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17519300000164

第164章 莫高窟保护条件大为改观

长期令人困惑的敦煌壁画变色之谜被揭开了:不久前,敦煌研究院与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工研究院合作,初步摸清了壁画颜料变色的原因,原来罪魁祸首,是紫外光线!

莫高窟壁画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经过数百年的风化侵蚀,历代壁画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变色、褪色。由于变色、褪色,壁画给人造成早期风格“粗犷、古朴”的假相。还有些壁画,原来色彩鲜艳现在变得晦暗模糊,艺术价值大打折扣。从1985年开始,兰化研究院和敦煌研究院对敦煌的环境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监测,发现壁画颜料变色是铅白、铅丹在一定条件下变成二氧化铅所致,而紫外光是变色的主要影响因素。

搞清了壁画变色的原因,为根治奠定了基础。现在,敦煌壁画的病害有六种:起甲、酥碱、脱落、烟熏、变色、发霉。为了有效治理病害,有关人员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工作,他们对古代使用的材料进行了鉴定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两种修复壁画的材料。这两种材料耐老化,无玄光,黏结性强,对人无危害,很接近古代使用的材料。1986年底,国家文物局在敦煌召开文物保护鉴定会,肯定了他们的工作。随后,在文化部第四次科技成果评奖会上,“起甲壁画保护”获一等奖,“重层壁画整体搬迁”获四等奖。

塑像的病害有三种:倾倒、断裂、腐朽。有关人员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塑像作了较稳妥的加固和修复,基本维持了塑像的原貌,避免了倾倒、腐朽和四肢断裂。

敦煌地区风沙较大,时有风沙吹进洞窟,阳光也可直射洞内,这对洞内的壁画、塑像有一定伤害。1984年,香港实业家邵逸夫先生通过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向敦煌捐赠1000万元港币,用于洞窟保护。1985年,敦煌研究院开始装修门窗和屏风,凡需要和能够装铝合金门窗及玻璃屏风、铺水泥地面的洞窟,都将“全副武装”。这些保护措施安全保险,能防止风沙吹袭、光线照射的损害。

现在,他们已在364个洞窟安装了铝合金门窗,在94个对外开放的洞窟安装了玻璃屏风,铺设了2000平方米水泥砖地面。

为了实施有效保护,文物保护所的工作人员每个季度都对所有洞窟检查一次,每年敦煌研究院的全院人员还要详细检查一次,力争做到万无一失,防患于未然。目前,他们正在探讨保护壁画和塑像的最佳温度和湿度,从改善气候条件入手,找出有害物质的来源,进行有效防治,力争创造最佳的保护环境。

为了更好地保护,有关科研人员建议:尽量降低洞窟内的照明度,避免光线进入洞窟;窟前安装窟檐避免阳光直射窟内;严格控制窟内照相、拍摄电影、电视;临摹壁画也应禁止使用日光灯。

敦煌文物的保护已经走上正轨,而防治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原载1987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1987年12月20日《文汇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