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17498000000045

第45章 价值选择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5)

科学家的心都是相通的,自从1905年狭义相对论问世,全世界的物理学研究都来检验它、证明它并运用它,爱因斯坦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十年后他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把人们的思路带到了新的高峰。但是,直到今天也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理论。

无独有偶,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一位极其特别的科学家脱颖而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剑桥大学数学系教授霍金。他写的《时间简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

在《时间简史》这本书里,有一段文字很令人深思:“1928年,一位印度研究生——萨拉玛尼安·强德拉塞卡乘船来英国剑桥跟英国天文学家阿瑟·爱丁顿爵士(一位广义相对论家)学习。

(据记载,在20世纪20年代初,有一位记者告诉爱丁顿,说他听说世界上只有三个人能理解广义相对论。爱丁顿停了一下,然后回答:‘我正在想这第三个人是谁?’)”可见,能理解广义相对论是多么了不起。

霍金的成就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与震惊,主要的还不是他的宇宙学理论,因为它毕竟离现实太远,很少有人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也有点杞人忧天的意味。能够使人兴奋和惊叹的是霍金这个人本身。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毕业于牛津大学气象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因为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所以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彻底被剥夺了说话的功能,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中国学者吴忠超先生曾担任他的助手。可以说,霍金是一位超级残疾人,剑桥大学修建了专供他用的轮椅通道。谁都想不到,整个宇宙的运行逻辑都装在这样一个人的头脑里面。不知是不是对自己的解释,他在书中写道:“事件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对于在火车上和铁轨上的人来讲是不同的,所以没有理由以为一个人的处境比他人更优越。”

他在自己的书中以尽量通俗和风趣的语言向人们述说着那虚无缥缈的宇宙。

“有位年轻小姐名怀特,她能行走得比光还快。她以相对性的方式,在当天刚刚出发,却已在前晚到达。”

“对于智慧生命的行为来说,一个强的热力学箭头是必需的。为了生存下去,人类必须消耗能量的一种有序形式——食物,并将其转化成能量的一种无序形式——热量,所以智慧生命不能在宇宙的收缩相中存在。”“如果宇宙停止膨胀,并开始收缩,将会发生什么呢?……他们是否会看到杯子的碎片集合起来离开地板跳回到桌子上去?他们会不会记住明天的价格,并在股票市场上发财致富?由于宇宙至少要再等100亿年之后才开始收缩,忧虑那时会发生什么似乎有点学究气。但是有一种更快的办法去查明将来会发生什么,即跳到黑洞里面去。……处在收缩相的人们将以倒退的方式生活:他们在出生之前即已死去,并且随着宇宙收缩变得更年轻。”

霍金在本世纪初曾两次来中国讲学,第一次告诉人们“由于引力大到这样的程度:即使是光这样的极限速度都不能逃逸出来进行传播,也就不可能有信息”。隔了几年,他再次来的时候,又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信息是被撕碎了撒向宇宙空间的。”对第一种情况似乎还有点能接受,可第二种是无论如何也不懂了!他还计划在2008年(我国主办奥运会)的时候,到太空去旅游,不过没有成行。总之,人类有这样的个体是它进化高度的标志。以下是人们对他的普遍评价: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他,几乎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1988年仍出版《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25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

霍金虽然身体的残疾越来越重,但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些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查尔斯王子的脚趾被查尔斯王子臭骂一通。

他被世人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另一个爱因斯坦”、“不折不扣的生活强者”、“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宇宙之王”。

综上所述,伟大人物的思想理论,与他们的人格是不能分开的。令我们佩服的还大有人在,特别是社会革命理论家(罗沙·卢森堡,由于是一位女性,更值得敬仰。我们学习哲学的同仁都把她看作具体的楷模——被列宁称为“革命之鹰”)。当然,我们更不用说伟大领袖毛泽东了,他为了中国人民,一家有六位亲人牺牲在解放的路途中,最让人心痛的是毛岸英。

事情总有个别,在我们了解的杰出人物当中,也有说和做不平行的。比如弗兰西斯·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但是,后面的情况就让我们另眼相看了。

作为一个法官,培根当面接受诉讼当事人四万英磅的“礼物”,虽然此事非常普遍,但显然违反法律。

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处罚金四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庭,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他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借”债累累,无所顾及(实际上他曾一次因欠债而被捕)。

虽然培根是科学的指路人,但是他自己却不是一位科学家,也跟不上他的同时代人所取得的进展的步伐。他忽略了纳皮尔(新近发明了对数)和开普勒,甚至还有他的英国同伴威廉·哈维。培根正确地指出热是一种运动形式——一个重要的科学学说,但是在天文学上他却拒绝接受哥白尼的学说。

这种种的操行和偏向,与他的《新工具》联系在一起,很是不协调,还有资料说他背信弃义、玩弄女性等等,就更让我们吃惊了。

在不少人看来,人的品行完全取决于环境即生长生存条件,这是部分真理,绝不代表全体,特别不能代表那些高智商的精英层面的人。当你有了一定自由的时候,选择还是自己的事,应该负全责。

对于历史人物的品德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首先,恶劣者总是少数,他们不会影响进步文化的主流,个别人的行为效应会被整体功能所忽略。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有些青史留名者,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就只有那些人物是出头的,社会别无选择。比如尼采,被称为伟大的思想家,可我们读一下他的东西,难免失望。如《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之类,居然介绍说:自己的头痛病发作时,就会灵感倍增,写下许多文字;而当平常的时候,则不能有什么思想,即使思考问题也是一无所获。这样的论点恐怕很难引起共鸣。又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哲学,虽然“十部经典”当中也把这部书列了进去,但是对于这位大师的理论却有不少的争议。他把两性这个矛盾看作是人的生命全部内容的中心,所有的事物,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虽然一些业内人士为此辩护说,这里的两性并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东西,但我想,只要是说清了,就不会还有人误解,因为我们是有人类共同的交流形式的。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观点都与作者本人的经历和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马克思之所以被评为千年思想家,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和时代的考验的。就是说,不只是无产阶级群众的命运在它的指导下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整个人类文明也因此达到了迄今为止最成熟的程度。教育领域常讲“亲其师,信其言,行其道”,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甚至痴迷也完全在于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