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17541100000144

第144章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一作公元321~379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兼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给人以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敛,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畅的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现今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篆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其中行楷《兰亭集序》最具有代表性。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王羲之约好友谢安等文人雅士41人在风景佳地山阴的兰亭(今浙江绍兴城西南约25公里处)修禊吟咏,流觞曲水。修禊,就是排除不祥的意思;流觞,就是趁春暖花开的暮春时节,人们集聚水边,让酒杯漂在曲折流淌的溪水上,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吟诗一首,做不出来的罚酒3杯。这一天,文友们乘坐在游舫上,饮酒赋诗,赏春抒怀。不一会儿,吟咏的诗作就达37首,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名为《兰亭集》,并由王羲之乘着酒兴濡墨挥毫,写下了一篇序言,即《兰亭集序》。这篇序文,全文28行,324个字。笔锋遒劲,顿挫生姿,其矫如惊龙骏马,其势如行云流水。其中有20个“之”字,不过四个笔画的字,竟然没有一个相同,有若神来之笔,各具姿态,在场的人看了,无不击掌叫绝。这就是千古闻名的流觞曲水的书坛佳话。等到王羲之酒醒后,又重写好多本,终究没有达到当时所写的妙境。

《兰亭集序》被宋代米芾称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集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