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套投资者如何解套:
可怕之处并不在于被套牢,懂得怎样“解套”是关键。虽然股价涨跌无法控制,但仍然可以通过操作技巧把亏损降低、摊低,甚至脱离“套牢”。
2010年春节前,小张在10元价位买入某股票1000股,之后该股出现大幅下跌,后来下跌幅度达到30%,股票市值下滑到7000元。尤其不幸的是,市场上还没有出现明显迹象,表明将不会再跌,也就是说该股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继续下跌。
其实,可怕之处并不在于被套牢,懂得怎样“解套”是关键。虽然股价涨跌无法控制,但仍然可以通过操作技巧把亏损降低、摊低,甚至脱离“套牢”。
理财师给小张策划以下解套方案:
假设该股以7元开盘后一路下跌至6.5元,在7元处将1000股全部抛出,然后在跌至6.5元时,买入1000股,当天获利(7-6.5)×1000=500元。
实际上,这是一种通常被称为盘中“T+0”的超短线操作技巧,指利用手中原有的股票筹码进行盘中的买进卖出,其中又分顺向“T+0”和逆向“T+0”。顺向“T+0”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当持有的套牢股票在盘中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时,可以乘机买入同等数量的同一股票,待其涨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将原来被套的同一品种股票全部卖出,从而在一个交易日内实现低买高卖,来获取差价利润,降低被套股票的成本。
逆向“T+0”则是:当持有的套牢股票在盘中表现出明显的下跌趋势时,可先卖出手中被套的股票,然后在较低价位买入同等数量的同一股票,从而在一个交易日内实现高卖低买,来获取差价利润。需注意的一点是,做盘中“T+0”是以对股票走势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为前提的,否则反而会把自己的损失加大。
理财师还给小张另一个建议:
若对所持股票把握性很大,选择不对称操作也是可以的,即抛出后全仓买回,把成本摊低的同时增加持股数。如后市继续下跌,则按前一方案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在下跌中不断把持股数量增加,同时平抑持仓成本。
但是,春节之后,出现了比小张严重很多的被套牢投资者,对此,理财师向《投资与理财》杂志介绍了非T+0操作技巧。一是做空,当自己已被深度套牢而无法斩仓,又确认后市大盘或个股仍有进一步深跌的空间时,可采用做空的方式,先卖出套牢股,等到更低的位置再买回,从而有效把成本降低,并且把手中的持股数增加。二是半仓滚动操作,方法跟上面的一样,但并非全仓进出,而是半仓进出,这样可以避免出错。万一判断有误,则手中有半仓股票半仓现金,可以灵活处理,方便进退。
以上方式均为主动解套的方法,它的关键就是要千方百计把成本降低,补回损失,直至赚钱。
大跌之后如何自救:
老刘是一位自从2000年在30元的高位买入中视传媒后,便一直被深套,如今股价仅有七八元左右。期间,老刘也想过补仓,却又害怕陷得更深。另外,他手头类似的股票还有好几只,令其痛苦不堪。
“策略”
蚕食策略是不错的选择,即将扭亏操作分成多次交易完成,反复运用波段操作或者充分利用被套股票,进行顺向的超短线“T+0”操作和反向的趋势操作,逐渐降低持仓成本,直至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
“兵法”
1.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如果手中被套的股票不止一只,就要注意各个击破而不是想着同时全线解套。尤其在补仓时不能摊平所有被套股票,否则成本价不会降低多少,反而会因为个股的良莠不齐,造成将来有的股票解套,有的股票可能会被套得更深。应该重点选择其中先启动的和股性比较活跃的个股,等解套后再对其他被套股进行逐个解救。
2.面对深套,分段瓦解。以老刘的情况为例,他手中的股票从 30 元套到现在仅剩下七八元。如果他想一下子把当初所有的亏损都弥补,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可假想自己只是被套在10元的位置,这样解套就会很容易了。每次在涨上2至3元时卖出。每次下跌2至3元时再买回来。连续多次的操作后,虽然不能确保全部扭亏,但至少可以减少不小的损失。
小沈是一位公司职员,平时上班,没有太多时间。他倾向于做短线,前不久买入某强势股,但该股次日即公布了重大利空消息,股价持续跳水,令其蒙受重大损失。
“策略”
炒股票难,炒短线的股票更难。追涨杀跌是短线高手必须懂得的策略,但如何以更小的风险博取更多的收益,同样是短线客首要考虑的问题。
“兵法”
1.减少频率,精选个股。熊市氛围中,多动多错,少动少错。若非要买股票,需等到大级别的反弹时才出手,且追涨超强势股。比如2008年9月14行情时买入股票,亏损的几率相对于平时就小很多;假如,在当时行情启动早期,追涨买入率先涨停的天山纺织、海虹控股等超强势品种,那么短线斩获将非常可观。
2.控制风险,适时出击。短线强势品种,涨跌都很快。如果更看重稳健性,将资金滚动用于购买货币基金与指数基金之间。近几年来,大盘跌多涨少,大部分时间内,可把手头闲置的资金用于购买货币基金。当股指一旦过度超跌时,必然会引发一波短线“井喷式”的反弹,往往会有3%以上的涨幅空间。届时,再将手头的货币基金,及时转换为指数基金,获得的收益比平时加倍。比如遇到2008年9月14行情的那种情况,若不敢进行对强势品种出击,可买一些指数基金,这样至少可以确保获取大盘平均涨幅的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把追涨杀跌的风险规避了。
老陈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批专业股民了。他的第一桶金是来自认购的,随后经历了1994年333点的骤起骤落,在2000年,他见好收兵,暂时告别股市。可以说,在上个世纪90 年代,他依靠股市实现了资产的翻番。他看到股市又回到“5.19 行情”的起点了,打算进场抄个大底。
“策略”
等了这么长时间,空仓的投资者是该有所行动,一展身手了。面对如此大面积价廉物美的股票,他们自然胸有成竹。不过,话说回来,“底部是跌出来的”,如果没有确定的把握认定目前点位便是“世纪大底”,那么可先抱着“买点股票试试盘”的想法,或许很快便能重温当年的感觉。
“兵法”
1.择机而动,分批进场。老陈手头现有30万元。他估计本周一创出的1057点还不是底,真正的底部估计仍需猛砸一下。他设定了如下计划:等到股指快跌破千点时,就先将一半的资金杀进股市。一旦再跌到900点下方时,便把剩下的15万元投进去,一来平衡一下建仓成本,因为第一批建仓的股票此时可能浮亏近10%了;二来跌破900点后,大盘展开大级别反弹的概率将更大,抄个更大的底部是很有希望的。
2.不选“热门”,剑走偏锋。老陈的选股也很有特色。他对“大众情人”的热门股票从不感兴趣,因为这些股票都被基金、社保拿着,股性不灵活,而且涨幅也太大;当然也不能选垃圾股,现在已经有了血本无归的股票。他会主要选择一些业绩处于中上水平、派现好于银行的股票。
小黄是海归人士。对内地股市,他的理解方式有自己的个性:尽管目前很难确定指数位置是否见底,但至少指数正在向底部区域靠近。于是,他打算采用定期定额的投资方法,一路买进ETF指数基金。
“策略”
他举例,美国1871年到2001年的平均市盈率是14.5倍,而如今上证180或者上证50这样的大盘股指数市盈率已经比这个数字低了,至少已经不能说内地证券市场的市盈率过高了。当然,即使上证180或者上证50在12-13倍的时候,也不意味着就必定是底部了。美国100多年间有3次市场的市盈率接近5倍,而最近的一次便是1980年前后,市盈率在6-8倍。因此,单论市盈率,内地股市还是有下跌空间的。但是,我国宏观经济状况截然不同于那几次大萧条中的美国。由此认定,目前股指已进入了可投资的区间。
“兵法”
1.认同底部,选择 ETF。如果认同以上判断,那么选择一个好的指数作为跟踪对象,予以中长期投资。时下纯指数的投资产品没有多少,所幸有一个上证50可供选择。这个指数的成分股虽说没有多好,但在目前的沪深股市,的确也算是很好的了。投资上证 50,就个股风险来说,总是比较小的;而且从投资方便程度来说,上证50的ETF产品,也是很方便的。
2.定期定额,摊薄成本。小黄的定期定额投资思路,是利用时间换空间,通过在低价位购入较多份额的单位来达到摊薄购买成本的目的。可以考虑用1年或者2年的时间,将手头准备投资A股的钱用来购买上证50的ETF,这样做虽然成本一定不可能最低,但是与大多数投资者盲目的抄底相比,定期定额的方法获得成本优势则有很大的可能性。
牛市中七大陷阱:
一、古井贡酒:连拉13个涨停的大股东减持陷阱
股民金女士受北京某大报2007年7月4日发表的《古井贡酒:预计2009年中期纯利翻五番,已连续9个涨停》文章的影响,在第13个涨停被打开时以33.45元的价格追进去,买了1万股,当天就亏损1万元。至今连续跌停且不能抛出,遭受严重损失。股民反映,“古井贡酒价格疯涨确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据查实,6月21日,古井贡酒公告称,亳州市决定把古井集团100%国有股权转让程序终止,集团改制未成功,公司股票复牌。这天起古井贡酒连拉13个涨停板,14个交易日中,该股股价从 9.05 元大涨至 34.44 元,涨幅高达 280%。当天,古井贡酒公告称,截至 2007年7月10日下午收盘,其控股股东古井集团已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已把公司A 股股票 3297989 股售出,占公司总股本的 1.4%,目前古井集团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总股本的61.15%。
资料显示,7月10日,该股振幅达19.93%,换手率达47.39%。根据其2006年年报,其净利润只有1315万元,每股收益也只有0.056元,其2007年一季报每股收益0.02元。即使中报利润将会增幅不少,但增加幅度也无法与时下股价的增长幅度相比。
另有股民买皇台酒业、ST银广夏,也同样陷入“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困境。
二、杭萧钢构:隔山买“牛”的大单合同陷阱
股民段先生在杭萧钢构屡查屡涨,尤其受“5.30”后反弹再创新高的诱惑,于 6 月 13日终于以29.70的价格买了14000股,此后一路下跌,最低跌至16.62元。
中国国际基金公司(简称“中基公司”)在安哥拉遭遇信任危机,安哥拉国家重建委员会把其与中基公司的部分合同取消了,其他没被取消的合同也存在着重新签订的可能性,而中基公司与杭萧钢构所签订的344亿元安居工程总包合同就包括其中。此消息让杭萧钢构连续几天被停牌,上交所要求其确认合同一事。从杭萧钢构解释分析,该公司几乎丧失对合同的话语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隔山买“牛”的陷阱。
三、鲁泰A:10送10的高派送陷阱
股民萧先生将房产贷款30万元押宝鲁泰A,更是凄惨不堪。6月15日星期五,鲁泰A离股权登记只剩下一天,股价连续涨停及10送10的诱惑使萧先生按捺不住,以47元的高价买入6000股。在还贷的压力和大跌的恐惧下,他终于在7月6日以几乎腰斩的价格出局。“我将长期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萧先生说。
据查实,鲁泰A2006年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3.718元(含税,税后3.3462元)转增10股。该股于5月14日24元启动,股价连续上涨,至6月14日涨幅100%达到48元,只用了22个交易日。相对应的该股一季报才0.12元,中报至今无预增,中期业绩摊薄后可想而知。相类似的还有柳钢股份、沙隆达等。许多股民醒悟道:“以前只知道ST股害人,没想到10送10的股票也有陷阱。”
四、ST星源:复牌补跌的定向增发陷阱
“由于受别人以往买复牌股大涨的惯例影响,我在5月21日买了23000股ST星源,一直庆幸自己‘锁进去’躲过了‘5.30’以来的大跌,甚至坚信复牌后还连续拉涨停,没想到天天无量跌停……”股民林先生不停地抱怨ST星源的重组陷阱。他连续三天以跌停价参与集合竞价都没成交,非常担心跌停是否有尽头。
据查实,ST星源7月11日发布终止定向增发公告称,因ST星源就拟向特定对象增发股票事宜进行论证,公司股票于2007年5月22日起停牌,现根据公司对外投资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原拟订方案不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公司决定终止本次拟向特定对象增发股票事宜。公司股票将于7月11日上午10时30分恢复交易。该股开盘即百万大单封跌停。不少股民反映,类似的经历还有大龙地产的定向增发,而普洛康裕也是“高价增发+派送”的陷阱。
五、航天机电:新能源的热点陷阱
市场上的热点不管是在弱市还是强市都会存在的。热点的陷阱对人更有迷惑性。股民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别人说牛市也存在风险,原来并不相信,现在才知道自己碰到了最大的风险!对我来说,航天机电是牛市中最大的陷阱!”出于对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概念的景仰,郑先生在5月20日追涨买入,6月5日上午杀跌卖出;6月12日又追涨买入,7月5日在绝望中割肉卖出。经过两进两出,他的10万块钱只剩下3万多元。
郑先生打开k线图,恍然醒悟:庄家在牛市启动前大幅疯狂拉升10倍,从2.42元涨至22.00元,接着利用整个牛市边拉边出筹码,既能把筹码轻松卖出,又能把获利水平提高,真是一箭双雕!凭借媒体和公司的消息面让散户迷惑,就他们这些傻股民还痴心盼望它获利,把一波行情白白浪费了不说,还把血本亏了!
据查实,航天机电2009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0195元,净利润1457.14万元,同比下降26.47%;主营收入2.07亿元,同比下降54.08%。应该说,该股具有航空航天和太阳能产业的双料热点,但一季度业绩才两分钱。股价的再度回落,给投资者一个警示牛市也要防范“成长性陷阱”。
六、拓邦电子:高调上市的新股陷阱
拓邦电子现象很值得注意。这个股票刚刚上市,以71块钱的最高价位上市,周三最低达到31.97元,价格几乎下跌一半。这是一种在大盘波动市场下一直备受资金追捧的新股。但是,对这个个股而言,如果谁再对这个股票进行投资,就等于是往陷阱里跳。老股民马大姐就是其中之一。
“真没想到我这老手竟在新股上栽了跟头。”蔡大姐说。她凭经验判断,整个六月大盘震荡频繁,波段操作赢利空间比较小。按常理说在这个时期,最佳选择是炒作新股。6月29日,拓邦电子上市,她果断以64.72元的价格追涨买30000股,打算在第二天再涨3-5%时套利卖出。没料到当日收盘价仅60元,刚进就被套住了。第二天开始连续4个跌停且无法卖出。7月6日,跌停板被打开,她果断逢高减磅,终于在收市前全部割肉卖完,几乎亏损一半。她遗憾地说:“这轮牛市的利润全部被吞噬掉了。”
七、首创权证:废纸一张的超级陷阱
从宝安权证——中国股市中的第一只权证开始。权证就犹如定时炸弹般一直存在股市中,它一直是股市中的一个极大陷阱。刚涉股仅一个月的何女士误将首创权证当做普通股票,在行权交易日过期之后还浑然不知,待行权那天才发现,可30万元5.7万股首创权证已化为灰烬。
我们到股市进行投资,首先要有保本意识,就是千方百计地保证不赔,即使不盈利也不能赔,靠股市被动的盈利模式是10%的人赚了90%的钱。
一般情况下,基金理财不是一夜暴富。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应更着眼于长期增值、抵御生活风险、保护和改善未来的生活水平,达成多年后养老、子女教育等长期财务目标,所以要保持平常心。
投资基金前,应留出足够的现金资产,以备不时之需,一般至少能应付4至6个月的家庭必要支出,还可以做必要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