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17499900000013

第13章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1)

家庭,是抚育我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建立的启蒙学校。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延续着一个个生命,它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随着时代的演进,环境的变迁,家庭形态也一再跟着重组。权力中心方面,五千多年以前,原始部落以女性为主轴,是为“母权社会”;后来,封建体制和儒家思想兴起,形成“父权社会”;现在则进展到“两性平等”的社会。组织结构方面,从早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由一对夫妻与其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近几年来,更有“同居不婚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等,看来随着e时代的快速、缤纷与流转、消逝,婚姻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也跟着颠覆和改变了。

由于整个大环境政治、经济的不安定,使得人心浮动,失业率节节升高。以台湾为例,2004年,平均失业人数达455万人,高学历却找不到工作,或被裁员者比比皆是。失去了经济能力,郁闷、悲愤的情绪,直接冲向家庭,是造成夫妻离婚的主因之一。离婚率不停攀升。美国是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而根据台湾“主计处”的统计,台湾的离婚率也已居亚洲之冠,目前是每32对结婚,就有1对离婚,台北市更是每21对结婚,就有1对离婚。

破碎的家庭,带着家庭暴力的阴影,制造许多问题儿童、问题少年;对婚姻的恐惧、对前途的不确定,使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倾向晚婚、不婚及不生育;于是人口失衡,提早进入“高龄社会”,引发众多老人问题。如同环状的“骨牌效应”,社会影响家庭,家庭再制造一堆问题丢回社会。一个恶质的社会生态,就如此地纠结和运转!

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家族及邻居的凝聚力强,有着守望相助的情义。即使家庭不健全的孩子,也会在家族的伯伯、叔叔或周围亲朋好友共同关照下,平安健康地成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也反思到传统族群的功能和力量,她曾引用非洲古老谚语——“抚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部落的协助”,来呼吁大家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充满爱心与关怀的部落。

没有一个家庭不受社会的影响,现在社会环境恶劣,人心疏离,为了下一代,我们该如何营建一个优质的生长环境?

佛教是重视家庭的,在《长阿含经》《心地观经》《大般泥洹经》《大宝积经》《优婆塞戒经》等诸经典中,均有佛陀对家庭伦理的教诲。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也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来建设美满的家庭。2005年3月5日,星云大师在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时,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如夫妻相处、婆媳之间、孩子教育、家庭暴力、老人安养、离婚再婚、家有残障儿等问题,阐明他的看法及解决之道。如何建设幸福和乐的家庭?请看下面星云大师精辟而实用的论说。

家,有很多种意义,有人认为家是天堂、是安乐窝;有人认为家是地狱、是冰窖。请问大师,人都要有“家”吗?“家”有什么功能?“家”的定义又是什么?

星云大师:这个问题,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家”所具有的酸甜苦辣、冷暖百味!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哪个种族,家都是家人的共同目标;不管怎么忙碌,到了晚上总要回家。不过,往往在他乡的游子一直思念家、想要回家,但是在家里的兄弟却吵着要分家。有的恩爱夫妻共同营筑可爱的家庭,但有的夫妻则吵着要离婚,要各自分家。

《法华经》形容“三界如火宅”。《涅槃经》言:“居家迫迮,犹如牢狱。”即使有的家庭幸福快乐,但是“家”如“枷”,我们不也如囚犯般被牢牢束缚起来了吗?我们每个人都来自“家庭”。“家”字,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即已出现。《周礼》一书言:“有夫有妇,然后为家。”《礼记》载:“昏(婚)礼,万世之始也。”从这些记载可以明白,男女结合并建立婚姻关系,是家庭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

不过,最早的远古社会,人们过着杂婚、群婚的生活,根本不知何谓婚姻、何谓家庭。婚姻、家庭,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形式。而随着历史演变,婚姻关系也从“多数配偶制”“一夫多妻制”,到现在尊重人权与平等所建立的“一夫一妻制”。现代家庭的定义应该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而共同生活的社会组合单位。”

说到家庭的功能,《礼记》里认为婚姻的作用,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所以,传统的婚姻为的是传宗接代,家庭则是养儿育女的场所。不过,现代人际关系密切、紧绷,人我竞争激烈、复杂,不敢说是绝后,也是空前了!如此,家庭在生育、养护、教育、安全保障等功能之外,我们更得思考,如何培养子女良好的人格道德、传授文化知识、灌输正确价值观念,及加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家庭的分子,每个人各有不同的性格,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即使是双胞胎,面孔相同,心也不同。从有形上而言,家不只是让我们居住,延续我们的生命,维持我们的健康,最重要的是家庭中每一分子,应该共同护持家庭的需要,共同为家庭制造欢乐。如买一盆花、挂一幅画,营造居家品质;有幽默感,带给家庭欢乐的气氛。就无形上来说,家是由相互关爱、相互依赖所凝聚的。若要家庭幸福美满,成员相亲相爱,彼此之间,要有互相体贴、扶持,互相尊重、包容等良好的互动关系。

曾经看过报道,近几年有自称国际公民、商业旅人的现代吉普赛人,他们打着“家即是心之所在”的口号,在不同国度、不同城市之间穿梭,或许是伦敦、纽约,或许是东京、悉尼,人一到,行李一放,心放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我觉得他们跟出家人倒有点相像。如顺治皇帝《赞僧诗》言:“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也似布袋和尚说的:“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僧人出家无家,但处处都是家;虽然割爱辞亲,但视一切众生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因此,不管有形上,是固定的家或移动的家;结构上,是大家庭、小家庭或双亲家庭、单亲家庭,我们的“心”可以决定“家”的意义。我们心里认为家是快乐的天堂,是人生的安乐窝,是安全的避风港,家就是很温馨且美丽的地方。反之,心里认为家是束缚的牢狱,是寒冷的冰窖,那么,家就是一处痛苦且不自由的地方。

大师谈到随着时代变迁,家庭组织结构也有所不同。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由于文化差异,西方国家认为养儿是义务,儿女一旦可以独立,便搬离父母各自生活。反观中国人向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尤其过去农业社会,三代同堂、五代共住的大家庭比比皆是。请问大师,您认为理想的家庭,是父母与儿女共住好?还是分开各组小家庭好?

星云大师:有人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的战场、老人的坟场。”中国的孔子对社会的期许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由此可看出东西方对家庭界定与观念的不同。怎样才是理想的家庭?大家庭好还是小家庭好?我想应是各有优缺点吧!家庭的结构和社会背景、时代变迁有密切关系,而这一切又根源于民族性与文化性。西方是注重矛盾与独立的个体文化,中国则注重和谐与统一的整体文化。所以,西方人的性格多为个人取向、自我取向;中国人的性格多为团体取向、他人取向。如此的社会性,从家庭观念可见一斑。

中国人一切以家为本位、为出发点。例如在称谓上,常将家里的人、事、物冠上“家”字,如自称家里的人为家父、家母、家兄、家弟、家姐、家嫂、家仆、家小等;对家中之物,称为家业、家产、家具、家珍、家舍、家禽、家鸽、家狗等;对家中的事,称为家福、家祸、家喜、家丧、家信等。这些人、事、物,原本都独立存在,冠上了“家”字,显示中国人把家里的一切,看成家庭整体的一部分。

家庭涵盖个人,个人属于家庭,家庭或家族的安危、成败、荣辱,也和个人息息相关,因此有所谓的“家声远播”“家丑不可外扬”“家和万事兴”的观念。甚至过去法律上,也有“一人当灾,全家遭殃”“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现象;在道义上,则存有“一人显赫,全族荣耀”“一人有福,连及满屋”的心态。在佛教里,出家修道的沙门虽然削发离家,不营世间功名利禄之事,但其成道度众的功德,亦被认为能庇佑亲人。《弘明集》卷十二即写道:“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古德也有“一子出家,九族升天”“亲族之荫胜余荫”的说法。这种个人与亲属、家族的纽带关系,曾有人譬喻,中国人升迁后,前后左右尽是自家亲属,好比火车头后面拖着一大串车厢;西方人升迁,则前后左右无一私人,如同飞机起飞,是单独个体,周围没任何物体跟随。此喻含嘲讽之味,但也贴切说明中国人的家族文化。

所谓“家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也说:“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此要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国人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国家的“天下一家”之观念。

中国人重视家庭,传统观念里,往往推崇多子多孙的大家庭,将之称为“义门”,而认为分家是可耻的行为。历代法律也明令规定禁民分居。《唐律·户婚》记载:“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律》《大清律》里也有同样的规定。凡此,法律制度、舆论、习俗、伦理道德,和重视血缘关系、和谐、统一之性格,以及农业社会对劳动人口的需求、地理环境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大家庭形成的因素。

不过,从农业社会走向工商社会之后,现代化的生活和自由流动的工作形态,形成只有父母及其子女的核心小家庭,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主流。但是,近年来似乎又有潮流逆转的趋势。因为生活消费高,房价飙涨,许多年轻人结婚后,无力自行购屋,便继续赖在父母家。小孩出生后,夫妻俩还可以照常上班,将孩子留给父母亲照顾。如此可省下购屋费、孩子保姆费、外出用餐费……站在老一辈的立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帮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孙儿,一则排遣退休后的空虚寂寞时间,再则含饴弄孙,延续天伦之乐,也是美事一桩!

这种缘于现实客观因素,而形成的三代同堂家庭已日渐增多。据“BBC中文网”的报道,截至2004年底,在英国,亲、子、孙共住的家庭,已有七万多个,他们还预测20年内,三代同堂的家庭将增加三倍之多。核心小家庭有自由、甜蜜的气氛,也有夫妻并肩携手建立家庭及抚育孩子的奋斗历程;个中酸甜苦辣,我想是每个当事人点滴在心头的。至于大家庭,无论是三代同堂,或兄弟不分家的大家庭,其中家族的凝聚力,以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情义,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一般而言,传统大家庭里重视三纲五常、长幼秩序,婚姻也比较稳定。当然,大家庭里人口多,人际关系也较为复杂。

有人将中国传统家庭形容为“社会小乾坤”,它具体而微地呈现社会一切现象。因此,大家庭的成员走入社会后,容易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忍让”是人际和谐必要条件之一。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他还认为这种忍让德行,是得自于最好的学校——大家庭训练出来的。

总之,大家庭、小家庭各有优缺点,也各引发出一些问题。如大家庭的“兄弟阋墙”“婆媳不合”;而小家庭一个个独立,造成独居老人增多,“钥匙儿童”四处溜达,也是不可忽视的。

延续前面的问题,传统上讲父母年老,子女必须照顾他们,让他们好好地颐养天年。但现在社会环境变迁,很多人不但不跟父母同住,甚至连最起码的照顾都没有,使得许多“独居老人”的生活起居,只能由政府、慈善团体来负责。请问大师,您对独居老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星云大师:我快八十岁(2005年)了,应该就是独居老人了!但是我却不是独居老人,因为我们是一个僧团。我这一生,几乎身边总有很多人群围绕,从来没有孤独的感觉。我曾因动心脏手术,住进台北荣民总医院,那时看到儿童的病房,有许多父母来来去去;相反的,老人病房则很少有儿女来走动。现在的社会是慈爱的父母多,孝顺的儿女少了!甚至还有儿女探望父母时,不是带鲜花、奶粉,而是带录音机,把它摆到父亲口边:“爸爸!你讲,财产要交给谁?”所以过去“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观念,已不适用于现代了。

现在养儿不会防老了!当儿女长大,翅膀长成,就会飞走,自组小家庭,留下父母两人或单独一人守着空洞的屋子。如果老人生活能自理,经济上不匮乏,会自我排遣日子倒也无妨,怕的是贫病交加、无人看顾的老来苍凉,才是人间悲惨之事!

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定义,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全体人口的7%,称之为“高龄化社会”;当比例超过14%,则称之为“高龄社会”。在1993年,台湾已正式宣告进入“高龄化社会”。2004年之后,65岁以上人口数量和比例更不断攀升,快速走向“高龄社会”了。

人口老化是全世界的共同趋势,据联合国资料统计,目前已进入高龄化的国家有意大利、德国、日本和西班牙。估计至2050年,老年人口比率超过20%的国家,除了前述四个国家之外,还将增加美国、中国、泰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

“高龄社会”的形成,除了医疗保健进步、人类寿命延长,更大的原因是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以台湾为例,经建会在2004年研究发现,适龄妇女不生育率高达20%。根据统计,由于出生人口减少,现在是每100个工作人口扶养13个老人,但是50年后,将激增5倍,每100人扶养的老人增加为64人,平均每15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由此可看出台湾人口老化的速度之快。老人问题,已不只是老人本身及家庭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许多先进国家能“未雨绸缪”,做好全民福利措施。如美国人民平时缴税给政府,年老之后,就由政府来抚养。在这方面也可看出东西方对家庭、亲情的不同观念与态度。东方人期待儿女的孝顺、照顾,西方人觉得养儿是义务,弃养老人被视为理所当然;东方人将儿女视为父母的附属品,西方人视儿女为独立的个体,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东方人用道德、舆论维护家庭和谐;西方人用法律维系彼此关系。

一个富强的国家对于老中青妇幼的每一世代,都应周全关照。对于老人,除了经济、生活上的帮助照顾,规划完整的老人安养措施之外,老年人由于空巢或单身,或健康状况不良,常会引发孤僻、忧郁、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所以也可以在小区组织“松柏联谊会”“老人旅游社”“老人公园”“老人俱乐部”等。像佛光山各道场也有专为老人开办的“松鹤学苑”,这些都能让老人因参与活动,不断学习,而重拾生命的活力。近年来,台湾一些企业集团看好银发市场,竞相投入“老人养生村”的兴建,但是,市场反应不如预期那么好。如台塑集团兴建的“长庚养生文化村”,在2005年年初竣工,推出后“叫好不叫座”,入住率不到两成。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恍然发现,原来中国人还是习惯住在家里,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