章 你的性格底色是什么?

命运力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地实现每个人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完善,并改善我们的性格底色。这一理念,早在我们决定建立该课程时就确立了下来。我们致力于从性格的层面研究、分析人的命运,并围绕不同的个性来确立相匹配的命运力培训体系。根据这一原则,不同的性格底色的人,他们需要采取的命运力提升策略也会有所区别。

气质是先天的?不要相信!

很多人认为“人的气质是天生的”,这种理论一经仔细分析,就立马站不住脚。人的某些气质类型是由遗传产生的,会从生下来就影响人的活动方式和效率。比如因为多虑,人们经常会犹豫不决;因为细致,人们在做事时可能比较缓慢。但总的来说,凡是可以转化为性格的气质都存在后天重塑的可能,也一定能够通过后天的努力进行改善。

而且,气质只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对命运来说,起着更重要作用的还是性格。性格的底色是什么,决定了你的命运走势是什么样的。性格主要是在我们后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就像一幅画,它的颜色是一步步调和而成的,具备很强的可塑性和可修改性,从来都不是一步到位的。

尽可能早地关注性格并走对方向

有人问我:“决定性格底色的最佳阶段是什么时候?”

我的回答是:童年。

童年是性格底色形成的最关键阶段。我们在10岁之前产生的大部分性格因素——比如乐观、忧虑、多思、好动、话多、吹牛等,都是在这之前形成于我们的潜意识里,它们隐蔽地埋伏下来,等待发酵的时机。

当我们进入青春期以后,产生了人生中唯一的现象:心理的发育滞后于身体的发育,并形成了一定矛盾冲突。这种矛盾会使人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外面的客观世界抽回相当大的部分,来关注自身,把关注力指向我们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时候,就会有一系列的关于“我”的问题开始浮上水面,成为我们意识的主流内容。

那么此时,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性格底色就会被开发和形成,逐步成为我们自己可以意识到的“与我有关”的“命运元素”。当然,性格在事实上并不会有什么突变,只是之前十几年的自然舒适状态使我们没有强烈关注性格这一问题。我们在相当长的成长期内忽略了性格,但这时却会不可避免地意识到:原来我的性格是这样的!

一旦你意识到了自己的性格底色,真正的“麻烦”也就来了。这意味着你从今天开始,想改变性格的难度更大。很多自卑情绪就是在青春期形成并被巩固下来的,由于人们在此时意识到了自己的某种性格缺陷——在与别人的对比中看到了这种不足,感到羞愧或对自己不满——从而有了自卑情结。

艰辛的性格“改造”之路

改造性格是提升命运力的重大机遇,也是我们都需要经历的人生课程。当我们走进社会,面临全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时,你会发现自己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需要适应。有的人因为自信走得很快,有的人则由于自卑迅速堕落。人的命运在这里出现了巨大的分野和鸿沟。因此我们常说:毕业10年后再聚首,才能看出谁的命运更好。

从这时候起,人们由于不满,由于自惭,才真正和自己的性格较上了劲。多数人都非常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他们的内心经常出现的模式就是先经历一系列思想斗争,决定是否改变自己,然后就是采取行动,比如不停地激励自己、制定计划。但最后,多数计划都是无疾而终,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发现自己的性格变得越来越糟糕了。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这条性格改造之路中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1.区分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

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他的研究中,将人类的“自我”分为两个:一个是真实的自我,另一个是理想的自我。前者是现实中真实的自己,也是你在大家眼中的样子;后者则是一个理想中的目标,是自己想象中的“自我”。

罗杰斯说:“人类一切心理苦恼的重要来源,就是‘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无法顺利地协调,乃至矛盾无法调和。假如用弗洛伊德的话语来说,就是超我与本我在发生剧烈的冲突。他们之间往往必须死掉一个,才能彻底分出胜负。”

人们的潜意识中一直都有两个人,他们总在那里打架,分不出谁是赢家。死掉一个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我们可以区分一下,明白哪个是现实的自己,哪个是理想的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性格在自己身上的印记。

就像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当年自己写下的日记或做下的事情,对于两者的区分就再清楚不过了。

在我们18岁的日记本中,到处都记录着对于“理想自我”的向往和对于“现实自我”的鄙视。比如,在字里行间会充斥着“你要……”“你应该……”“决不能……”“决不要……”等句式的话,这就是我们的“理想自我”在指责“真实自我”,是我们的梦想在痛斥黑暗的现实,是我们想要的性格在攻击现实中的不完美性格。

但是,无论你如何痛斥自己,假如你对“真实自我”的粗暴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必然会遭到“它”的报复。

现实的案例就是,很多人因为不满足于现状中的自己,一度陷入到了神经症的状态,甚至变得人格分裂。这样的人生,其命运是非常可悲的。

2.改造方式。

人们常说: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改变行为→形成习惯→改变性格”。真的是这样吗?我在培训中去问那些学员是否认同这个观点。答案是,超过99%的人都觉得事实就是如此。

但是以我多年的工作经验看,改造性格没有这么容易,也没有这么简单。我的体会是,有时候我们即便做了那些有悖于自己性格的事情,内心的冲突还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我们自己并没有获得快乐。所以,有时候,即便长时间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但如果不是去做了自己乐意做的事,那么就难以形成新的习惯,也就不会产生新的性格。特别是对那些思考多而行动少的人来说,在他们的内心中,是很难通过改变行为模式来改造性格的。在这些人的潜意识中,改变的呼声越来越弱,而另一个声音则开始变得越来越响亮:主人,请您接受自己的性格!

改造之途并非只有一种,也并非需要完全改变或强制才能“戒断”,才能将性格引向积极的方向。我不止一次在培训中对学员讲到这句话:“重要的不是改变你的短处,而是把你的长处发挥出来,让优势性格成为你的命运主导。”假如忽视自己的优势性格,强迫自己去做另一种改变,结果就是弄巧成拙。

这就如同历史上的“邯郸学步”。在那个可笑的故事中,那位燕国的少年怀着改变自己的满腔热情,最后不但没有学到别人的步法,连自己的步法也忘了一个干净。为了实现“理想自我”,结果完全抛弃了“现实自我”,这难道不是命运的惩罚吗?

3.接纳才是终极的办法。

对,没错!就是接纳!只有先接纳自己,才能超越自己。很多人跟自己斗了十几年,才发现原来接纳才是最好的办法。当然,凡事都有一个平衡点,如果我们过分地满足于自己的现状,接纳了全部的性格元素,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也会导致命运的消极思想和行动上的不思进取。

就是说,如何在接纳的同时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比如骄纵、奢侈、淫欲、贪欲、野心等带有极大伤害力的性格元素,把握好这个度,才是最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的问题。对此,可能需要我们付出终生的努力。

有时候,我们修改性格底色的努力之所以会遭到挫败,是因为我们忽视了环境的作用,仅靠自己的良好愿望就想成功。不论什么时候,永远都不可低估环境的力量而去夸大意志力的作用。但现实中,往往意志力被人们估计过高,认为意志可以决定一切。但需要注意的是,意志力只有在目标正确且条件合适时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无论如何努力,你都只会感觉自己如同一块坚硬的石头砸进了一堆棉花里,不管你的意志力有多强,都没有着力之处。因此,刻意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不如换到一种能让自己容易做出这种行为的环境中去,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能更快地修正自己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