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
17572500000022

第22章 “尼考嘭”原则——奖惩结合,才能让孩子均衡发展

现在的华人父母,发现孩子犯了一些小错,会认为树大自直,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改正那些小毛病;但孩子做对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父母就会对孩子大加赞赏。日本人一向认为,表扬和批评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尼考嘭”就是一种奖惩结合的教育方法。

“吴丽,吃完饭我们去小区的小公园走走吧。”

两个孩子跑去健身中心玩儿,我与吴丽在公园里一边走一边聊天,正好遇到小强幼儿园的同学小丽,也就是和小强打架的那个女孩。

小丽与妈妈坐在一张长椅上,旁边放着一个装了零食的大袋子。

“小丽,旁边的大袋子你先抱着,让位子给阿姨坐下可以吗?”我停下来逗小丽,看她有什么反应。

“不行!”小丽看了一眼,再看看大袋子,很坚决地说。

“小丽,让阿姨坐一会儿吧,阿姨走累了。”她妈妈跟她商量道。

“不!”小丽声音更大了。

“唉!”小丽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

做错了,轻轻敲手;做对了,微笑以对

“哪有这样当妈妈的,要是乐乐这样,我早就骂他了!”我们走远后,吴丽感慨地说。

“日本人也会骂孩子?!”

“当然,孩子犯错一定要骂。日本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可是现在流行一种观念: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就是赞赏教育。”

“赞赏教育?你知道‘尼考嘭’原则吗?”

“‘尼考嘭’?从来没有听过耶!”

“‘尼考嘭’是日本人教养孩子的原则。日本父母很少像华人父母那样说教,而是采取调教的方法。其中,‘尼考嘭’原则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尼考’是日语‘尼考尼考’的缩写,是微笑的意思,‘嘭’是轻轻敲击的意思,是一个拟声词。”

“‘嘭’是轻轻敲击,是指日本人也打孩子?”

“算不上打,而是孩子做错事时,父母会轻轻地敲一下他的手;如果孩子做得好,父母就会对他微笑,用微笑表示赞许。‘尼考嘭’就是一种奖惩结合的教育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

“当然不是,‘尼考嘭’适合教育小孩子。对于大孩子,就要坚持‘爱孩子,批评两次,表扬三次,教他五次,就会成才’的原则了。”

“明白了,其实就是奖惩结合,或者说是多表扬少批评。不过,现在的华人父母,批评孩子的少,赞赏孩子的多。发现孩子犯了一些小错,会认为树大自直,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改正那些小毛病;但孩子做对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父母就会对孩子大加赞赏!”

“嗯,但好孩子不全都是夸出来的。要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挫折、失败是难免的,犯错也是不可避免的。让孩子只在赞扬声中长大,不一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可能助长孩子的虚荣心。虚荣心强的孩子,如果事情做得不好,会设法讨好父母,从而得到父母的赞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孩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撒谎。”

“撒谎?比如?”

“例如,孩子明明考了80分,会撒谎说95分。”

“嗯,现实生活中是有这样的孩子的。”

“简宁,乐乐与小强好像在和一个孩子打架!”吴丽突然叫起来。

等我们赶到健身中心时,乐乐、小强与另一个男孩已经扭成了一团,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3个孩子分开。

“小强,为什么跟小朋友打架?”我问。

“阿姨,我在跑步机上跑步,那个小朋友说他要玩儿,我说是我先来的,我玩一会儿就下来,可是他就用手推我!”乐乐说。

“那小强又是怎么回事?”

“小强看他在推我,就去拉他,结果他就打小强,我就拉他,结果他又打我……”

“小朋友,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谁先来的就先玩儿。你来得晚,就要排队,为什么要推人、打人呢?”

男孩低着头,不说话。

“算了,简宁,我们家乐乐也不对,看人家孩子想玩,应该下来让给他玩儿。是不是,乐乐,妈妈应该骂你吧?”

“嗯,妈妈,我错了,对不起!”乐乐低下了头。

“哟,谁说我儿子不对了,你们的孩子在跑步机上玩好一会儿了,还不下来,这个健身中心又不是为你家开的!”我与吴丽正打算带孩子离开,没想到那个小朋友的妈妈竟然大声地对我们说。

“明明是你家孩子推了我们的孩子,你应该好好批评他。”

“谁看见我们家孩子推你们的孩子了?我倒是看见你们两个孩子打我们家一个孩子!”

“唉,你怎么这么不讲理呢?我朋友都说了自己的孩子,你还这样说!再说,你家孩子没受伤,我朋友的孩子脸上还有抓痕呢!”

“是啊,人家孩子脸上还有抓痕呢!”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人帮腔。

“就是啊,别吵了!小孩子打架很正常,大人着急什么啊!”

那个男孩的妈妈终于不再说话,气呼呼地拉着儿子走了。

“小强、乐乐,我们去那边玩儿!”我与吴丽带着两个孩子离开。

“唉,孩子犯了错,不管教自己的孩子,反而怪别的孩子欺负她家孩子,这样怎么能把孩子教好?”吴丽摇头叹息。

“如果是你家乐乐动手推人,你会怎么管教他啊?”

“我要先让他明白,动手推别人是错误的,要他向对方道歉。他如果依然不听,我会更严厉地骂他!总之,要让他明白自己做错了,并且知道错在哪里,慢慢地他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日式责任教养22

爱孩子,批评两次,表扬三次,教他五次

正在聊天时,收到老公的短信:“饭做好了,回家吃饭吧!不过,家里没水果了,你可以顺路买一些回来吗?”

“走吧,陪我去买水果,然后就回家吃饭。”

菜市场的人很多,卖水果的摊位在市场的最里面,当我们经过卖菜的摊位时,小强突然喊了起来:“妈妈,那个叔叔的摊位下有两个马铃薯,我去捡起来!”

“我也去!”

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去捡马铃薯,然后将马铃薯放在摊位上。

“小朋友,谢谢你们!”

“嘿嘿……不用客气。”小强和乐乐笑着回答。

吴丽对两个孩子伸出大拇指,意思是“做得好”。

从市场走出来,遇见一个骑自行车的老爷爷。他买了很多菜,前面菜篮装得满满的,自行车后面也挂了很多袋子。他刚骑上车,后面的袋子可能没绑好,几个青椒滚落到地上。

“爷爷,您的青椒掉了!”小强大喊。

“我去捡。”乐乐说完,就去捡青椒了。

听见孩子们的喊声,老爷爷停了下来,把青椒装进袋子里。

“谢谢小朋友。”老大爷向孩子表达谢意,骑车而去。

“吴丽,乐乐今天被骂了一次,被赞美了两三次,表扬多于批评呢!看来‘爱孩子,批评两次,表扬三次,教他五次,就能成才’很简单哦!”

“确实很简单,不过,教他五次,就是要有耐心地一次次教育孩子,直到孩子学会做一件事或改掉一个坏毛病为止。”

“再多说一些日本父母的教育原则吧。”

“嗯,在平时生活中,管教孩子要奖惩结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既会犯错,也会不断地成长进步,批评孩子与赞赏孩子一样,无论是对其完整人格的塑造,或是促使他不断进步,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批评孩子时,语气一定要温和,最好是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中肯地分析他的错误,并提出改正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孩子逐步改掉不良习惯,强化优秀的特质。此外,不论是批评或是奖励,都要就事论事,不能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随便批评孩子,也不能因为心情很好而胡乱赞赏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批评和赞赏都是为了他好,并能虚心接受批评。”

管教孩子要奖惩结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既会犯错,也会不断地成长进步,批评孩子与赞赏孩子一样,无论是对其完整人格的塑造,或是促使他不断进步,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