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外活动管理概述
1.学生课外活动概述
对于课外活动,不同的教育家给其下的定义是不同的。凯洛夫认为,所谓课外活动,就是在学校必修的教学计划范围之外和在必修的教学大纲之外所举办的形形色色的具有教学养成性质的作业和教育措施。巴拉诺夫则认为,学校在课外对学生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教育工作统称为课外活动。而我国国内一些现行的资料大部分则认为,课外活动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要求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些关于课外活动的定义虽然在语言文字上不尽相同,但其主题思想还是一致的,都主张课外活动是在课堂以外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根据这类活动由谁来组织和实施,可以把课外活动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学校组织实施的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的课余活动,称作校内课外活动;另外一种是由校外教育机关领导和组织的或走出校园的课外教育活动,即校外活动。如少年宫、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都是教学的辅助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通常把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统称为课外活动。
根据课外活动的定义,课外活动应包括两部分:即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与之相适应,课外活动的管理也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方面是校内的课外活动管理,另一方面是校外活动管理。它要求管理者通过寓德育、智育、体育等于各种课外活动之中的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群众性的学生活动引导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上来,使之为实现我国的教育、教学目标服务。
作为课外活动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明确课外活动管理任务、内容、原则和方法。
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以外的有益的教育形式,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其根本任务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校外各种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在进行课外活动管理的时候,要控制其导向,使其为以下各目的服务:
(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发现和培养各种人才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为不同的个体提供适合的气候和土壤。有的学生往往会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其爱好和天赋,并会在这片广阔的空间茁壮成长。如果引导有方,管理得当,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其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2)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奠定基础单纯依靠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但如果把德育放在课外活动这个大课堂施行,让学生有亲身体验,这样效果就会好得多。
(3)巩固、扩展课堂教学的知识,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从课堂中得到的知识,是间接经验的传授,往往是比较抽象的,如果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使其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中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得到应用,从而就使之得以巩固和加深。
(4)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不同形式、各种范围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于课堂的相互接触、相互联系的机会,促进他们之间相互了解与合作,使他们懂得并学会与人融洽相处,正确处理社会生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5)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管理者可安排一些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感受,陶冶高尚的情操。课外活动内容的确定,要以教育方针、培养目标、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校内外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范围也是很广泛的。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社会活动、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夏令营活动等等。
课外活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按规模大小可分为大型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其中,大型活动是由管理者针对某一年级或某些相近程度学生的需要而组织的课外活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这类活动多为群众性的集会、报告会、各种讲座、集体参观访问,各种比赛等,由学校或班级组织。在安排大型活动时,管理者一定要有充分准备,活动目的要明确,组织要周全,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活动时间也不宜过长,活动亦不应太频繁。
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这类活动形式分散,能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起来也方便。小组的建立,可以是班级的、年级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但人数不宜过多。小组活动的种类一般有:学科小组、科技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等等。由于小组活动主要是建立在学生爱好、特长的基础上,所以在确定小组活动参加人选时,最好看他(她)对本小组活动是否有浓厚而稳定的兴趣。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独立开展的活动。它的主要内容有:阅读报章杂志、文学创作、绘画、音乐、书法、制作模型、进行某种观察和实验等等。个人活动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更甚于小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组活动在吸引和照顾学生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不足,使每个具有特长和特殊才能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个人活动管理方面,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加强引导,防止自流。对于那些特殊才能的学生,为了使其顺利、健康地发展,还应该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指导和培养。
以上各种活动形式,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彼此促进,相互补充。因此,课外活动管理者在领导、组织开展活动时,应该有所选择,注意统筹安排,以便充分发挥各种形式的教育作用,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课外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
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特长,为培养各种各样有专门技艺的人才打好基础。许多事实说明,课外活动是因材施教的主要阵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今后的志趣和职业的选择。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凡是既抓课堂教学又重视课外活动的学校,教学质量就高,学校就办得很有朝气;凡是只抓课堂教学不重视课外活动的学校,学校就死气沉沉,学生只知死记知识,学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也多。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道理。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人们虽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而对课外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则不足,这不能不影响我们对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中小学对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课外活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自由活动”,既不组织领导,又无时间和物质保证。这同理论上的片面性有关。不少《教育学》在谈到课外活动时说:“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的叫“继续”、“延续”和“补充”)”,这就把课外活动放在课堂教学的从属地位,当然不受重视。有的《教育学》虽然承认它“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有着自己的特点”,但又说“它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仅仅看作是单方面的补充,而不认为是互相补充,同样是把课外活动放在从属地位。
应该指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有些课内所学的知识,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去验证;有些课外活动,需要用课内所学知识来指导。要说“延续”,是互相延续;要说“补充”,是互为补充,决不是单方面的。
有人说,“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的说法,来自凯洛夫总主编的《教育学》。细看此书第十四章“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没有任何地方有此说法。相反,凯洛夫认为:组织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对达到新生一代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对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新要求的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准备学生从事实际活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内编的各种版本的教育学,没有任何一本把课外活动的重要性提到如此高度。
凯洛夫曾谈到课堂与课外的关系,他这样说:“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和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继承性。”他说的是“相互联系”和“相互继承”不是指单方面的。看来贬低课外活动的理论,是我国学者提出来的,并非来自凯洛夫。深受凯洛夫《教育学》影响的苏联中小学倒是很重视组织课外活动。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下午不排课,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午后不进行紧张学习的脑力劳动,这是一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下,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为丰富精神生活、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他同时指出:“下午不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并非为了完全摆脱智力劳动,而正是为了让学生能过上富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课外活动基本上应在户外进行。帕夫雷什中学学生课后自愿选择的课外小组的活动,如做游戏、旅行参观、游览散步、徒步行军、阅读文艺和科普书籍、进行文娱活动等,90%以上的时间都在户外进行。可见苏联中小学对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十分重视的,并且有时间保证。
美国学校都很重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家长也积极支持子女参加。因为人们普遍的观点是一个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参加程度和表现,可以显示学生的竞争心、责任感、人际关系和领导能力。美国学校的课外活动五花八门,有学术性的、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性的和社区服务性的。美国各州的首府每年暑假都要为高二学生举办为期一周的模拟政府活动。每个高中推荐一名学生参加,要经过考试。每个参加者要加入一个模拟的政党,然后展开州长、市长、众议员、参议员的竞选活动。如你有幸当上“州长”,你就能到该州的州长办公室同真正的州长一起办公一天。高中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越来越被认定。有的已成为大学入学的评分标准之一。一些名牌大学将考生的课外活动表现作为总分的20%加以计算。学科成绩优良、课外活动杰出的学生各大学都竞相录取。
我们的观点是“并重论”。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课外活动。否则,不利于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当然,所谓并重,是指思想上同等重视,不是指时间分配备占一半、平分秋色。显然,课堂教学所占的时间,要比课外活动更多。
3.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不论是课外活动还是校外活动,其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发挥学生的爱好、特长,挖掘其内在的潜力,培养各种各样有专门技艺的人。国内外大量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以后的择业方向;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如果摆正了,他们就会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在思维形式上还主要侧重于形象化的思维,如果学校只一味地抓课堂教学,灌输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迫于升学或来自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压力,会机械地记忆一些死知识,他们对其也很少理解,更不可能和实践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学校在重视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优势,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放在课外活动中加以验证,同时又用课内所学知识对课外活动进行指导,真正做到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当然,对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的同等重视,仅限于指导思想上,并非指时间上各占一半,秋色平分。很明显,课堂教学所占的时间较课外活动要更多。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如何处理,历来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一个重要问题。处理两者的方式不外四种。
只要课内,不要课外
或者说只有课堂教学,没有课外活动。我国从清末“废科举、办学校”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全是如此,解放以后也有不少这种类型的学校。
只要课外,不要课内
“文革”期间风靡一时的“学工、学农、学军”、“开门办学”,属于这一类。
课内为主,课外为辅
认为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目前这类学校占大多数。
课内课外并重。
近几年教育理论界出现的“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的提法,是主张课内外并重的。提出这两个口号,对于促使人们重视课外活动,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在概念上不严密、不准确。
把课堂教学比为“第一课堂”,把课外活动比为“第二课堂”,混淆了课堂与课外的特征。课堂教学是个特定概念,它的基本特征是:
(1)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进度都是统一的。
(2)统一编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