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大国思维
17584300000009

第9章 世界看中国与中国看自己

中国在国际社会上一直努力靠近大国的风范,但是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以及中国对自己的看法方面还是有相当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来自对中国崛起的危机感,也有中国公众对本国的极大满意度。中国倡导世界和本国都应该用公正的态度来对待对彼此的看法,在国际上能够树立公正的形象,承担大国的国际责任才是最重要的。

中西差距不容忽视

据英国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人和美国人最担心中国。

46%的英国人认为中国是盟友,只有33%的人认为中国对英国来说是威胁。巴西对中国崛起的力量持相对放松的态度,巴西人中的42%认为中国是盟友,31%认为中国是威胁。

一半以上的韩国人认为中国不算是盟友而是威胁,而持同样看法的美国人所占的比例也将近一半。除此之外,中国还被认为需要对气候变化负责,持这种看法的韩国人有75%。同时,一些国家的人对中国在全球中所占新优势的地位保持警惕。不过除此之外,大部分国家还是认为中国是友好和现代的。

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民对国家发展的满意度是最高的。中国人普遍认为中国自身的国际形象很好,中国的崛起是世界历史中一个正面的发展,同时中国在国际中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往往是负面大过正面,消极大于积极。如过去西方媒体经常针对人权和民主这些问题对中国加以批评,现在则总是紧紧抓住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放。很多西方人士都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造成西方就业机会的减少和流失,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

除此之外,许多西方媒体把能源价格猛涨的原因也归罪于中国,他们称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应该承担最大的责任。就连中国在非洲开展援助活动,也被外国批评为是所谓的新“经济殖民主义”。

实际上,对本国的国际形象看法在国内外的差距,每个国家都存在。它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就像是美国人对自身的国际形势感到乐观,但国际上却往往是谴责声大于支援声。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害怕他们不懂的事物以及变化太快的事物。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国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事物。因此,中国不应该过于在意这些报道。此外,也不能将国内的一些“利益集团”的声音等同于国际社会的声音。

与对中国的恐惧心理的增长相比,中国的实力增长的确要快得多,甚至显著得多。有国外专家评论:“中国已经做得很好了,中国要在未来做得更好。”

差距缘何而来

一国对他国看法的主要依据要素是事实、价值与利益。事实方面就是中国到底做了些什么;价值方面是指在事实真相弄清楚之后,判断事实的价值在哪里;而利益方面,也就是指中国所做的事情对他国的利益有什么影响。有专家评论说印度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但是中国确实是印度的经济竞争者、意识形态的竞争者和地缘政治的竞争者。因为这些原因,印度自然会对中国有负面的感觉。

国外看中国与中国看自己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首要的因素就是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双方共同造成的,一般来讲,任何国家的媒体包括中国自己的媒体,都是带着批评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社会和其他国家的社会。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人权和民主问题非常敏感,但是国内媒体并没有充分报道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往往报喜不报忧,所以才出现了如此大的差异。

国外的一些对立的观点在中国国内媒体很少出现。即便是对一些国外书籍,也只是翻译出对华友好的部分,而那些不友好的部分往往都会被删掉。普通的中国人便把知道的这些信息都当作是外国的善良本意,他们很难想象自己会成为其他国家的“威胁”。

中国的公众一般都会认为,中国并没有进行任何的侵略活动,并且跟各国的往来也是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是完全正当的。进入世界贸易体系之后,中国更是在经济政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退让,可这些并没有换来西方国家的认可,他们越来越变本加厉地指责中国。在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为何西方能做而中国就要一直做个好人,委曲求全,成全别国?当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应该为很多事情负责时,中国公众都不认为是自己的过错,而是西方强加到中国身上的。更多人认为西方这样评论有失公正,甚至有嫉妒嫌疑。

西方国家国防系统庞大,且其同样庞大的官僚体系也造成了西方国家在看待中国问题上的悲观论断。美国的国防支出占全世界的一半,谁都知道这背后自然离不开官僚体系的支撑。官僚系统中的官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寻找潜在的问题,而日益崛起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自然逃不过这种寻找的眼光,发展的道路上也多了一些阻碍。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都非常关注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举办北京奥运会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但是这种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就面临着一个结构性的障碍。负面印象也可能转化成实际利益上的损害,更为严重的是,负面印象对那些主张对华政策强硬的人来说是一种政治支持。虽然中国的相对实力已经大大提高,但毕竟中国有求于世界的方面要多于世界有求于中国的方面,再说对中国印象不好的观点都在西方,而西方国家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所以,在看待对中国的负面评价方面,要有一定的客观性。不要让公众对中国的负面评价最终被强硬派利用,否则中国的发展之路将会更加艰难。

消除差距建议

中国已经在努力地倾听世界的看法,中国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方面扩展,坚持用开放的心态来聆听别国的意见。同时,中国也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向外界展示自己,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而不是他们自己所理解的中国。奥运会期间,一些国外媒体不仅报道奥运赛事,也报道了中国的一些文化特色,这对于世界来说都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好机会。因此,中西方的媒体都应该有所调整,西方媒体应该减少对中国的负面报道,以公正的心态来对待中国。中国本土的报道也要多报些忧,少报些喜。多一些公正的评价,这样便能让中国公众有一个客观的分析。

中国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的透明度应该提高,因为许多国外的负面报道往往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而中国又无法主动纠正或者反击,这样就会让真相被掩盖,并且也会被评论引用成为恶意的信息来源。

中国的现在,是近两百年以来的“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个东方大国,中国也在世界的聚焦中越发成熟和开放。中国正在无形中构建一个个文化交流平台,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中国都需要与国外加强交流。现在的中国不只是中国的中国,也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转型关系到世界的命运。

当然,中国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的弱点。如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人口不断增长带来资源的危机,贫富差距正在日益拉大,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还并不成熟等等。中国本身也应当正视这些因素,树立客观的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正在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正在努力改善自身在国际上的形象,这一点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中国是不断前进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西方媒体仍旧带着批评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甚至不惜用不实的报道来抹黑中国,大部分观点都有失公正。很多国家都视中国为本国的威胁,而中国要做的就是要加强自己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活动,让各国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这个历史大国。中国应该维护自身在国际上的形象,承担该承担的责任,身为一个泱泱大国要更加开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反驳那些不实的报道,相信长此以往,一定会拥有崭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