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重视孝道的民族,佛教也是重视孝道的宗教。《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父母恩重难报经》则以母亲怀胎生产的艰难、危险以及养儿育女的艰辛,而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父母养育之恩如昊天罔极,当我们长大独立后,怎能不思报答,尽反哺之孝呢?因此,我认为如果无法三代同堂,至少让老人家和儿孙毗邻而居。如此,能方便照应,又有各自独立的空间,应该是比较圆满的安排吧!《杂宝藏经·弃老国缘》里记载,弃老国有个规定:“若有老人,必须驱逐。”有位大臣在父亲年老后,不忍遗弃,就建了地窖将父亲藏在里面,依然孝顺奉养。有一天,天神以种种难题试问国王,国王无法回答,便询问朝中所有大臣,也没有人能破解。后来这位大臣以父亲的智慧,为国王解危。国王于是解除禁令,下令全国民众必须奉养年老父母,以尽孝道。可见老人累积一生的经验,往往有可提供参考和实用的智慧。
能善尽孝道,抚养、关心父母,让他们能安享天年,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与责任。另一方面,老人本身也需建立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态度,如对人生的功名、感情、得失种种,要学会放下;保持开朗的心情,广结善缘;饮食清淡,养成运动的习惯等等,如此,晚年才能过得健康又自在。我觉得,老人不是年纪,而是心境;老化不在身体,而在心灵。如果老年人在性格上,能随和、不固执,肯“老做小”,并能适时提供智慧和经验,相信不但不会令人讨厌,自己更能成为快乐而可爱的老人。
前面提到因为生育率偏低,而寿命又普遍延长,形成人口快速老化,引发诸多“老人问题”。同样,因为出生婴儿减少,从二十几年前的“两个孩子恰恰好”,到如今很多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教育不当使他们无法健全成长,不懂得与人相处等等。当然,更有许多问题家庭形成所谓的“问题儿童”。请问大师,现代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星云大师:人口恐慌已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目前美国的生育率为14人,日本的生育率更低。根据2005年《商业周刊》报导,从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1947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454个孩子,到了2003年只剩129个,2004年降至128个,创近60年来新低纪录。现在台湾妇女平均只生118个小孩,已在全世界敬陪末座了。
虽然日本将事业有成却未婚、无子的女强人形容为“败犬”,许多女性依然慨叹“宁为败犬”,也不愿走入婚姻、儿女的牢笼里。中国大陆实施“一胎制”,造成“四二一”家庭(夫妻两人,抚养四个老人、一个孩子)日益增多,对社会生活、家庭伦理都产生不少影响。
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养成、道德观念的建立、身心的成长等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如前面所言,由于时代、环境的变迁,家庭结构产生许多变化,有单亲家庭,有由祖父母抚养孙子的隔代家庭,有父或母再婚,与继父(母)同住的家庭,有迎娶外籍新娘的家庭等。不能否认,这些不同于一般传统观念所认定的家庭,确实比较容易产生“问题儿童”。
但也不是绝对的,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即是出身单亲家庭。中国的孟子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在母亲贤惠的教育下,留下“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美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三岁时就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长大,他在贫困中刻苦自学,而有“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文学成就。
佛教里有不少祖师大德,也是成长于不健全的家庭。如致力整顿僧制,改革佛教的民初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两岁丧父,五岁时母亲改嫁,由外婆抚养长大。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禅师三岁丧父,八岁亡母,童年即体悟人世无常及人情冷暖,因而发心向道。所以,只要自己肯立志向上,发愤图强,依然能从贫瘠恶劣的环境中,创造出美好的前程。
佛光山有一所专门收容孤儿的育幼院;我们很少对外传播或供人参观,我不愿“孤儿”两个字影响院童的幼小心灵。他们都是佛光山的公主、王子,我要给他们一个正常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如一般家庭的儿童一样成长。我也常常告诉他们要奋斗、勤劳,立志做个有用的人,才能让社会接受,将来也才会有前途。很多早期的院童,现在都成为社会的优秀分子呢!
相反的,如“四二一”家庭中,被父母、祖父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独生子,所得到的关心、教育和投资必然最多,但是也造就出不少依赖性强、娇贵、蛮横、不知感恩、不懂礼貌的小孩。
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如有的父母每天忙于工作,让孩子自由发展,由电视节目、大量物质,填充孩子的时间与心灵需求;有的孩子由祖父母照顾,而祖父母大多采取“满足式”教育,对孙子有求必应;有的孩子由菲佣、印佣照顾,生活无虑,但易出现语言发展迟缓、情绪不稳定的缺陷,以及情感寄托上的落差。或者交给托儿所,而托儿机构良莠不齐,又是一个保姆照顾多个小孩,无法关注个别的需要。
不论哪一种家庭背景,都不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绝对因素。小孩子观念错误、行为偏差,往往是由父母造成的。父母的身教很重要。历史上,许多名人之所以能够功成名就,都要归功于良好的家教。例如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砍了樱桃树,坦诚认错,父亲称赞他诚实。佛教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重视,佛陀在《长阿含经》卷十一里,告诉父母教育儿女应该:“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需。”因此,养育子女除了疼爱、抚养,还要教育他们去恶行善,方是为人父母之道。
总之,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必须养成他们正常的生活、处世的诚信、良好的习惯、接受的性格,及培养感恩、忍耐、礼貌、合群、勤劳的美德。尤其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可以经常肆意地讽刺他、讥嘲他、责备他、歧视他,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信仰及人生观、价值观。
“赡老抚幼”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美德,大师在此为我们做了精辟的分析,也提供很好的处理方式。接下来的问题在西方国家比较少发生,对东方人而言,却是家庭重大的问题。中国人常说“一个厨房容不下两个女人”,婆媳之间的纠葛,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大师对这方面的看法如何?婆媳之间有何相处之道?
星云大师:自古以来,婆媳相处一直是社会、家庭的重要问题。有的婆媳亲如母女,相处得水乳交融;有的婆媳则势如水火,彼此互不相容。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对中国人而言,结婚不只是男女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姻。因此,以前的男人娶妻会说娶“一房媳妇”,于是娶过来的媳妇除了负责家务,相夫教子,更须服侍公婆。唐朝诗人王建的《新嫁娘》绝句:“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即传神道尽新妇小心翼翼侍候公婆的心情。不过,造成媳妇困扰、痛苦的,很少是来自异性的公公、伯叔,大多来自同性妯娌、小姑的排挤,及婆婆的挑剔、虐待,而等到“多年媳妇熬成婆”之后,自己又成为挑剔虐待别人女儿的婆婆了;一代一代如此轮回。这种女性姻亲的相斥情结极为复杂。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即是描述婆媳问题的典型例子。东汉末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娶刘兰芝为妻,夫妻感情深笃,但焦母不喜欢这个媳妇,百般刁难,虽然刘兰芝美丽聪慧,善良勤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且遵循礼教,“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最后还是被遣返娘家,造成了夫妻双双殉情的悲剧。还有,南宋诗人陆游和唐婉的甜蜜婚姻,也是被母亲强行拆散。他著名的《钗头凤》一词中,有着对此婚姻下场的悲伤、幽怨、无奈和不满。
从古至今,因婆媳不合而造成的家庭悲剧时有所闻。佛陀时代,有位大护法须达长者,他有七个儿子,前六个儿媳都很贤淑孝顺,唯有最小的媳妇玉耶虽然天姿国色,却骄奢傲慢,嫁进门之后,对丈夫、公婆皆蛮横无礼、不孝敬,给家庭带来许多纷争。须达长者苦恼不已,只好请佛陀教化这位顽劣的媳妇。佛陀于是告诉玉耶,如何才是真正的美女,以及为人妻、为人媳应有之道。关于孝顺侍奉公婆方面,佛陀说为人媳妇要做到五点:“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进姑嫜夫主;二者,看视家物,莫令漏失;三者,慎其口语,忍辱少嗔;四者,矜庄诫慎,恒恐不及;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亲族欢喜,为人所誉。”听了佛陀的教诲,玉耶惭愧忏悔,从此成为贤慧的妻子、媳妇,整个家庭恢复过去的和乐美满(《玉耶女经》)。
我觉得婆媳的关系,要如赵丽云博士所说的“跳探戈”:你进我退,我进你退。如果两个人的脚步同时前进,就会踩到对方;如果两个人同时后退,这一支舞也跳不下去。所以婆媳之间要懂得互相礼让与赞美,才能和谐相处。
对于婆媳之间的关系,据我了解有四种层次:
第一等婆媳,如母女亲密。认为别人家的女儿成为自己的媳妇,便是一家人,而视为亲生女儿一般,以体谅的心、关怀的情,来对待她;做媳妇的,也视婆婆为母亲一般侍奉、体贴、关心,偶尔对婆婆撒娇,时时找婆婆聊天,谈谈工作,谈谈心事。像这样如母女般亲密的婆媳关系,是第一等的。
第二等婆媳,如朋友尊重。婆媳之间如朋友般,以同理心设身处地了解对方的辛劳,互相尊重包容,并给予彼此生活的空间,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能适时做好沟通。如朋友般的婆媳,仍然能和谐相处。
第三等婆媳,如宾主客气。婆媳好比主人与客人,彼此客气,有礼貌,既不斗气,也不会互相看不顺眼。只要有事出远门,能告知去处;从外地回家,能带个小礼物,也还可以和平相处。
第四等婆媳,如冤家相聚。这种婆媳关系是最差劲的,有的婆婆把媳妇当成冤家对头,认为是来抢儿子、抢家产、抢当家的;做媳妇的则不勤快,只会发号施令,整天跟婆婆计较、斗嘴,或是经常在先生面前,数落婆婆的不好,让身为丈夫、儿子的,夹在婆媳之间难以做人。曾国藩说:“骄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属于冤家对头的婆媳,要引以为戒。
家庭是生命的延续,也是道德的传承,如果婆媳之间不能好好相处,如何发挥家庭的功用?婆媳之间,应该凡事往好处想,相互信赖,彼此尊重,共同来营建幸福美满的家庭。
夫妻是构成家庭的基本成员,中国过去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现代工商社会,高喊两性平等,许多妇女纷纷走入职场。夫妻有时为了工作更得分居两地,日久对双方感情的维系是一大考验。请问大师,两性真能平等吗?面对家庭与事业两难的情况,夫妻应该如何配合,才能维系幸福的婚姻?
星云大师:“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并不只限于过去的中国社会。据我所知,在美国,女性就业的普遍化,也是这二十年来的事。事实上,人类最早的社会是属于“母权制社会”。《吕氏春秋》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描述的即是典型的社会现象,那时候,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上都居于领导地位。从早期的姓氏,也可看出母系社会遗留的痕迹,如炎帝姓“姜”,夏是“姒”姓,周是“姬”姓,秦是“嬴”,都有女字旁。而且依《说文解字》的诠释,我们姓名的“姓”字本身,也是由女、生组合,表示“人所生也”。
如此的“母权制社会”维持一两万年,约五千年前才进入父权的社会,并形成“女嫁男,从夫居”的婚姻家庭。后来更从儒家思想发展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以此建立封建阶级、礼仪制度。东汉班固言“夫妇”是:“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白虎通义·三纲六纪》)即明确指出“夫”是可扶持、倚仗的人,“妇”则是应屈服顺从的人。也把“妻”解释为“齐”,意思是“贞齐与夫”,须终身不改。从这类的以音释义,也可看出夫妻之间不平等的地位,以及男尊女卑的现象。
值得探讨的是,男性抑制女性,是一种专制、独尊、统治的霸权心态,传统女性也大都心甘情愿处于隶属地位,其言行举止往往和社会所认同的角色一致。从汉代班超著的《女诫》、唐太宗长孙皇后著的《女则》、陈邈妻郑氏著的《女孝经》等,都可看出女性本身对女性角色的规范。尤其《女诫》中提出的“四德”和“夫者,天也”的说法,更充分表现出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不仅是中国,美国上世纪60年代时,有些州的法律也规定,已婚妇女若无丈夫的书面许可,是不能签订契约和获得贷款的,而且在结婚仪式中,也要求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如今,父系家庭的体制犹在,孟子所言“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的观念,仍是大部分男性的基本观念。不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论点早已不盛行了!随着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程度提高,“贤妻良母”已不是女性一生唯一的事业。加上工商社会里,工作性质、形态都异于往日,许多工作已不是只有男性才能承担的。而且,女性有着细心耐烦、温和谦逊的特质,行事比较圆融,容易化干戈为祥和。
女性不论是为了经济需要、社交往来,还是为了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走入社会职场,一旦回到家,往往还要负担起大部分的家务。这种蜡烛两头烧的辛苦,是可以想见的。长久以来,“女治内”“君子远庖厨”的习惯与观念,要改变可能得花一点时间。幸好现在有的丈夫很体贴,回到家也会帮忙做家事、照顾孩子,这是很好的现象。我认为夫妻可以真心沟通、协调,在家务、孩子照顾上,分工合作,达成共识。如你煮饭、我洗碗;你洗衣服、我拖地;你接送孩子,我帮孩子洗澡……到底家是夫妻两人共有的,有参与,就有责任;有参与,就有感情,自然就能拥有健康快乐的家庭。
男女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比如:女性体力比较不够,男性就多做一点费体力的事;男人的想法粗枝大叶,女人比较细心,在细腻的地方,女人就多用一点心。天地之间乾坤阴阳和合,万物就生长;不和合就会有缺陷。因此,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男女相互赞美、认同,相互尊重、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夫妻因为工作分居两地,如果是短期的,还无妨,如果是长时期,就不太妥当。既然结婚了,彼此应该履行夫妻的义务、尽家庭的责任。而且日子久了,对彼此的感情也是一大考验。
延续前面的问题,现代女性普遍加入职场,拥有自己的经济来源。而随着女权、人权、自主权的抬头,夫妻的财产也由过去的“共有制”,到了今天的“分开管理制”。请问大师,对于夫妻的财产管理,您认为共有好?还是分开管理好?
星云大师:记得2002年6月,“立法院”通过“夫妻财产制”的修法时,当初研拟、提案的妇女团体及许多妇女都非常兴奋!她们经过十一年的奋战,终于废除了以家父长制为基础的“联合财产制”,而有了强调夫妻人格独立,义务同担、权利共有的夫妻财产“所得分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