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事传奇——战争中的隐秘事件和幕后谜团
17543000000012

第12章 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英雄传奇(1)

每个人都讨厌战争,但每个人对战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矛盾心态产生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英雄在战争中的出现。英雄的身上有着无穷的魅力,他们的身世,他们的壮举都是传奇,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他们是战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战争的闪光点所在。

英雄气短——放虎归山的遗憾

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实现了他初见秦始皇时发出的“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然而,仅仅四年的时间,那撼天动地、威武雄壮的“西楚霸业”就悲惨地落下了帷幕。千百年来,项羽的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秘密。

鸿门宴上为何放走刘邦

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由于司马迁传神的描述,不但使得鸿门宴的过程曲折动人,极富于戏剧性,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其间得失更是令后人咋舌不已,或惋惜之、或痛恨之、或不屑之、或赞叹之。

当时,项羽的军队拥有四十万人,刘邦只有十万人,项羽想要消灭刘邦是很容易的事。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建议说:“刘邦在东边家乡的时候既贪财又喜欢美女,如今进关以后,财物和美女都不要了。我看他的野心不小,恐怕想要跟大王争夺天下,您不如趁早下手,除了他算了。”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偷偷派人来给项羽送信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他准备拜秦王子婴做相国,把秦王宫里的一切珍宝都占为己有。”项羽听了这个消息,火冒三丈,他决定第二天一早派兵去攻打霸上,消灭刘邦。

项羽的决定,惊动了他的叔父项伯。项伯和刘邦手下的张良是好朋友,他生怕明天打起仗来会伤害张良,就连夜赶到刘邦军营里去通知张良,叫张良赶快逃走。张良把项伯的话一五一十地报告了刘邦。刘邦一听着了慌,连声说:“这怎么办?这怎么办?”张良对刘邦说:“大王估计一下,咱们的军队能挡得住项王的进攻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愁眉苦脸地说:“我看挡不住啊!这怎么好呢?”张良说:“那您可以请项伯帮帮忙,叫他在项王面前给求求情。”刘邦叫张良赶快把项伯请进来,摆上酒席,热情招待。刘邦低声下气地对项伯说:“我自从到霸上以来,什么东西都不敢动一下。只是登记了官民的户籍,查封了秦朝的仓库,日日夜夜盼望项王到来。我派些军队把守关口,也只是为了防止盗贼,绝没有抗御项王的意思。请您务必在项王面前替我美言几句,请项王不要听信谣言。”为了结交项伯,刘邦还当场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项伯的儿子,两人结成儿女亲家。项伯答应了刘邦的请托,并嘱咐刘邦第二天清早到项羽大营里去谢罪,然后连夜赶回驻军地鸿门。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带着一百来个人赶到鸿门,当面向项羽谢罪。项羽是个直性人,他看刘邦这样谦虚,心头的怒火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亚父范增一再地给项羽使眼色,项羽都默不作声,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范增急了,借个机会出去,把项羽的堂兄项庄找来,吩咐他舞剑来刺杀刘邦,但项伯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下不了手。最后在张良和樊哙的掩护下,刘邦得以脱身。范增拿过刘邦送的玉佩,扔在地上,用宝剑把它劈了,然后长长地叹一口气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虽明说项庄不堪大用,隐含意思是在说项羽的无谋。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众说纷纭,大多数人对此都是予以否定,认为项羽不听良言、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目光短浅,放走了自己最有竞争力的对手,酿成了后患。

不过对于项羽放走刘邦也有不同的声音。学者张志坤所写的《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一文中认为,鸿门宴实际上是项羽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夺得关中的计谋,既降伏了刘邦,又维护了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而刘邦忍辱负重,拿土地换来暂时渡过难关的机会,仅此而已。

而学者周骋在《刘项关系与〈鸿门宴〉结局识论》一文认为,鸿门宴是因为当前的形势而导致项羽不得不安抚刘邦:就大局而言,项杀刘毫无必要;就理智而言,项不杀刘,不为失策;就感情而言,项不杀刘,不能算矫情;就未来前景而言,项已有对策,不杀刘不能看做放虎归山。

还有学者更是高度评价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

其实项羽之所以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因为项羽本身的性格所致。项羽之所以要进攻刘邦,是因为刘邦自己要独占关中,犯了众怒,而非项羽个人私怨。项羽对于刘邦是自己潜在对手是心知肚明的,要不也不会听从范增的建议,进攻刘邦。

但是,他又为什么要放走刘邦呢?重要的原因是项羽是一个念旧之人,司马迁就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项羽在临死时还对属下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这才自刎而死。所以司马迁对于项羽的评价是 “君王为人不忍”,无论是敌方之人,还是自己属下,项羽都十分怀旧,而刘邦与项羽曾为同僚,共同作战,又有兄弟之约,刘邦又是靠项家军才羽翼丰满,其关系非同一般。所以说,项羽内心也许还是把刘邦视为自己人,并没有杀掉刘邦的念头。所以当项伯报刘邦之言,并要求善待有功之人时,项羽爽快地答应了。

当然,刘邦对自己的威胁他是知道的,也知道范增是为自己江山着想,所以他对范增杀刘邦的要求默不作声。项羽从内心上明白刘邦的威胁,虽有一定的应对办法,也知道此时杀刘邦是最佳选择。但是从感情上,要杀的是自己亲密的战友,并且此人又主动把功劳让给自己。所以项羽不忍心杀之,甚至在范增的屡次暗示之下都沉默不言,没有任何表示。

对于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到底是项羽的一大败笔,还是他的一种明智的选择,一千个人也许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但历史给出的答案是项羽终为刘邦所杀!

霸王为何至死不过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因而在楚汉之争中落败,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结局。项羽为何不渡乌江呢?两千多年来,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前202年,刘邦追赶项羽至垓下。项羽只剩下八百余人,四面楚歌声中,项羽与宠姬虞姬诀别,突围南走。到了天明,汉军才知道消息,派了五千骑兵去追。项羽走到淮河,只剩下一百余人。渡淮以后,向农夫打听去路,被农夫所欺骗,陷入一大片沼泽之中,被汉军追赶上来。项羽又突围向东,到了东城,所剩仅有二十八骑。项羽将这二十八名骑兵分为四队,他们施展惊人的战术,四队同时突围,指定对面三个山坡为集合地点。于是一声令下,分向四面驰出,有汉将一名被项羽所斩杀。片刻之间,项羽的骑兵又集合在三个山坡之上,汉军不能确切知道项羽的所在。等到汉军分而为三,把三处的楚骑分别围困时,项羽又再度冲出,斩汉一都尉,杀了几百汉军。二十八骑之中,只损失二骑。

项羽带了这二十六骑,又继续向东南奔逃,来到长江江岸的和县东北的乌江镇渡口。乌江亭长将船靠在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但地方千里,数十万人之众,也足以称王。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追至,无船可渡。”项羽笑道:“天亡我,我渡江做什么?而且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进,如今无一人生还,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而仍以我为王,我有何面目见他们。”遂将所乘马送给亭长,让从骑都下马步行,手持短武器与汉军交战。项羽杀汉军数百人,自己也负伤十余处。他知道大势已去,便仰望苍天,大吼一声,挥剑自刎。

勇猛善战、无人能敌的项羽,是个令人敬畏的西楚霸王。然而,四年楚汉战争后,项羽却偏偏败给了刘邦,最后在乌江自刎,成了一个悲剧人物,留在了中国人的心里。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为何最终战败?两千多年以来,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历史学家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但是,至今都难有定论。

有人认为,项羽不愿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有学者就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因而不肯过江,拔剑自刎。这样说很有道理,单纯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虞姬之死就显得论据不足。而这与《史记》上说的一段话一致,“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以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子弟散”,一方面符合他说的“天之亡我”,一方面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原因。项羽即便过江,败局已定。因而,他选择了不渡乌江。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项羽不渡乌江是为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考虑的。认为项羽认识到了长期内战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这场战争尽早结束。项羽确实曾有结束战争的愿望,也曾想过通过他与刘邦的个人决斗来将战争结束,他觉察到“楚国久相持不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所以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最后他甚至不惜违背自己个性,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通过和谈换取刘邦的让步,以鸿沟为分界。但是刘邦却违约出兵追杀楚军。当项羽失利,并且认识到自己无法立即消灭刘邦而又无法谈和的情况下,项羽只有牺牲自己以结束数年的残杀。据说,项羽当时还是有可能与刘邦抗衡的。

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归根结底项羽不愿过江东还是因为自己的狂傲的性格决定的。项羽杀殷通,斩宋义,破釜沉舟,击败秦军主力,一直是连战连胜。连秦军的几十万虎狼之师都被自己击败,他根本就没有把小小的刘邦放在眼里,认为打败刘邦不费吹灰之力。

但是,几年时间,他和刘邦的强弱之势来了个大转换。自垓下战败,项羽突围后又逃往东南,一直逃至乌江边,再加上垓下四面楚歌、虞姬自刎、军心涣散,这对于一向充满自信的项羽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从他所作的《垓下歌》中就可以感受到他自信心的消失。所以强烈的自尊心不允许他耻辱地回到江东,他带领自己的属下作了最后一次的冲锋,来证明自己的英武,便挥剑自刎。所以说,项羽不愿过江东还是因为自己已经从心理上把自己打败了,所以才选择了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也许,项羽若能够早日读到唐朝诗人杜牧写的《题乌江亭》一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就不会自刎,而会渡过乌江,和刘邦战斗到底。

迷雾重重——死后飞黄腾达的关帝圣君

关羽,字云长,别字长生。东汉河东解县常平里(今山西临猗西南)人。生年不详,卒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良将之一。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忠诚守信,是蜀汉政权的忠臣良将。可关羽最后的结局让许多人纷纷扼腕,大家熟知的关羽身首异处的原因是大意失荆州,可在这个后面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样的呢?这需要我们去探究。

关羽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声望,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关羽在当时的成就并没有后人想象中的那么高,之所以在关羽死后能够取得极高的地位与后世对他的神化不无关系。

关羽死因之谜

一部《三国演义》,写尽英雄本色,尽显千古风流。小说中的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智擒于禁”等英雄事迹,我们大都耳熟能详。唯一使大家感到遗憾的,就是忠勇仁义近乎无敌的关公最终“大意失荆州”,落得个“走麦城”,身首异处的下场。然而,小说毕竟不是历史,不能当正史来读。历史上的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他的结局为何如此凄惨呢?无论是读小说,还是看正史《三国志》、《资治通鉴》,荆州之战,都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220年,关羽率军北伐,兵锋所向,直指曹仁驻守的樊城。曹操驰援的由于禁和庞德统率的第一路大军,在关羽军团借助汉水的打击下,土崩瓦解,于禁被擒,庞德被杀。一时之间,各地的小股反曹势力纷纷投向关羽,曹军望风披靡,关云长威震华夏。曹操大为惶恐,打算迁都避开关羽的锋芒。然而,随后的形势却急转直下,曹魏的后续援军在徐晃的率领下,长驱直入,大败关羽。关羽被迫从陆地撤围,退入沔水,依据水上优势继续进攻襄阳和樊城。更糟糕的是,东吴的孙权集团,趁关羽后方空虚,偷袭荆州得手,关羽进退失据,最终被东吴所杀。

奇怪的是,关羽这样大的举动,未得到刘备的任何支援。这个谜,没有任何可靠的线索提供给我们作为破解的依据。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诸葛亮欲置关羽于死地。当时诸葛亮虽不能执掌军政大权,但他明知关羽攻取襄、樊条件并不成熟,且完全违背了《隆中对》提出的待“天下有变”,两路北伐曹魏的战略决策。然而《三国志》正文及裴注中均未见诸葛劝谏的记载。退一步而言,即使刘备宠信、纵容关羽,不把《隆中对》放在心上,但襄樊战役打响后,刘备、诸葛亮不可能不全力关注战役的进展。

尽管川、鄂之间山路阻隔,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甚畅通,但整个襄樊战役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开始,至十二月结束,长达半年之久,蜀汉作为一个完整的新兴政权,不可能没有任何信息传递渠道。关羽攻襄樊,守荆州,兵力不足,加之此时孙、刘联盟已呈破裂之势,孙吴随时可用奇兵偷袭荆州,诸葛亮深谙兵法,难道他会掉以轻心?众所周知,“诸葛一生唯谨慎”,从不弄险,他为何不提醒“疏慢”的刘备?

只要诸葛亮负起自己作为“军师”的职责,随时将荆州的“险情”提醒刘备,与关羽“自小结契”、情同手足的刘备决不会“疏慢”到只作壁上观,对兵败临沮(关羽被擒杀之地)的关羽不以一卒相救。所以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人诸葛亮。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除掉关羽呢?这还要从诸葛亮的抱负,以及关羽的为人中寻找答案。

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疑是他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碍之一。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实则“藏器在身”,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他可做到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笑而不言为何?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东吴重臣张昭想推荐他侍奉吴主,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贤”、“尽”两字的寓意深长,必须参而悟之。所谓“贤”,即把诸葛亮看成是“贤士”,对待“贤士”的最高规格无非是以“国士”待之,而“尽亮”就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个中之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