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马云:我的管理心得
17557300000020

第20章 品牌管理:一个名字让全世界的人都记得住(3)

客户通过多方位的了解,能够清楚认识到沃尔沃汽车的各种功能,从而在心里快速对这个品牌做出判断。沃尔沃力争做到最好,但也绝不向客户隐瞒自己的不足,这让客户从内心深处会对这个品牌产生信赖感。而且,企业还会向客户教授一些驾驶的窍门和如何更好地使用汽车的窍门,这会在客户心中加分。

品牌管理是一个感性的管理,不单单是依靠理性和金钱就能够做好的。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高度的忠诚和认可,这是需要管理者认真花心思研究的问题,只有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同感,品牌在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因此,管理者在制定品牌推广的方案时,一定不要忽略这个问题,小看这个问题,要想尽办法抓住顾客的心,只有抓住了顾客的心,才能做出好的品牌。

“马云”这两个字是属于阿里巴巴的

6年以前我公司市场部的负责公关的人跟我说,要我接受媒体采访,那时候我特别苦恼,我不想见媒体。我知道自己长得丑,别人一看都记住了,街上一走人家都认识,对自己不好。但是他后来跟我争论了三天,他讲了一句话,他说:“马云,你以为这‘马云’两个字是你的吗?它是属于阿里巴巴的。”以后我就接受记者采访。

——2005年马云在青岛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马云管理案例

在当今社会,几乎每一个行业领袖都堪称营销高手,但是单从个人品牌塑造的能力来讲,所有人都难以超越马云。

从阿里巴巴刚一创建的时候,马云就深知个人品牌能够成就公司品牌这一道理。马云从不用专门的机构来规划自己的公众形象,他也不想刻意地勾画自己的公众形象。他时常以本色出现在媒体的镜头前,但是往往在不经意间,口出“狂言”,导致“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于是,“狂人”“疯子”逐渐成为他的代名词,也让他越来越受媒体的关注。

马云还经常高调地在电视节目中抛头露面,2006年3月,马云受邀为CCTV经济频道的大型经济类互动节目《赢在中国》担任评委。这档节目倡导的是“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因此赢得了不逊于任何选秀节目的收视率。

马云担任了两个赛季的评委,在节目中,他那充满睿智、切中要害的精彩点评和对创业者的谆谆教诲,让所有参赛选手和电视观众折服。《赢在中国》总制片人王利芬是这样评价马云在节目中的表现的:“马云通过对一个个活生生的选手的创业案例的点评,调动了他过往创业中的点点滴滴,他将这些点滴串联起来,并系统地总结出让选手和观众共鸣的东西,这就是《赢在中国》中马云的魅力所在,这是一个评委的魅力。”

在一次访谈中,当记者问起马云在《赢在中国》这档节目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马云回答说:“我觉得当评委最大的收获,是我以前没有想过的——去判断别人的事情或判断别人怎么样。我觉得我的收获挺大的,判断任何事情都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就是站在评委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事物、看待一个人。而另外的感受呢,我觉得中国优秀的创业的年轻人非常多,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这些人可能就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其实,马云的收获远不止他所说的这些,节目播出后,马云的种种观点被当作语录先后刊登在各大媒体、图书和网站上,马云的名字再一次红遍了大江南北,他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超级明星。当他受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讲时,大批的在线交易商守候在外面想要拥抱他,而马云最终不得不在6个保镖的保护下才得以脱身。

在《赢在中国》节目中当了两个赛季的评委后,马云又在另一档电视选秀节目《我能创未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中高调出现,并在首场节目中做了15分钟的精彩演讲。

马云的高调让他和阿里巴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阿里系列的产品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马云独特的个人品牌塑造,实现了用最小成本创造最大收益的目的。

马云管理智慧

在商场中,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会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比如提到微软,你会想到比尔·盖茨,提到苹果公司,你会想到乔布斯,提到阿里巴巴,你会想到马云,这些成功企业家的个人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他所在的企业,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传播着企业、品牌给公众带来的信息或者利益。

在传播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认知平衡论,就是说如果你对一个企业家有好感,那么你也会喜欢上他的企业所生产出的产品,反之,如果你厌恶一个企业家,你就不会购买他的企业的产品,因此可以说,企业家的个人魅力能够给企业带来坚不可摧的品牌效应,影响着产品销量的上升或降低。

在没有退役之前,李宁是人们所熟知的“体操王子”,他在赛场上的成就使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赢得了他人的好感和敬仰,这为他日后进军商海铺平了道路。1989年退役后,李宁创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携手合作,通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地赞助各种赛事。此外,李宁还十分热衷于公益事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李宁作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火炬手点燃奥运圣火,这些都使得他的个人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也直接影响了产品销售。最终,“李宁”体育品牌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

由此可见,企业家的个人魅力作为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良好的企业家形象能够帮助企业赢得顾客更多的好感、信任和尊敬。2005年3月29日,惠普股价涨幅超过了10%,而导致这一涨幅的原因竟然是,惠普在当天宣布了新CEO人选为前NCR公司的首席执行长马克·赫德,仅仅是赫德的个人品牌效应,就让投资者增加了对企业的信心。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企业家个人品牌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企业家个人形象受损,将迅速影响企业形象,甚至会将企业拖入深渊。

玛莎·斯图尔特经过多年的奋斗,将一个小小的家居装潢企业发展成价值数亿美元的家居出版业帝国,而她也成为美国的家居巨头。但是在2003年被美国证交会指控从事内部交易后,她的个人形象受到损害,尽管她很快辞去其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职位,期望能让公司免受个人官司的影响,但是投资者还是对她失去了信心,公司媒体产品的订户锐减,广告客户也纷纷离开,她辛苦创建的家居帝国瞬间倒塌。

一个成熟的企业应该将企业家个人品牌作为企业品牌组合管理的一部分加以管理,从而增强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促进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就。

品牌不是炒概念,而是注重可信度

被看作骗子的时候也是有的——我们刚好可能是中国最早做互联网的,1995年中国还没有联通互联网时,我们已经开始成立一家公司做了。人家觉得你在讲述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而且我自己学的不是计算机,我对电脑几乎是不懂的,所以一个不懂电脑的人告诉别人,有这么一个神秘的网络,大家听晕了,我也说疯了。最后有些人认为我是个骗子。我记得第一次上中央电视台是1995年,有个编导跟一个记者说,这个人看上去就不像是一个好人!

那时候我在拼命地推广互联网,在最疯狂的时候大家开始“烧钱”。别人一定会认为,做电子商务的人只会烧钱,不会干事,所以我那时候被当作疯子。

现在是傻子——这两年你看我们非常执着,我们在做这个公司的时候,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的。我永远只在乎我的客户怎么看,只在乎我的员工怎么看,其他人讲的我都不听。所以人家说:“你这个人特傻,人家都转型了,你为什么不转型!”

——马云2003年接受《财富人生》节目的访谈

马云管理案例

任何一家企业都想让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叫得响,让所有的消费者都知道自己的品牌,关注自己的品牌,所以,很多企业就不遗余力为自己的品牌造势,扩大宣传,甚至夸大效果,为的就是博得眼球。

马云也很看重阿里巴巴的品牌效应,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只知道追求品牌效应的人,在马云看来,牌子打得再响,赢得了再多的眼球,也不如加重对产品质量的把控重要。不论企业品牌名号有多响,影响力有多大,如果不注重产品的质量问题,让劣质的产品流入市场,那这个品牌也会被砸掉,企业也会随之关门大吉。

在《赢在中国》的比赛现场,马云就和一位做普洱茶生意的选手王力伟探讨了这个品牌与质量的问题。

王力伟:“把握普洱茶独产中国却享誉世界的优势,在普洱茶消费热潮增温趋势凸显的现在,用成熟的商业模式完成普洱茶与消费者在接触点的体验。”

马云:“有人跟我讲,喝了普洱茶对胃好,茶看起来越脏越好,这个茶是被你们炒大的,还是真的有这么好?”

王力伟:“非常感谢马老师对普洱茶行业提出的正面问题。首先一点,茶行业里其他茶确实存在今年是宝、来年是草的说法,这是指普洱茶以外的其他茶,而越陈越香是指普洱茶的生茶。从工艺来说普洱茶分成两类:一类是生茶,一类是熟茶。熟茶要尽快喝掉,久了不一定好。生茶就不一样,越陈越香。从道光年间留到现在的6吨普洱茶,放了几百年,好成什么样,目前没有人说,应该是有价无市的一种噱头吧。”

马云:“我的问题是,普洱茶是被炒大的,还是真的有这么好?”

王力伟:“我跟您说,真的有这么好,当然也有人在炒。”

马云:“给我介绍一下你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