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以及戏曲、文学的演义描述,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华夏神州与东瀛海外,共同奉仰。
坚如磐石——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1103年—1142年)出生于河南省汤阴一个贫苦农家。他沉默寡言,但很有志气,拜射箭名师周侗和枪手陈广为师傅,练得一身超群的武艺。他勤于读书,尤其爱读《春秋》和《孙子兵法》。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敦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三百斤硬弓、九百六十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箭法“一县无敌”。
岳飞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是爱国忠君的一生。他缔造的“岳家军”军纪严明、所向披靡,令金兵闻风丧胆。他抒发壮志的绝唱《满江红》被后人广为传唱。
为什么说“撼岳家军难”
提起岳家军,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呢?其实,原因不外有二。
首先是因为岳家军军纪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
岳家军军纪之严,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甚至可以说有一些残酷。岳飞认为一支军纪不严的军队是不会强大的,所以岳飞不得不用铁腕手段来维护军纪。
岳家军多是沦陷地的普通百姓。在岳家军里,军纪特别严。一次,有个士兵擅自用百姓的一束麻来缚柴草,被岳飞发现,立刻按军法严办。岳家军行军经过村子,夜里都露宿在路旁。老百姓请他们进屋,没有人肯进去。这都是当时岳家军军规严明所致,其军规规定:军中将士如有敢拿民间一草一木者,一被发现即刻斩立决。岳家军军纪之严,不仅体现在爱民上,也同样体现在战场上。岳飞深知严格的训练是保障战斗胜利的根本,也同样是将士能够在战场上存活的根本。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将士的存活,岳飞必须用严格的军纪保证训练的质量,就连自己的儿子他也决不姑息纵容,所以说严格的军纪是岳家军战斗力强大的制度上的保证。
据史书记载,在岳家军解河南临颍之围时,岳飞命其部将杨再兴率领三百名骑兵作为前哨进驻临颍南的小商桥,但杨再兴却与金兀大军不期而遇。尽管敌我兵力相差异常悬殊,但杨再兴毫无惧色,率三百名壮士悲壮地杀入敌阵,最终全部战死殉国!而此役中,金军被杀死者就达两千余人,其中包括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等一百余人。
岳飞的儿子岳云,在奉岳飞之命驰援颍昌城时,为保城门不破、百姓免遭屠戮,只率领其仅有的八百名亲卫军坦然直面拥有一万五千名重甲的金军骑兵和十万名金军步兵。随后岳云看准战机,亲率将士冲入敌阵,反复冲杀,在身受百余处创伤及与将士们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时,仍坚守阵地,而无一人撤退。此后在与守城将领联合夹击的态势下大获全胜,颍昌一役共杀敌五千多人,俘两千多人,缴获马匹三千余,几十名敌将也死于宋军之手。正是由于有了严明的军纪,岳家军才有了极强的战斗力。
岳飞一生亲自参与指挥了一百二十六场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率金军再次南侵,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州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
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
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次年,金朝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岳飞命岳云先闯敌阵,苦战几十回合,取得胜利。兀是用有“常胜军”之称的“铁塔兵”、“拐子马”袭来。“铁塔兵”是金兀侍卫亲军,由三千余头戴双层铁盔、身披重甲的骑兵组成,每推进一段,后面便置障,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正面冲锋时,其犹如一道铁墙。左右两翼配备轻骑兵一万五千人,常在战斗最激烈时突然出击,称“拐子马”。待敌军临近,岳飞指挥经过专门训练的步兵手持“麻扎刀”和大斧专砍马腿,使敌军人仰马翻、不得前进。从午后战至天黑,金军大败。
接着,岳飞在郾城附近连战连捷。在颍昌(今河南许昌)再杀退兀的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金军全线崩溃,副帅毙命,兀败逃。岳飞上书高宗:此乃“陛下中兴之机,金贼必亡之日”。此后,岳飞亲率岳家军追抵朱仙镇,距汴京仅四十五里,与义军配合,将兀围困在汴京,派猛将率五百精骑与十万金军对阵。
如此的干云豪气、如此的叱咤军威,试问古今中外谁能比?由此岳家军也博得了对手金兀心悦诚服的一句评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谁是杀害岳飞的幕后黑手
1140年,岳飞在朱仙镇招兵买马,联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他激动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撤军前,岳飞为了防止金人偷袭,故意放出风声,言称次日渡河。金兵连夜弃开封而逃,北去一百多里。百姓们闻知岳家军将撤,都痛哭失声。岳家军走后,金兵重新夺占了郑州、颍昌、陈州、蔡州等地。
此后,兀提出“必杀飞,始可和”的条件。高宗于1141年剥夺了韩世忠、张俊、岳飞的兵权,解散其军队。四月,赵构和秦桧及其死党经过宫廷密议,任命岳飞赴临安(今浙江杭州)任枢密使。八月,赵构又罢免了岳飞的枢密使之职,让其改任万寿观使的闲职。不久,秦桧又唆使右谏议大夫万俟以“居功颓惰”弹劾岳飞,将其罢官出朝。但是,赵构、秦桧对岳飞的迫害并未就此止步。他们炮制出岳飞策动兵变、拥兵自重、企图谋反的罪状,将岳飞与岳云及部将张宪逮捕下狱,由高宗亲自审理此案。审讯中御史中丞何铸被岳飞背上由老母亲手刺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深深感动,转而为岳飞鸣冤,朝廷改由万俟接任审理。在狱中,奸臣的走狗用尽酷刑,岳飞英勇不屈,拒绝承认所谓谋反罪状。绍兴十一年(1142年)的腊月二十九日,大理寺执法官再次威逼岳飞在供状上画押。岳飞知道自己已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但他仍然坚信自己抗金爱国无罪。他镇定自若地提笔在供状上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慷慨赴死。
同年底,宋金议和,规定:宋金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称臣,而且“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为何正当岳飞奋勇前进、胜利在望的时候,宋廷却强令岳飞返回,并且阴谋陷害岳飞呢?
正史上都说岳飞是死于秦桧的陷害。秦桧嫉妒岳飞屡建大功,于是怂恿皇帝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军,然后诬陷岳飞要造反,把他害死在监狱里。当时另一个著名将领韩世忠曾经去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莫须有”,就是也许有、可能有的意思,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什么证据。韩世忠听了以后当然不服,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常言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秦桧要置岳飞于死地,为什么不编造点儿证据出来呢?“莫须有”三个字连韩世忠这样的武将都蒙不过去,怎么能取信于天下?秦桧是状元出身,当朝宰相,为什么偏偏要说出个“莫须有”的千古笑话来?
那么秦桧的“莫须有”三个字,会不会也是有弦外之音呢?只不过想告诉韩世忠:岳飞有没有罪他也不清楚,反正也不是他想杀岳飞。如果不是秦桧想杀岳飞,那么是谁想杀他,而且能杀他呢?只有皇帝赵构。
那么,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呢?时光过了近千年,人们对岳飞之死的元凶不断提出质疑。人们不再把观念停留在忠奸之争上。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著名学者南怀瑾。他提出宋高宗本来就讨厌岳飞,秦桧只是迎合宋高宗的意思,代高宗承担罪名而已。
南怀瑾提出的最有力的证据有两个:一个是岳飞提出的口号惹恼了宋高宗;另外是岳飞请宋高宗立太子让宋高宗不满。
岳飞曾提出有名的口号:“直捣黄龙,迎回二圣。”黄龙是金国的都城,自然是要攻破的。但关键是后一句:“二圣”一个指的是皇帝的父亲徽宗,一个指的是皇帝的哥哥钦宗。这二位哪一个回来了,也都没有赵构做皇帝的份儿了,岳飞要把他们迎回来,不是成心和赵构作对吗?
岳飞还有一件事情惹恼了宋高宗,这就是请立太子。1137年,岳飞听说金人想在汴京立钦宗之子,就上书高宗请立太子以安定人心。本出于一片忠心,却被误认为有异志。你岳飞在外面只管好好打你的仗就行了,立不立太子是皇帝的家事,是你该管的吗?你催着立太子,是不是对当今皇上不满了,要投靠新主子?这时候,岳飞就是有一百张口,也辩解不清。
除了以上两条,再加上赵构和宰相秦桧都害怕“岳家军”强大起来之后, 成为南宋政权的威胁。因此,不惜出卖民族利益,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借口,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赵构怕的是岳家军全胜,岳飞功勋太大,有盖主之威,倘若岳飞迎回二帝,赵构的帝位亦难保;再加上以奸相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为金人效劳,以“主和”起家,若岳飞得胜,他们性命难保。于是君臣勾结,一面勒令岳飞班师回朝,一面与金人议和。
这么多因素加到一起,岳飞必死无疑矣。
在中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迫害忠良的事,那罪大都记在一两个奸臣头上。其实奸臣固然可恶,可没有皇帝的默许和怂恿,哪个奸臣能成气候?南宋时,有个编修叫胡铨,反对议和并请杀秦桧。秦桧当时正掌重权,但也没敢把胡铨怎样。岳飞当时的地位比胡铨高多了,如果高宗不允许,秦桧敢谋害他吗?可见,害岳飞者,元凶是宋高宗,秦桧不过是个高级帮凶而已。
岳飞戎马一生,最终却带着光复疆土的宏愿和无力回天的遗憾含冤而去。但他那坚决反抗民族压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优秀的典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岳飞虽然惨遭杀害,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深深地铭刻在世代中国人民的心中;而奸臣秦桧等人,却被铸成铁像,反剪双手,长跪于英雄墓前,被后人所唾骂!
数字游戏——雅德利破译轰炸密码
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此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 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 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 000人以上,超过10 0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破坏。这期间,国民党情报部门多次截获由潜伏在重庆的日本间谍发出的密码电报。这些电报以杂乱排列的日文字母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编码方式。这样的电报每当日军轰炸来临前就会发出,这一现象引起了国民党情报部门的高度关注。
电报和轰炸
神秘电报的出现让国民党备感压力,因为电报一出现,接下来就是日寇对山城的轰炸,可是密码员努力工作了好久仍然没有理出头绪,这些电报跟轰炸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为什么每次轰炸前总要有这样的电报发出?国民党密电组组长魏大铭看着桌上摆放的一沓密码电报,一筹莫展。就在不久前,他又一次接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通知,责令密电组尽快对神秘电码进行破译。密码破译陷入了僵局。
在魏大铭一筹莫展的时候,时任中华民国驻华盛顿副武官的肖勃向他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名叫雅德利,是美国“黑室”的创始人,著名的密码专家,让他来试试也许有希望。魏大铭随即对雅德利发出邀请,请他来重庆参与对日军密码的破译工作。
1938年9月,雅德利带着几大箱子破译密码的有关资料,装扮成皮货商秘密离开美国,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经过两个月的艰难旅行,雅德利首先来到了香港,为了防止被日本人暗算,他给自己改名为罗伯特·奥斯本。1938年11月,雅德利终于到达了重庆。
到达重庆后雅德利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工作。面对诡异的密码,雅德利陷入了沉思。1939年1月12日—15日,雅德利小组分别在每日早6时,正午以及傍晚6时连续截获八份密码电报。第一、第二组数字的规律和雅德利之前的推断并无二致。大部分电报的第三组密码为“459”,唯独第六份为“401”。这些都各自代表什么呢?无意间,他的目光落在“401”下方的密码截获日期上。这份密码是当天中午截获的。那时,连雾多日的重庆市区突然晴空万里。下午,日军派出27架轰炸机,炸死炸伤百姓200余人。是的,“459”代表着天气不佳,“401”则通知敌方:可以轰炸。密码的玄机终于解开了!
抓获日本间谍
密码虽然解开了,但雅德利想到,如果不将间谍抓住,日军很有可能换用新的密码来获取我方信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小组三次截获密码电报,并通过早已准备好的测向仪,捕捉到了发报信号的具体发射源。很快,搜索人员在重庆南区抓获了伪装成当地人的日本间谍。此人前不久才由侦察机偷送至渝,负责向位于汉口的日本空军基地发送气象密码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