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
17499200000037

第37章 慈禧太后定东陵之谜(1)

她精心打造的那个让老祖宗也感到无光的陵寝豪华到了什么程度?她聚敛的财富是被谁,又是怎样一扫而空的?盗墓者的下场又如何呢?巨大的财富最终落入了何人之手?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一位不是帝王却胜过帝王的太后,她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慈禧太后。这位让一个日渐腐朽的封建王朝变得病入膏肓并最终灭亡的最高统治者,对自己百年之后的陵寝也不甘落后,修建了超过所有列祖列宗规模的超豪华型的寝宫,梦想着将自己生前的荣华富贵带到地宫去继续享受。可是恶人终究有恶报,就在她死后埋入生前精心雕琢的地宫仅仅20年,她的尸体就被她生前视为乱臣贼子的军阀抛出了棺外,聚敛的财富被洗劫一空。

那么,她精心打造的那个硕大的陵寝豪华到了什么程度?她到底带走了臣民多少血汗?

慈禧陵隆恩殿的“凤在上龙在下”丹陛有何寓意?

地宫中真的有“金井”吗?

那件罕见的织金陀罗尼经被是怎样织造出来的?

她聚敛的财富是被谁,又是怎样一扫而空的?盗墓者的下场又如何呢?劳动人民的财富最终又落入了何人之手?

据说当年盗墓匪兵打开慈禧棺盖时,慈禧仿佛如生时模样,是什么原因让她的尸身长时间不腐?

所有这一切,都是人们急于知道的。

有多少人为她殉葬

慈禧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安徽宁池太子兵备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大选秀女,叶赫那拉氏被选入宫中,时年18岁,封为兰贵人。

咸丰七年正月,她被封为懿贵妃。咸丰帝驾崩时,懿贵妃27岁,同治帝尊她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咸丰帝临终前,遗命载垣、肃顺等八人辅政。慈禧勾结与英法联军谈判的全权大臣恭亲王奕忻,密谋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史称“北京政变”,因事出在辛酉年,亦称“辛酉政变”。八大臣全被撤职,赐载垣、端华死,将肃顺斩首。慈禧从而爬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奕忻被授议政王、军机大臣。从此,这位从秀女一步步爬上太后宝座的女人,就开始了对中国长达48年的统治,成为了大清帝国实际的“皇帝”。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因疾病身亡,卒年74岁。1909年十月初四日,葬入清东陵的普陀峪定东陵内。这位实际的统治者在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在她走入坟墓的漫长过程中,到底有多少人成为她权力的牺牲品,成为她的殉葬品呢?

东太后慈安是死在她手上的第一人。这位孝贞显皇后在咸丰皇帝死后,被同治帝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为“慈安”,尊其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徽号为“慈禧”。因慈安居住在紫禁城东路的钟粹宫,故称东太后,慈禧居住在西路的储秀宫,故称西太后。

同治、光绪两朝初年,慈安、慈禧两太后先后两次垂帘听政。慈安为人老实,但也颇有见识。她曾屡劝咸丰不要长夜宴饮。有时遇事也颇果断。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派心腹太监安德海出京置办龙衣。安德海等乘船只顺运河南下,龙旗招展,宛如天子出巡一般,沿途搜刮民财,激起民愤,山东巡抚丁保桢汇报宫中,慈安立命就地正法。此事引起慈禧的极大不满。1881年3月9日,慈安暴亡,卒年45岁,因死时突然,故有传为慈禧所害之说。同年9月入葬清东陵普陀峪定东陵地宫。

接着便是传说中的丽妃之死。丽妃是主事庆海之女,他他拉氏,生于1837年,比咸丰帝小6岁。初入宫号丽贵人,后又尊封为丽皇贵妃,其时居住在永和宫。同治十三年被封为丽皇贵太妃。光绪十六年死,时年54岁。

许多野史或戏剧中,将丽妃描写成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丽妃冒险保留了咸丰帝的遗诏,事情败露后,她含恨而死。有的文艺作品将丽妃之死处理为慈禧效法两千年前吕后残害戚夫人的手段,拔掉她的头发,斩断四肢,弄破声带,挖掉眼睛,熏聋耳朵,变为“人彘”,置于厕中受尽凌辱而惨死,只不过将茅厕改为酒缸。据考证,丽妃并非死于慈禧之手,而是因病谢世,因此,这位贵妃之死不能算在慈禧头上。

此后,同治帝、后之死也是慈禧的杰作。关于同治帝之死,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死于性病,究其原因,虽然表面上与同治帝生前一些出格的活动有关,但实际上这对夫妇还是间接死于慈禧之手。那么慈禧在同治皇帝和皇后之死这件事情上都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相传同治帝一天天长大,朝政由太后做主,他深居九重宫阙之中,无事可做,闷得发慌,于是瞒着两位太后,带上十几名随身小太监,都换上蓝布长衫,百姓打扮,偷偷出宫,在京城到处游逛,大小馆子也吃得不少。他微服出游,最怕碰见王公大臣,因此,凡是大的娱乐场所、大店铺、大饭馆都不敢去。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是天桥夜市场、韩家潭妓院,以及冷僻街道的茶馆、酒店。总之,这些小地方,王公大臣是不屑一顾的,恰好是他的自由小天地。日子久了,北京城里逐渐传遍了同治帝微服出游的事,只瞒着慈禧太后一人。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亲政两年、年仅19岁的同治帝崩,太医院公布病情是“出天花”。据说其实是在韩家潭妓院染上了梅毒,当时还没有治梅毒的特效药。太医们认为万岁爷染上梅毒太不光彩,只得说成“出天花”掩盖过去。

虽说同治帝死于梅毒颇有些搞笑的成分,但这应该不是同治皇帝真正的死因,而其走向不归路的根源应当与慈禧的专横有直接关系。一日,皇后阿鲁特氏到养心殿看望同治帝病情,卧榻旁夫妻俩相依谈心,皇后为婆媳之间不睦之事而伤心落泪,皇帝百般劝解安慰说:多忍耐一些时间,将来总有出头的日子。孰不知隔墙有耳,这些话飞到慈禧耳中,一场大祸从天而降。慈禧闯入皇帝内室,淫威大作,破口大骂:“好个狐媚子,又来勾引皇帝!”皇后辩白:“我是乘凤辇从大清门迎娶进宫的,天下皆知,皇帝生病我前来探看,犯了什么罪?”这几句话犹如火上泼油,正烧到了慈禧的痛处,因为慈禧是大清皇后中唯一一个由最低贱的秀女爬上皇后之位的。恼羞成怒的慈禧一把抓住皇后的头发,连拽带打。皇后哪敢还手,慈禧还不解恨,又咬牙切齿地呼喊太监用棍杖击打皇后。这番折腾,把个久病初愈的同治帝直吓得昏死过去,此刻慈禧才算住了手。同治帝从此卧病不起,日趋恶化,不久便撒手西归。

阿鲁特氏当皇后仅两年,同治帝崩,皇后为丈夫早亡万分悲痛,又因自己无子,阿鲁特皇后为自己渺茫的前程感到绝望,又对慈禧的专横、阴毒、暴虐充满怨恨,竟吞了金屑。虽经抢救暂缓死日,后又绝食而亡,时年22岁,距同治帝死期只有半百之日。

如果说同治帝是慈禧间接害死的话,那么她在光绪皇帝之死上就是直接的罪魁祸首了。1875年,年仅4岁的载湉登基,年号光绪,又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由慈禧二度垂帘。光绪十五年,18岁的光绪帝大婚,同时亲政。慈禧只好再次归政,但她岂肯放弃手中大权?为将光绪帝牢牢控制住,她特在光绪帝的婚事上下了一番苦工夫。慈禧将其胞弟桂祥的女儿、自己的侄女叶赫那拉氏立为皇后,并在多处设置亲信,广充耳目,以窥测光绪帝的行动,帝后从此不和。中日甲午战争后,人们渴望变法维新,期望国家富强。为此,光绪帝接受了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颁布新政。慈禧顽固守旧,极力反对,在荣禄、袁世凯等封建顽固势力支持下,重演了一次宫廷政变,即戊戌政变。慈禧自颐和园还宫,将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同时对支持变法的珍妃撤了簪珥,施以杖刑,不许她再见到光绪帝;杀害维新派谭嗣同等六人。八月初八日,慈禧训政,诏令恢复一切旧制。此后,光绪皇帝一直郁郁寡欢。就在慈禧去世前一天的晚上,清朝廷突然宣布光绪皇帝暴病而亡,这让人们疑窦丛生。

这位由选秀入宫、母因子贵而最终登上太后宝座的慈禧,之所以能够控制满清大权长达近50年,关键在于她为咸丰生了一个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这位从最下层爬上来的秀女,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她一次次立下年幼无知的小皇帝,一次次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在她走进地宫的漫长过程中,至少有两位皇帝、一位太后、一位皇后、一位妃子、数十位大臣、无数的义和团战士成为她地宫的殉葬品。这些还是有据可查的,至于间接死于其手的人,那就无法计算了。

比紫禁城还豪华的殿宇

定陵之东的普陀峪,埋葬着咸丰的两位皇后,一位是东太后慈安,另一位就是把持清王朝政权近半个世纪的西太后慈禧。两陵并排而立,规制相同。掌权后的慈禧为了盖过慈安,显示自己的地位,修建的陵寝豪华到什么程度,从隆恩殿等三大殿就可见一斑。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割地赔款,而慈禧全然不顾,为了死后仍享受荣华富贵,居然把修建了22年的普陀峪万年吉地的三殿全部拆除,严令原材料丝毫不得迁就。这项重建工程一直持续了14年,到慈禧死时才算完成。

重建后的慈禧陵三殿,其规模工艺豪华富丽,用料耗银靡费惊人。不仅超越了清代祖陵,就连明、清两朝二十四帝居住的紫禁城,也没有这般奢华。慈禧陵三殿奢华在一些什么方面呢?

慈禧陵三殿的梁枋架木、门窗隔扇,全部采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构制。黄花梨学名为海南檀,木质坚硬,木料精美。三殿在制作工艺上也别具一格。减去了披麻做底帐的工序,原木外露,呈现出木料本色。在那深褐色的原木上,直接沥粉贴金,至今虽已经过了100多个春秋,依旧十分坚固,毫不剥落。慈禧陵三殿的贴金和玺彩画,与紫禁城内绚丽多彩的龙凤祥云和玺彩画迥然不同:这里的彩画是在原木上巧用赤、黄两种金叶子直接沥粉贴成龙、云、蝠、寿锦纹。三殿内外彩画中,共有2400多条金龙,分为行龙、卧龙、升龙、降龙,皆安排得体,布局有方,千姿百态,光彩夺目。

历代帝后陵的隆恩殿内,只有四根明柱上贴金,做成缠枝莲花或盘龙行云,就连代表皇权威严、帝王登基受拜的紫禁城内的金銮宝殿,也只有六根贴金明柱。可是,在慈禧陵三殿内外,却有64根金柱!这不是一般的贴金,而是用铜做成半立体镂刻的盘龙,铜上镏金,光华四射,闪闪耀目。尤其是在立体的金龙头上安装带有弹簧的龙须,借助空气流通,龙须自行摆动,如群龙低吟,无比美妙。可惜这费尽心机、巧夺天工、举世无双的金龙,如今连一鳞半爪也不存在了。在那残留的殿柱上,还依稀可见金龙盘玉柱的痕迹。

慈禧陵三座殿堂内的墙上镶有大小不等的20块雕花砖壁,共计237平方米。所雕的花纹有“五福捧寿”、“四角盘长”、“万字不到头”等。“五福捧寿”为五只展翅向心飞翔的蝙蝠,围绕着一个几何纹的变形“寿”字,谐音而谓之。“四角盘长”取其盘长绶带,连绵不断之意,寓吉祥如意。“万字不到头”,寓其富贵不到头之意。所有雕砖的外围,均饰以蔓草莲花和珠文;凡突起的花纹,全用赤金叶子贴饰,底部用黄金叶子贴饰,赤黄二金,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光彩夺目。一般帝后生前所居室内以及陵寝殿堂的墙壁,均粉刷墙围,以米黄色为主,用翠绿色镶边,再加以红、白、黑三色线条,显得很庄重,但慈禧陵三殿不愿如此一般,装修得金碧辉煌,仅贴金一项就用了黄金4592两。

慈禧陵隆恩殿的雕刻,现在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最引起人们迷惑的地方,无疑是那块“凤引龙”的陛阶石了,此陛阶石高310厘米,宽160厘米,周边雕刻缠枝莲花,中心为丹凤展翅凌空,穿云俯首向下,纹龙曲身出水,腾空向上。全部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手法,凤、龙均雕刻得十分生动,玲珑剔透,欲飞欲跃。建陵时,初置的陛阶石与慈安陵一样,只是浅浮雕。慈禧嫌它不好,要压过东太后慈安一筹,就下令将这块陛阶石拆掉埋入地下。在隆恩殿周围的汉白玉望柱和栏板上,也布满了“凤引龙”的雕刻图案。69块栏板的里里外外,到处是“凤引龙追”。全部栏板上138组“凤引龙”连接起来,令人产生天在旋,地在转,宇宙在永恒地运动之感,犹如腾云驾雾一般。还有那74根望柱头,打破了历来一龙一凤相间的“龙凤望柱”的格式,安排所有柱头均雕翔凤穿云,而在柱身里外各雕一条升龙出水。像这样明显的凤压在两条龙龙头之上的雕刻实属罕见,现在人们猜测这种雕刻可能是暗示埋在这里的妇人曾控制同治、光绪两代皇帝。

另外慈禧的地宫内,在陵寝地宫的核心,棺床正中央的位置,有一个圆形通地脉的深孔,这便是颇具神秘色彩的“金井”。《汉唐地理书钞》说:古代有金人用木杖撞地而成井,深不可测,故有“金井”之称。金井是清代帝王帝后们生前所格外关注的,每每诚惶诚恐施之以礼。慈禧太后曾亲自到地宫看视金井,并把她手腕上的一件稀世珍宝“十八颗珍珠手串”摘下来,投入金井,作为镇墓之宝。此外,慈禧还屡次派大臣自内廷前往地宫,在金井中安放了数量惊人的金玉宝器。金井成了货真价实的“金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