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17548100000003

第3章 影响他一生的人

上中学后,二哥林为梁经常早出晚归,有时后半夜才回家。问起他在做什么,林为梁总是默默不答。

林为干慢慢地发现二哥在看一些革命书刊,这在当时可是禁书。虽然广东是两次革命的发源地,农民运动也曾席卷广东,但是20世纪30年代初,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血雨腥风仍在肆虐,大革命失败的阴影仍在,蒋介石“剿共”的步伐也在加快。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时刻参加革命,这不是掉脑袋的事情吗?林为干越来越为二哥担心,林为梁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

盛夏的广州如同火炉,桌椅摸起来都有点发烫。

林为梁看看三弟的期末成绩单,笑着说:“为干,又是第一名,恭喜你!”他爱怜地看着这个比自己年幼三岁的弟弟,话题一转,“我要去上海学习了。”

林为干惊讶地看着二哥,怎么这么快就要离开广州?林为梁摆摆手,打断他的询问,说:“为干,你在学业上有天分,要坚持读下去,将来会有很大成就的。”

林为干模模糊糊地感觉到二哥的离开似乎与他的工作有关,几次想问,欲言又止。林为梁握住三弟的双手,低声说出肺腑之言:“我现在的工作许多人不理解,但是我们的国家是需要的,你看吧,将来中国会变得不一样的。”林为梁的脸色变得越来越严肃,“三弟,我不想你走这条路,太危险了。你要发奋学习,中国变样了,需要你这样的人去建设!”林为梁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二哥的话从此深深地镌刻在林为干的记忆里。

林为梁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离开了他手足情深的三弟,来到了上海。在那里他加入了共青团和“左联”。1934年,林为梁以留学的名义去了日本,实际上在那里组织革命活动。1935年10月,林为梁发起成立了东京文化支部,这个支部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东京的支部。在担任支部书记后,林为梁积极组织留日学生开展革命活动,并向国民党右派展开争夺留学生领导权的斗争。

在日本留学期间,林为梁与相识多年的革命恋人陈茵素结婚。陈家是珍珠商人,陈茵素为了革命把家里的钱都筹措光了。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林为梁回到上海,在中华青年抗敌救亡团任组织部长。时局急转直下,日寇长驱直入。1937年9月,林为梁跟随周杨、艾思奇和何干之奔赴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

陈茵素随同丈夫回国以后,因身怀有孕,暂居台山。她思念丈夫,急于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孩子出生后,陈茵素将其交给亲人照顾,自己卖掉家里的贵重首饰,筹集路费。她千里迢迢来到武汉,又几经周折步行到延安。虽然经历千难万险,陈茵素却没能在延安见到丈夫。然而,林为梁又去了哪里呢?

原来,林为梁在党校学习三个月后,被党派往新疆工作。随着抗战形势逐渐严峻,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为扩大抗日力量,中共大批干部前往新疆工作,其中包括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毛泽东的大弟毛泽民等。林为梁更名林基路,前往新疆。陈茵素也在中央领导的安排下到新疆与丈夫团聚。

林基路担任新疆学院教务长时,以“团结、紧张、质朴、活泼”为校训,建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他在学生中推行新文化运动,亲自创作校歌,导演新戏剧,领导学生唱抗日歌曲。林基路一系列教学方针引导新疆学院学风校风的发展方向,使之焕然一新。青年学生拥戴他为新疆青年导师,林基路不仅在校内声名赫赫,甚至影响遍及全疆。

然而伪装进步的军阀盛世才嫉妒和畏惧林基路的影响力,于 1939 年,调林基路任阿克苏教育局长,不到半年,又调其担任库车县县长。

林基路担任库车县县长后,亲自审理积案,释放一批被地主诬陷的无辜犯人。他又革新县政,罢免贪官污吏,惩治奸商;同时,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实行区、乡、街长由民选产生。他革除苛捐杂税,税收项目由二十多种减少到七种。林基路领导人民建筑起龙口大坝,广收防洪蓄水之利,促进了库车的农业发展。至今当地群众还称此坝为“林基路坝”。他又带领人民在库车县城附近的赤哈河上建起了“龟兹古——渡团结新桥”,改善了县城交通。

林基路根据库车文化落后的实际情况,大力兴办学校,创办库车新闻报;政府还建立了一所孤儿院,收容孤儿百多名。在库车的两年里,林基路深受人民拥护,当他再次被盛世才调离时,库车各族人民上书省府挽留。

我党干部在新疆坚定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各界拥护爱戴,影响遍及全疆。军阀盛世才害怕起来,逐渐转变立场,开始进行反共活动。1942年,盛世才从合作抗日变为公开逮捕并屠杀共产党人。他把党中央派往新疆工作的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150多名共产党员及其家属调集到迪化(乌鲁木齐)软禁起来,不久又将他们投进监狱。林基路在狱中经受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囚徒歌》“……砍头枪毙,告老还乡;严刑拷打,便饭家常。”歌中表现出了革命者威武不屈的崇高气节。1943年9月27日,林基路与陈潭秋、毛泽民一起惨遭敌人秘密杀害,年仅27岁。

二哥在延安时还与林为干通信。林为干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拿出部分来给二哥寄去。时局动荡,二哥为革命四处奔波,兄弟俩渐渐失去联系,二哥的嘱托却始终深藏在林为干心中。新中国成立后,林为干放弃了在美国优厚的生活,经历重重曲折回到祖国。他说,回国时心中只有一个朴素的信念:“我答应了二哥,要回来建设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