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17508900000107

第107章 “青川行”系列报道体会

2009年12月10日至16日,枟湖州日报枠在一版显要位置推出了一组五篇共万余字的“青川行”系列报道。这组报道在当地引起了较大反响,有读者认为这是“难得一见”的佳作,远在青川援建现场的援建干部通过电子版看了报道后,纷纷打来电话表示肯定。读者说,“看了报道,明白了为什么要援建青川,很受启发。”

“青川行”系列报道以湖州市援建青川县马鹿、七佛、楼子三乡为窗口,报道了对口援建工作如何产生“东西部地区一次全方位交融”的效应。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央作出的对口支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决策,必将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大实践。

一次感性与理性交织的异地采访

2009年11月下旬,湖州市对口援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已完成占总投资97畅8%的援建项目,有望提前实现浙江省要求“三年任务二年完成”的目标。在获悉这一信息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率市新闻采访团赶赴青川,本报总编辑和晚报一位青年记者及笔者三人同行。

在五天的行程中,采访团一行先后来到广元市和青川县乔庄镇、马鹿乡、七佛乡、楼子乡,目睹了各项援建工作的最新进展与援建人员的工作作风,又来到大山深处,上山过江,走村串户,领教了有路难行的蜀道,又实地目睹了青川人民克服困难、重建家园的动人场面,亲身感受了他们“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抗震救灾精神。

采访期间,我们与援建干部同吃同住,与十多名市县援建干部“亲密接触”,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经历与见识,条件的艰苦、理念的碰撞、合作的进程等等,记录了当事人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的桩桩故事。我们又采访了二十多名青川的基层干部、创业大户与普通百姓,体会到了他们的感受与期盼。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偶遇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青川县七佛乡党委书记舒云。舒云原任石坝乡党委书记,在大地震中失去了父母,姐姐又受重伤,6封家书没能催回他,他忙于指挥抢救受灾群众,实在顾不上回家看一眼。这一次,我们询问他来到七佛乡后最担心、最操心的事,这位抗震救灾英模在算了一笔账后告诉我们,乡里研究制定了一个“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计划”,重点是要“给每户培养一个明白人、给每家创造一个经济源”。

“青川依旧在,今朝更秀美。”这次“青川行”给了笔者很深的感触,可谓百感交集。采访札记中有几段话多少反映了自己的一点收获:

在青川,望着到处是为重建忙碌着的人群,又总是不自觉地寻觅着那场大地震留下的痕迹,心中充满了敬畏。

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包括它威力无比的破坏力,令人不得不敬畏。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和草木一样都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

但是,人类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尤其是在任何困难的压迫下顽强地站立起来的那股精神力量,又令人不能不敬畏。

一组探访科学发展之路的系列报道

发现、挖掘新闻价值,特别是以隐性形态存在的新闻价值,是记者的活,也是一名记者的基本功。

大地震过去了一年半,我们事实上是跟着无数同行的身后来到这片土地,又缺乏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时间点,再感人的援救场面、再动人的人间悲欢都早已是旧闻,而眼下援建的种种进度也鲜有新闻性。在青川采访过程中,担负报道任务的笔者时不时处在一种焦虑之中。感谢舒云,正是对他的一次不是计划中的采访,触发笔者完成了一次思维上的跳跃。

“探索一条适合当地的科学发展之路。”这不仅是舒云他们操心的事,同样也是援建干部们操心的事。这是我们在青川采访活动中最大的发现,也成为我们事后组织系列报道的出发点。

2008年入川以后,湖州援建指挥部在加快援建项目建设进度,在尽力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从后方请来科技人员,经过大量细致的调研工作,摸清当地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当地实际和湖州优势,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规划,手把手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如湖州市在马鹿乡引进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了该乡传统农业的转型;长兴县利用“紫笋贡茶”的种植技术与经营方式对七佛乡“七佛贡茶”传统产业的改造;德清县在楼子乡“无中生有”搭建袋料香菇栽种基地,效果十分显著。温家宝总理在青川考察时曾专程来到马鹿大棚蔬菜基地,鼓励四川省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

我们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由于观念上的冲撞,加上政策、人文环境的差异,无论是村庄环境的整治,还是现代农业种养技术与经营方式的推广,试点工作一度比较困难。援建干部一方面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方面“干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当地干部群众正是在实效面前产生了强烈反应,认为“浙江的援建,不仅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跨越了50年,也让我们的发展理念跨越了50年”。

经过一番思考,发现自己接下来的采访工作顺利多了。回来后,我们跳开一般工作性报道的老套路,放弃就事论事式的静态报道模式,将大量第一手素材放在大背景下进行选择与组织,先总后分,从实到虚,由最新进展到基础设施改建、美丽家园建设、现代农业起步、文化交流融合,依次刊发了枟我市对口援建取得阶段性胜利枠、枟“我们的条件向前跨越了50年”枠、枟废墟上崛起新农村枠、枟“湖州模式”青川结新果枠、枟心灵交流传递的是文化枠等一组报道,力争多角度地展示浙川合作共谋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并在特殊环境中体现东西部地区一次全方位交融的新气象,尤其是在理念、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报道后的实际效果说明,我们对新闻价值的追求与挖掘是成功的。

一次带来不一样体验的新闻实践

在青川采访的第一天晚上,即11月28日0时许,临近的什邡、彭州交界地区发生5畅0级地震。当时采访团一行住在竹园镇一家私人旅社的三楼上,笔者正在电脑前整理采访材料,地震时只是闭上眼睛“体验”了一下。我们几个都没有被惊动,因为就在白天有援建干部提醒我们:这里像摇篮一样,余震不断。也许始于这次余震,“青川行”注定会成为笔者一次不一样的体验。当然与余震无关,而是指其中的意外收获。

原本一次“官方活动”,通过独立的思考,最终完成了一组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新闻作品。

思考的深度决定报道的厚度。一般情况下,像类似的采访活动,又是“顶头上司”带队,“找几个亮点,报一报成果”,做几篇“官样文章”,完成报道任务并不难,兴许还能获得“宣传效果良好”的表扬。但是,随着采访的深入,原有的报道计划渐渐远离了我们所掌握的事实的最大价值,职业的习惯告诫自己“在学习与观察基础上的独立思考”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青川干部群众期盼的是未来,是“有了新房子,还得有很好的人居环境”,是“有了美丽家园,渴望美好生活”,得像舒云一样操心“给每户培养一个明白人、给每家创造一个经济源”。湖州援建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探索新理念新技术的嫁接、引导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努力,在青川乃至四川已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双方合作寻找科学发展之路,其努力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而我们也是在思考中发现了更大的新闻价值,尽管在报道中了也反映了成果,但重点放在了成果背后的挖掘与展示。

报道彼地的新闻,通过“接口”的设置建立“阅读桥梁”,获得了此地读者的兴趣与理解。

寻求适合读者口味的平衡点是纸媒的一大难题。居高临下,没人乐意领教;刻意迎合,难免媚俗之嫌。为了架起一座“阅读桥梁”,系列报道始终紧扣浙川对口合作这一特定背景下形成的热点,利用时空转换打造“湖州—青川热线”,给每篇报道精心制作了提要式的引题。

新闻报道是还原新闻事实的一个过程,过多的议论只会使读者生厌,而提要式引题的运用,既可以使报道的主题更加清晰突出,又可以减少在报道中“宣传味”的添加。“青川行”系列报道几个引题的制作,概括了报道内容,使报道的意图一目了然,也起到了系列报道串联、导读的作用。

(原载2010年第6期枟新闻战线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