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
17572500000027

第27章 不管教,就等于放任——教好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有个教育学家说过,教育应该是一种理性行为,一旦重“情”轻“理”,就会放任纵容孩子,让家庭教育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让孩子滋生依赖、怕吃苦等问题。所以,父母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小燕一家人离开后,来了一对更年轻的爸爸妈妈与一个女孩。小女孩三四岁,很漂亮,梳着一对辫子,肌肤白嫩细致,像是用牛奶泡过似的。

“哇,这女孩真漂亮,简直是洋娃娃,长大后一定是大美女!”

“是啊,她的妈妈也很漂亮呢!”

听到别人在夸女儿与自己,漂亮的年轻妈妈微露喜色,礼貌地点头向人致意。

“点点,想吃什么啊?”

“妈妈,我要吃鸡腿,吃好吃的。”

不一会儿,爸爸就端了餐过来。

点点拿了一个鸡腿,啃了几口放在一边。

看妈妈在吃玉米,又挖了一勺玉米粒,但吃了没几口又放下了。

“点点,你想吃鸡腿还是吃玉米呢?”

“妈妈,我都要吃!”

“嗯,好!”

点点虽然答应了妈妈,但是看见爸爸在喝咖啡,就又端起妈妈面前的咖啡喝,但喝了没几口又放下了,然后就坐在座位上东张西望,不再认真地吃东西了。

“点点,你的鸡腿和玉米还要吃吗?咖啡还要喝吗?”

“妈妈,我吃不下了。”点点拍着自己的小肚子,意思是吃饱了。

“那我们走吧,去逛街了。”

教育应该是一种理性行为

“妈妈,小妹妹好浪费哦,好多东西都没吃完。”乐乐对吴丽说道。

乐乐说得一点儿也没错,吃了几口的玉米与鸡腿、喝了几口的咖啡就这么留在桌上,正在收拾桌子的服务生喃喃自语:“真是有钱人。”

“每天应该都有不少像他们这样的,东西没吃几口就走的人吧?”我问服务生。

“是啊,很多人带孩子来,都像这样没吃多少就拍拍屁股走了。唉,现在的人真有钱。如果我在家这样吃东西,吃一半丢一半,绝对会被我妈骂死!”

“简宁,现在是不是很多人都这样纵容孩子?你看,这孩子只吃了几口就不吃了,多浪费啊!”吴丽摇摇头。

“这样的父母越来越多。他们都怕对孩子管教太严,影响了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

“但是,不管教就是放任。有个教育学家说过,教育应该是一种理性行为,一旦重‘情’轻‘理’,就会放任纵容孩子,让家庭教育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让孩子滋生依赖、怕吃苦等问题。所以,父母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是啊,如何既能管教孩子,又不放任孩子呢?”

“当然还是调教了。既要宽容孩子,理解孩子,又要对孩子加以教育。

“有一天,我去一个日本朋友家做客,发生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朋友的孩子1岁多,刚会走路。”

“朋友的老公拿着一个玩具苹果,为孩子示范如何吃苹果!他说:‘宝宝,这是又香又甜的苹果,很好吃呢!’宝宝点点头,不一会儿就去玩了。”

“我与朋友、她老公正聊着天,孩子又去拿那个玩具苹果,喊着:‘爸爸吃,吃苹果!’我以为朋友老公会象征性地张张嘴巴,装作吃下就可以了,毕竟是玩具苹果啊。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像煞有介事地咬了一口‘苹果’嚼了起来。孩子看着爸爸吃了苹果,就高兴地去玩儿了。看孩子走出去了,朋友的老公才吐了出来。”

“啊,还有这种事!这不是娇惯孩子吗?”

“这不是娇惯孩子、放任孩子,而是一种调教的方法!孩子的父亲没有用语言去说教,说苹果怎么怎么好吃,而是去咬了一口。因为孩子还小,无法理解太复杂的语言,反而更能理解父亲的肢体语言。所以,这种方法应该是身教吧,是站在孩子能理解的角度去与孩子沟通。”

“为了让孩子明白苹果很好吃,竟然去咬玩具苹果,这个父亲可真是用心啊!”

“是啊,朋友的老公不是教育专家,但他很聪明,知道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肢体语言教育孩子。这种用心教育孩子的行为,值得每个父母学习。”

“对!”

“唉,点点的父母可能生活条件比较好,在吃喝或其他方面就任由孩子来,或许他们还认为这样做更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事实上,孩子就像一棵树,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必须适时砍掉一些多余的枝蔓。也就是说,孩子应该管教的时候,一定要管教!否则,任由孩子发展,就会养成懒散、自私、霸道等坏习惯。”

日式责任教养27

应该管教的时候,就要严格管教

“在日本,我听说过一个故事,是正田美智子皇后及其母亲的教育方法。

“美智子的母亲叫富美子,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富美子有4个孩子,每个孩子出生后,她都会写‘育儿日记’,仔细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个性,这样就可以因人施教。”

“尽管美智子家的经济条件不错,但她母亲却常说:‘我不让孩子们奢侈浪费,但是学习所用的书或是补习的费用,我一定不会省。’”

“美智子尽管身为皇后,却深受母亲的影响,也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和自制力,她会要求孩子好好吃饭,而且一定要吃完才能离开餐桌。可见皇后对孩子的管教多么严格!”

“由此看来,调教孩子不是放任,应该严格时必须严格。”

“嗯,我支持这种观点。但除了冷处理以外,日本人还有哪些教育的方法呢?”

“例如,为了便于教育孩子,避免孩子放任自流,父母会经常和学校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另外,日本的父母也很注意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情绪低落,就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从而进一步与孩子沟通。”

“哦,这样子啊。”

“除了训诫与沟通外,另一个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如果孩子脾气暴躁,极不听话,妈妈就会把他们带到神社或寺庙,然后说:‘让我们求神佛治疗你吧。’其实,就是让孩子转换环境,也是一种情境转移,有利于平复孩子的暴躁情绪。”

“聪明!”

“优秀的父母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既要发现孩子的优点,也要发现孩子的缺点,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与需要,及时纠正孩子的毛病,帮助他顺利成长。”

“如何既能管教孩子,又不放任孩子呢?”

“当然还是调教了。既要宽容孩子,理解孩子,又要对孩子加以教育。”

自重而不自私——让孩子懂得分享,学会与他人合作

许多华人父母很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什么都依着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结果造成现在的孩子确实越来越有个性,但同时伴随着以自我为中心。

日本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而非强调个人的能力。所以,日本人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比较高。我们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孩子各方面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