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麦特打电话给我,说他最深切的祈愿就是,永远不要忘记“每个人都只是想要有人爱而已”。著名的心理医生与作家瑞秋奈欧蜜雷门说:“一刹那无条件的爱,能瓦解并摧毁一辈子缺乏的自我价值感。”麦特已见证了爱的治愈力。他泪如雨下,说道:“现在终于知道我此生的使命是什么了,我要让每个人知道,他们多么值得被爱。”麦特找到了内在爱的良善,这爱即是祈愿他人喜悦快乐。
一行禅师写道:“当你说着比如我爱你这样的话时,要用整个生命来说,而不只是嘴上说说或心里想想而已,它能够超越整个世界。”由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当我们唤醒并展露内在之爱时,爱就会改变身边的世界。我们接触的人会敞开心房,之后他们也会触及他人的心。爱是所有众生的本性,无论是静默地献上我们的爱,或大声说出来,我们都是在帮助芸芸众生,使他们的爱灿烂绽放。
培养宽恕的心
软化、敞开心胸是不能勉强的,以下禅修可以培养我们宽恕的心。这些修持基本上以传统佛法修持为基础。一开始先向他人请求宽恕,再宽恕自己,最后,宽恕那些伤害我们的人。
请求宽恕
用舒服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让自己安静地专注于当下。花几分钟时间觉照自己的呼吸,吸气时放松,呼气时放松。
现在请回想曾经伤害别人的场景。也许你曾故意用不堪入耳的话辱骂某人,在盛怒下挂断别人的电话,因无心之失造成爱人的痛苦而结束恋情,因为太忙碌而忽略孩子正需要悉心照顾。也许你感觉自己多年来一再让某人痛苦,由于脾气暴躁或无心照顾而不断侵犯、伤害某人?花点时间想想这些情形,体会对方受伤害、失望或被背叛的感受。
然后,想象你拥抱这个人,请求他的宽恕。心里念着他的名字,说:“我了解你受的伤害,我请求你的宽恕,请你原谅我。”诚挚地重复几次请求宽恕,然后静默一小段时间。
宽恕自己
现在想着某个令你觉得罪不可赦的状况。也许你无法原谅自己是个苛刻挑剔、掌控欲很强的人,或者无法原谅自己曾如何伤害别人;也许你恨自己的懦弱,恨自己无能承担风险施展抱负;也许你无法原谅自己因烟瘾酒瘾而毁了生活;你可能对自己的鬼迷心窍或嫉妒感到恶心。思考令你感到罪不可赦的行为、情绪或思考方式,为什么你觉得很糟糕?你如何看待自己?你为什么会因此而不快乐?允许自己感受这些痛苦。
接着,更深切地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你无法接纳的状况。假使你对食物、尼古丁或酒精有瘾头,想一想你到底要满足什么?或者说,你到底想安抚什么恐惧?你批判他人,是不是因为自己心里很恐惧?伤害另一个人,是不是源于自己的伤痛和不安全感?是不是因为你需要感受权力或安全感?随着愈来愈明了潜藏的缺憾和恐惧,允许自己直接体验它们在体内、在心中生起的感觉。
请把诚挚的宽恕献给你正在抗拒的一切感受、念头或行为,你可以在心中默念:“我已经看到自己如何造成痛苦,现在我原谅自己。”或对自己简单地说:“宽恕,宽恕。”以宽恕的心迎接心中生起的一切感受(无论是恐惧还是批判,羞辱还是悲痛),在无垠的宽恕之心中解开伤痛的纠结。
在练习当中,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好像正在经历这些痛苦的过程,以致实在没有能力宽恕自己;也许你相信自己不值得被原谅,也怕自我原谅之后又会重蹈覆辙;也许你害怕敞开心扉之后,就不得不面对真正的自己,而这正是你无法忍受的真相。当这些疑虑和恐惧生起,就以悲心承认、接纳它们,然后对自己说:“我想要在有能力的时候,宽恕自己。”当你愿意宽恕,你的心胸就会逐渐敞开。
宽恕他人
每个人都曾伤害他人,也都曾受过伤害,现在请想象你曾被无情辜负、拒绝、虐待或背叛的经历。不要批判自己,注意你是否还在嗔恨或责备那个伤害你的人,你是否已经把他拒于心门之外?
回忆一下让你感到特别受伤的情形,例如:父母亲脸上愤怒的表情、某个朋友说了刺耳苛刻的话、信任的人竟然欺骗自己、伴侣气冲冲地摔门离家的一刻。觉察当下生起的感受(无论是悲痛还是羞辱、嗔恨还是恐惧),以接纳、仁慈的态度,体验这些感受,让它们在体内、在心中尽情展现。
现在,仔细观照伤害你的人,感受一下他的恐惧、伤痛或贪婪,可能正是这些感受导致他伤害了你。你须观想:他只是个不完美的人,既脆弱又真实。感受此人的存在,默念他的名字,并献上宽恕之语:“我感受这已造成的痛苦,我要尽力宽恕你。”倘若现在无法宽恕此人,就说:“我感受这已造成的痛苦,我想要宽恕你。”持续感受自己的脆弱,重复宽恕的言语或意愿,直到想暂停为止。
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性练习宽恕。发现自己在严厉批判自我或他人时,你可以缓一缓,提醒自己察觉这些苛责的念头和感受。花一点时间,感受那驱使你做出批判的缺憾与恐惧,然后将各种你觉得最自然的宽恕意愿,扩展到自己和他人的内在生命中。要有耐心,只要常加练习,你想要全然去爱的意愿就会绽放成为一颗宽恕的心。
唤醒慈心
透过慈心的禅修,我们能敞开心胸去接纳自己、他人和遍一切处的众生。
以舒适的姿势坐下来,放轻松。检视自己的身体,尽可能释放压力。肩膀、双手和腹部尽量放松。花点时间感受“微笑”的影像和感觉(参考的“以微笑拥抱生命”),让自己与仁慈自在的心灵联结。
现在,回忆并接受自己的本善,你可以想想自己仁慈或慷慨的时候,回忆自己想要快乐不要受苦的原始欲望,尊重自己的本质觉性、诚实与爱。若此刻很难承认自己的良善,那么就通过爱你之人的眼睛来看自己,那人爱你的哪一点?也可以想想你看作挚爱化身的对象——佛陀、观音、圣母、耶稣、湿婆等,透过这些对象的智慧与有爱之眼来看自己。
接着,心中默念关怀的祈愿,将慈心献给自己。每重复一次祈愿,就咀嚼这些话语的意义,让它们从内心深处真挚地生起。你可以选几句自觉有意义的话,比如:
愿我充满了慈心,愿我被慈心所拥抱。愿我如实接纳自己。
愿我快乐。愿我能触及那伟大自然的寂静。愿我明了活在世上的自然喜乐。愿我的心灵觉醒,愿我自在解脱。
也许刚开始说这些慈心的祈愿时觉得很烦躁;特别是你对自己正感到消沉失望时,这些话听起来会很刺耳很造作。那么,请将这种反应加入禅修之中:“祈愿我的这种反应也被拥抱在慈心之中。”然后重新说出你所选择的关怀话语,保持察觉心,接纳任何生起的念头或感受。
无论在此禅修的哪一阶段,发现自己机械式地重复这些话时,别担心;因为在宽恕的练习中,你的心本来就有偶而封闭的可能,最重要的是你要坚守唤醒慈心的意愿。
现在,你可以打开慈心的圆周,想着挚爱的人。观想此人的本善,感受你到底喜爱他的什么特质,也许是他关爱他人的能力,也许是他的诚实或幽默;你可能也会想起,此人也想要快乐,不想受苦。你要明了,他的本质是良善、觉醒、充满爱的。在心中如实感受你对这个人的欣赏与感激之情,献上你的祈愿。你可以利用下面这几句话,或者说自己想说的。心中默念着慈心的话语,想象这个人体验你的祝福回报的情境——自我接纳、祥和平静、喜乐和自在解脱。
愿你也充满慈心,愿你被慈心所拥抱。
愿你现在就感受我的爱。愿你如实接纳自己。愿你快乐。愿你明了伟大自然的寂静。
愿你明了活在世上的自然喜乐。愿你的心灵觉醒,愿你自在解脱。
为挚爱的人祈愿几分钟之后,扩大关怀与觉性的圆周,开始想着一个“中性”的人,某个你经常见到、但是跟他不熟、对他没什么强烈负面或正面感受的人,明了他也想要快乐,不想受苦,以此来观想他的良善。
感受此人鲜活的生命,以及他对生命的关怀。利用以上建议的词句,或你自己喜欢的,把慈爱献给他。
接下来,想着一个与你关系恶劣的人——某个会引起你嗔恨、恐惧或伤痛的人。想起这个人时,你可能百感交集,首先花点时间对这些感受发出善意的关注,用慈心怀抱自己的感受;然后,将觉照转移到这人身上,试着寻找此人良善的一面。如果在他身上很难发现仁慈或诚实,那就简单观想他也多么想要快乐,不想受苦。体会此人的根本觉性,并记住,他也如你一般珍视自己的生命。将他怀抱在温柔的观照之中,献上你心中最自然的慈爱话语。
然后,想象把刚才祈祷的对象都聚在一起——自己、挚爱的人、中性的人、关系恶劣的人,同时对他们献上慈爱的祈愿。感受你们共同的人性、脆弱以及本善。祈祷的时候,把自己和这些人都怀抱在你心中。
现在,让你的觉性向四面八方敞开,前方、左方、右方、后方、下方和上方,在这广阔的虚空中,感受你的爱正怀抱着众生——在野外飞翔、游泳、奔跑的野生动物,家中畜养的猫狗宠物,濒临绝种的生命,花草树木,世界各地的孩童,穷困潦倒的人以及富商巨贾,生活在兵荒马乱中的人以及安居乐业的人,濒临死亡的人以及初生的婴儿等等。想象自己能够怀抱地球,而宽广无垠的心容纳了所有生命,清楚认知众生的喜乐和悲伤,再一次献上你的祈愿:
愿众生充满慈心。愿众生明了伟大自然的寂静。愿地球上充满和平,到处和平。愿众生觉醒,祈愿他们自在解脱。
重复念诵这些祈愿,然后安住于觉性的开阔与静默之中,让慈心触动你心中生起的一切。
你也可以将慈心修持融入日常生活,无论是跟挚爱者或某个让你恼怒或感到不安全的人相处时,都请你平静下来,觉察自己的心,并默念:“愿你快乐。”你还可以试试看,连续一周的早晨,刻意想想跟你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人的良善,然后,在日间每当你一想到,就默默地对他们献上慈心的祈愿。你可以选定一个经常见到、对他没什么特别感觉的人,连续一周每次见到他,就默默地祝他万事如意。或者,选一个跟你关系恶劣的人,每天把慈爱献给他。在练习的时候,注意自己对选定的人有什么感觉变化,他们的行为举止对你而言是否有所不同?
依照以上介绍的禅修方式,其祈愿词和禅修难免有些机械化,下面提供的方法,可以让你保持禅修体验的新鲜感:
⒈选择与当下共鸣的词语。
⒉轻声说出你的祈愿。
⒊把祈愿对象的名字说出来。
⒋想象自己把祈愿对象怀抱在心中,或想象自己慈爱地摸摸他们的脸颊。
⒌想象他们因为你的祈愿而感受了爱、疗愈和净化。
最后强调一点:即使只是浮光掠影般的慈爱,也能让你重新联结纯净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