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17589400000035

第35章 之四

“原文”

故日:辞言有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译文”

所以说,言辞有五种,即病言、怨言、忧言、怒言、喜言。病言,就是指有衰竭之气而精神不足的言辞;怨言,就是哀怨断肠而没有主意的言辞;忧言,就是关闭阻塞不能宣泄的言辞;怒言,就是草率行动而没有条理的语言;喜言,就是松散抓不住要领的语言。这五种言辞,精通后可以使用,有利就可实行。所以与智慧的人言谈,要依靠渊博;与笨拙的人言谈,要依靠善辩;与善辩的人言谈,要依靠提纲挈领;与高贵的人言谈,要依靠权势;与富贵的人言谈,要依据高雅;与贫困者言谈,要依据利益;与低贱者言谈,要依据谦卑;与勇敢者言谈,要依据果敢;与责备者言谈,要依据坚决。这是言谈的方法,而人们却常常违背它。所以与聪明的人言谈,就用这些方法阐明;与不聪明的人言谈,就用这些方法教导,然而人痴迷太久,做到也是很难的了。所以言谈有多种方法,事物有多种变化。所以即使整日言谈,也不会失去方法,事情不会错乱。整日不言谈,不变化宗旨,所以智慧的可贵之处在于不紊乱。听力要好,智慧要高明,言辞要巧妙,这样才能处处成功。

“事典”

居安思危

虞卿对春申君说:“我听过这样的话:‘人在安乐的时候要提防危险的到来,当危险的时候又要考虑怎样得到安宁。’现在楚王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因此,您的封邑的地点,不能不趁早确定下来了!我替您考虑封地,没有比远离楚国更好的了。秦孝公封公孙鞅于商,孝公死后,鞅被继位的惠文公杀掉。秦昭王封魏冉于穰、陶,昭王死后,封地也被继位的王剥夺。公孙鞅是有功之臣,魏冉是皇亲国戚,但是仍然免不了夺封和被杀,就是封地太靠近国都的缘故呵。西周初年,功臣太公望封于齐,皇亲召公奭封于燕,两国一直沿袭至今,就是由于距离周王室所在地很远。现在燕国不断进攻赵国,罪大恶极,而赵国也已对这种行为愤怒到了极点,所以您还不如率领楚军北上,一方面取得赵国的感激,另一方面可以趁机翦灭燕国,然后把您的封地确定在远离楚国的燕,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

春申君说:“攻燕所要通过的道路,不是在齐国就是在魏国,而齐、魏两国新近又都与楚国结了怨。所以,楚国就是想进攻燕国,您叫我走那条道路呢?”

虞卿回答:“我会叫魏王答应让您通过魏国伐燕。”

春申君问:“用什么办法呢?”

虞卿回答说:“我请求到魏国去,想办法让他们相信我的话。”

于是,虞卿就去对魏王说:“那楚国也是很强大的诸侯国,可以说在天下没有什么敌手,而且它马上就要进攻燕国了!”

魏王问:“您前一句说什么‘天下没有敌手’,后一句又说什么‘马上就要进攻燕国’,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虞卿回答道:“如果说马的力量很大,这是有的,但如果说马能驮载千钧重的东西则是绝对不可能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那千钧之重不是一匹马所能胜任的重量。现在我们说楚国强大这是明摆的书实,如果说要远道而来越过赵、魏两国在燕国作战,那难道是楚国的力量所能胜任的吗?力所不及却非要去干,就会使楚国衰弱!相对而言,楚国的衰弱就意味着魏国的强大!这种情况不是对大王您很有利吗?”

晋献公借道灭虞

春秋时期,晋国打算讨伐虞、虢(今河南省黄河一带)两个小国。大夫荀叔对晋献公说:“强攻不如智取。”晋献公问:“怎么个智取法?”荀叔说:“用屈地的良马和垂棘的美玉作为礼品贿赂虞公向他借条道路攻打虢国,万无一失。”晋献公起初舍不得这些宝物。荀叔认为,如果能使虞国借道给我们,这些东西就像是从内库移放到外库一样,仍然属于我们晋国。意思是说,非此不能消灭虞、虢。晋献公听了很满意,决定采纳这个计策。

于是,晋献公派荀息(即荀叔)去向虞国借道。荀息一到虞国就说:“虢国没有道义,从颠转入虞,攻打郧地,是因为你的强大制止了它。现在虢国不讲道义,派人攻打晋国南部边界,我们想向你借道,以便向虢国讨教为什么要攻伐我们晋国?”虞国君听荀息说得头头是道,又献上来宝马美玉,不禁心花怒放,爱不释手。他想,晋人真是又会说话又会办事,我可不能得罪他们,我若借道给他们,说不定还会得到更多的好处哩。想到这儿,他就满口答应了荀息,而且还请求由他们先出兵伐虢,为晋国帮忙。

虞国的谋臣宫之奇忙劝阻说:“国君万不可答应!一旦借道给晋国,必然后患无穷!”但虞公不听忠言,轻率地答应了晋国的请求。随后,晋国派里克、荀息为大将与虞国军队会合,攻打虢国,很快就打下了虢国重镇下阳。然后,晋国派重兵驻守。

不久,晋献公又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再次劝阻说:“虢就好比虞的门户,虢一旦灭亡,我们也保不住了。国君不能再借道给晋了,不能让他们习惯欺负别人,上一次已经很不应该,这次再这样做,可就是俗话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了!”宫之奇是虞国的忠臣,自幼在虞公身边长大,和虞公很亲近。但是,虞公不听他的劝告,仍旧借道给晋国。宫之奇见大势已去,带着全家族的人匆匆离开了祖国,逃命去了。临走,他对众人说:“虞国等不到年终祭神的日子了,在这一次战争中,我们国家就要灭亡,晋国也用不着再兴兵了!”众人听完捂着脸哭送他出走。

果然,这年冬天,晋国从虞道发兵一举消灭了虢国,虢公丑慌忙逃奔。晋国大军得胜而归,途经虞道,住在馆舍里“休息”。三天后,晋军突然兵锋一转袭击虞国,活捉了虞公和大夫井伯等人,把他们作为晋献公女儿结婚的陪嫁人押走并监禁起来。虞公悔之晚矣!

王允的怯懦无骨

东汉末年,年轻的王允在太原郡为吏。当时,当地恶霸赵津专横放肆,王允出于正义,请求太守刘踬说:“赵津如此作恶,如果得不到惩戒,那么太守的威严就荡然无存了。为民除害是太守的职责,太守不能坐视不管了。”

刘踬感到为难地说:“赵津交结宦官,想要惩戒他不是一件易事啊。”

刘踬没有答应,王允顿感失望。一日,王允和好友提及此事,不满道:“太守深怕遭祸,放纵恶人,他不是为民作主的好官。”

好友纠正说:“刘踬并不是像你说的那样,他是有顾虑啊。赵津和宦官来往密切,而宦官又掌握朝中大权,惩戒赵津,必然会得罪宦官,这样刘踬就危险了。宦官也许不会和你这样的小吏计较,但他们一定不会放过刘踬。刘踬身为太守,宦官岂能容忍一个和他们作对的人担此重任呢?你考虑得太少了。”

王允不同意好友的见解,他坚持游说太守,一天也没有中止。

刘踬渐渐被王允说服,他下令把赵津抓捕入狱,然后宣示罪状,处以斩刑。

赵津的哥哥和弟弟给宦官送去重金,请求为赵津报仇。宦官于是诬告刘踬滥杀无辜,结果刘踬被朝廷处死。

王允悲痛万分,他对好友说:“你从前说过的话是正确的,太守之死我也有责任,我对不起他啊!”

王允把刘踬的尸体送回其家乡平原郡,他在那里呆了三年,为刘踬看护坟墓。经过此事,王允的性情改变许多,他为人处事更加谨慎了。

后来,王允在朝中做官,中常侍张让忌恨他,捏造罪名把他打入狱中。

司徒杨赐认为张让不会放过他,他竟劝王允自杀,他说:“张让凶恶奸邪,与其受尽酷刑而死,不如自尽可以解脱。”

王允一叹道:“你是怕我受罪,才会这样劝我,我不怪你就是了。不过我是皇上的臣子,怎能轻易自杀呢?我现在不想申辩,也不跟张让相争,我只求保下命来为朝廷做事啊。”

张让本想把王允置于死地,他天天命人报告王允的一举一动。报告的人每天都对张让报告说:“王允现在不吵不闹,完全丧失了斗志。他也没有说大人的一句坏话,反是说自己有罪,不该冒犯大人。”

张让感到意外,心里却是分外得意,他笑着说:“王允不知进退,现在是尝到苦头了。活该他倒霉啊。”

张让对王允的恨意渐消,这时为王允求情的人便说:“大人惩治王允,无非是发泄愤恨,警戒百官,如今王允变成了行尸走肉,百官也已知惧,大人的目的全然达到,何必杀了王允呢?留下他倒能显出大人的仁德。”

张让听得十分自在,高声一笑,索性把王允的罪名一笔勾销了。

董卓乱政时,王允装得十分老实,对董卓言听计从。有人说他没骨气,王允说:“董卓势倾朝野,只有怯懦无骨的庸人才能逃过他的毒手。我要生存下来,干番大事,就不能和他公开对抗啊。”

王允如此不堪,董卓对他不加戒备,反是把事情交给他处理。有人不解道:“王允并不是大人的心腹,大人为何器重他呢?”

董卓卖弄道:“他这个人无依无靠,且又听命于我,用他才不会有麻烦产生。这是高明的用人之道,你是不懂的。”

后来,王允暗中交结董卓的部将吕布,让他做内应,一举诛杀了董卓。

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从内侍缪贤手里,得到楚国丞相昭阳几年前丢失的无价之宝“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便想以强欺弱,占有这块玉璧。他派人给赵王送去一封信,说:“寡人慕和氏璧有日矣,未得一见。闻君王得之,寡人不敢轻请。愿以咸阳十五城奉酬,惟君王许之。”赵王接到信后很为难,就召集群臣商量对策。大臣们认为:如果答应了秦王的要求,可能会失去玉璧又得不到城池;如果不答应,又因此会得罪秦国,为今后带来麻烦。大臣李克站出来说:“不如派一个智勇双全之士怀璧而去;如果秦国给了城,就把和氏璧授予秦国,如果秦国不给城,和氏璧依然归赵,这样可以两全其美。”赵王听了,用眼瞧了瞧大将廉颇,廉颇低头不语。

这时,缪贤对赵王说:“我有个门客叫蔺相如,是个有勇有谋之人,叫他去完成这个任务最合适。”赵王便马上召见蔺相如,问道:“秦国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你说可不可以答应?”蔺相如说:“秦强赵弱,不能不答应。”赵王又问:“如果秦国失信,得璧而不给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国用十五城来换和氏璧,这价钱够高的了。赵国要是不答应,便有理屈之嫌,如果秦国得璧不给城,那就是秦国不讲道理了。”赵王接着说:“先生能护璧去秦国一趟吗?”蔺相如答道:“如果没有别人可派,那我就去一趟。秦国交了城我就把玉璧留在秦国,不然的话,我一定完璧归赵。”赵王听了大喜,即刻拜蔺相如为大夫,授予和氏璧,由蔺相如护璧去了咸阳。

秦王听说赵国送和氏璧来了,坐在章台接见了蔺相如,并召集群臣前来观看。蔺相如献上玉璧,秦王接在手里反复观赏,赞叹不已。秦王还把玉璧递给身边的大臣们传着看,又交给后宫的美人们去看,好半天才传回来。大臣们争着给秦王庆贺,一齐欢呼万岁。蔺相如被冷落在一边,等了好半天,也不见秦王提起交割城池的事。他急中生智,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瞪着眼睛,厉色声严地对秦王说:“大王曾经派人送书给赵王,要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玉璧。赵国的大臣都说,大王是想欺骗我们。只有我认为,老百姓还讲信用呢,何况大国的君王?我们哪能用小人之心去猜测君子?于是赵王斋戒五天,隆重地派我送来玉璧。可是大王对我这样傲慢,坐着接受玉璧,又给下人观看,太不恭敬了。这说明大王没有交城的意思,所以我把玉璧收回来了。大王要是逼我,我宁可把我的脑袋跟这块玉璧,在这根柱子上一起碰碎。”说完,他拿着玉璧,对着柱子。秦王怕损坏了美玉,连忙劝阻,又假意让大臣拿出地图,指出那十五座城的位置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心里明白秦王并非真心,就说:“当初我们国君为给大王送和氏璧,曾经斋戒五天,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因此,大王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玉璧的仪式,我才能把玉璧奉上。”秦王无奈,只好答应。

蔺相如拿着玉璧回到宾馆,叫一个手下人扮做穷人的样子,把玉璧包好系在身上,偷偷从小路跑回赵国去了。还托下人禀报赵王,他宁死不屈。

五天后,秦王召集大臣和几个外国使臣,进行受璧仪式。只见蔺相如从容不迫地走上殿来,两手空空。秦王疑道:“我已经斋戒过了,你为何不带玉璧来?”蔺相如答道:“秦国自穆公以来有十五多位君主,都以诈骗行事。杞子欺骗郑国,孟明欺骗晋国,商鞅欺骗魏国,张仪欺骗楚国……这些事历历在目。我也怕受骗,已经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秦王大发雷霆,又嚷又叫,命令手下人把蔺相如绑了。蔺相如面不改色地说:“大王请息怒,我还有一言要说。天下人都知道秦强赵弱,只有强国欺负弱国,而没有弱国欺负强国的道理。大王真想要那块玉璧,请先交割十五座城给赵国,然后派人跟我一块去赵国取和氏璧。赵国如若得城,绝不会背信弃义,得罪大王的。我知道我欺骗大王是死罪,已禀告我的国君,不指望再活了,请杀了我吧。好在各国使臣都在,他们知道大王是为和氏璧的原因而斩赵国使臣,谁是谁非自有公论。”秦王和他的大臣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各国使臣都替蔺相如捏着一把汗,但秦王说:“杀了他也得不到玉璧,徒负不义之名,伤了两国的和气。不如好好款待他。”于是设宴招待。礼送蔺相如回国。

《权术》篇中讲:“进退果断,该说则说,该止则止,就是决断。”“我们常讨论怎样做对自己有利,就是要发挥自己的长处;讨论怎样才能避害,就是要避开自己的短处。”“游说高贵的人要依靠言辞中有气势。”“游说愚蠢的人要靠我们把利害讲得明明白白。”

蔺相如智勇双全斗秦王,完璧完人归赵国的过程,就是这样运用权术来控制说辞辩辞的。秦王等人只顾传看玉璧不提交割城池一事。他立断机智地收回了玉璧,气势逼人地进言,舍身护璧;怎样扬长避短,璧在手中,身在秦国,只有舍身护璧,暗中找人将璧送回国为妥;然后历数欺诈历史,理直气壮,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巧舌如簧止秦谋

赵国联合天下各诸侯国。准备要进攻齐国。

苏秦替齐国着想,上书给赵惠文王游说道:“我听说过古代圣贤君主的事迹,当他们的德政惠行还没有完全施行到全国各地,教化礼治慈善仁爱还没有普及到所有老百姓身上,祭祀典礼和四时供奉还没有满足鬼神需要的时候。如果天上降下甜美的露水,风雨合时合节风调雨顺,农民们五谷丰登,仓储充足,老百姓也会感到万分欣喜。这个时候。贤圣的君主却会对自己的失职感到羞愧。如今您的武功国力,还远远比不上秦国,与秦国之间的怨仇以及多年积聚起来的愤怒,也远不如韩国那么深。我私下里在外面听到一些大臣和下级官员的议论,都说大王您此前一味地认为秦国是为了爱护赵国才憎恨齐国的。我私下里借助发生的事实进行观察秦国怎么可能是因为爱护赵国才憎恨齐国的呢?它只不过是因为想乘机灭亡韩国、夺取东周和西周的土地,才拿着齐国做钓饵罢了!而且首先要把这个舆论张扬到天下,想让相邻近的诸侯国都看到秦国是何等地爱护赵国。它恐怕要做的事情不能成功,就首先出兵装成伐齐的样子给赵、魏两国、看;害怕各诸侯国会察觉它的阴谋,因之一点也不显露伐韩的意图以迷惑别人;唯恐诸侯国不信任自己,于是派出质子以取信于诸侯;口口声声说是为盟国考虑而伐齐,实际上却是想乘机攻取空虚的韩国。我私下里观察它的意图,认为秦国这次行动计划的真正目的就是这样的。

“况且那些游说之士也都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说:‘韩国已经失去了三川郡,魏国也已沦丧了原来晋国的故地,如果还依赖于韩国尚未完全灭亡这一形势,灾祸马上就会降临到赵国头上。’而且事情本来就存在形势不同但面临的祸患却相同的,同时也有形势一样但面临的祸患却不同的。早先,楚国长时期遭受秦国的攻伐侵扰,以致中山国失去了楚国的支持而被赵国灭亡。现在,燕国的势力已达韩国黄河一带,在南边距离赵国的沙丘和巨鹿两地不过三百里左右,距离赵国的西境扦关、榆中也才只有一千五百里路。秦国业已完全吞并了韩、魏两国拥有的上党之地,这样,秦国的地盘和赵国的中心地区以及周边地区互相接壤的边境已长达七百里。如果秦国的军队携带强弓攻取并据守羊肠关的话,距离赵国都城邯郸可就只有一百二十里路了。何况秦国如果派遣大军进攻大王您的上党并从北边威胁的话,句注以西的地方就不再是大王您能拥有的了。如果秦人再堵塞句注,拒守常山,只有三百里就可以和燕国的唐、曲吾等地连成一片,那么代地的良马、胡人的猎犬就没有办法运向东方,而极西的昆山美玉也到不了赵国,这三样好东西,也就不是大王您所能拥有的了。现在您跟随强大的秦国去进攻齐国,我恐怕将要出现的祸患就会是这样的。

“早先,秦、齐、韩、魏、燕五国诸侯曾经联合起来想进攻赵国,五国三分赵国的国土,这就像是已经铸在了青铜器上、写在了盟会时祭祀用的簿册上一样,是确定了的事情。五国出兵的时间已经指日可待了,齐国背弃盟约挥师西去进攻秦国,迫使秦国废止了攻赵的成命,并且穿上白色的凶服听从诸侯的号令,把侵占魏国河内的温、轵、高平等地归还给魏国,把三公、什清等地方归还给赵国,这件事情大王您是很清楚的。所以说齐国与赵国间的关系,正可以称得上是友好的交往。可是现在齐国却以功抵罪,以德换怨,即将遭受赵国的进攻,我担心从此之后要和大王您交往的诸侯再也不会像齐国那样了。如今大王联合了天下诸侯,一定以为您会得逞,这个时候齐国如果不顾社稷之危来服从侍奉大王您,诸侯一定会更加看重大王。那么,齐国尊崇大王,天下诸侯服从大王;如果齐国冒犯大王,大王就联合诸侯讨伐齐国,这样,一个时代的命运就掌握到大王您手中了。我劝告大王您与您的亲近大臣重新计划考虑这件事,在举事之前考虑成熟,然后再说。”

赵王接苏秦长信后,果然没有和秦国联手攻齐。

魏太子巧舌如簧

魏太子在楚国做人质,他在鄢陵对楼廓说:“您一定要等齐、楚两国联合起来才去解救皮氏之围。可是现在从情理上讲齐、楚两国肯定不会联合的,那翟强在国内最憎恨的人就是您了,他们那些人都想联合齐国、秦国摒弃楚国来降低您的威信,肯定会对齐国说:‘魏国之所以遭到攻击,并非是秦国首先要讨伐它,实在是由于楚国嫉妒魏国侍奉大王,因而劝说秦国进攻魏国的。’齐王本来就想攻击楚国,又气愤楚国不和自己友好,一定会命令魏国割地与秦国媾和。当年像张仪那样有本事的人,又有秦、韩两国为外援,因为齐王憎恨,所以魏王不敢把他留在国内。现在魏国有齐、秦两个大国支持,摒弃楚国以降低您的威望,我很替您担心。割地与秦国媾和,通过齐、楚哪国都可以,为什么不通过楚国呢?秦兵如果迅速出击楚国,楚国也许会与秦国联合,这样魏王肯定担心对自己不利,您就可以趁此机会把汾水以北的土地献给秦国请求媾和,魏、秦、楚三国联合以孤立齐国,秦、楚两国就会看重您,而您也就肯定会担任魏的相国。我想秦王和樗里疾也想这么做,我替您去游说他们吧。”

魏太子到了秦国,对秦相樗里疾说:“进攻皮氏,这是秦王的第一件大事,如果不能攻克,各诸侯国将因此事而轻视秦国!何况占有皮氏对进攻韩、魏有很大好处。”

樗里疾说:“我已经与魏国媾和了,您说的这些都没用了。”

太子又说:“我希望能用我的想法来测猜您的内心,但愿您不再加罪于我。拥有皮氏,对秦国有很大的好处,您却把它给了魏国。您是担心最终无法保住这个地方,所以才把它给了魏国。可是以您现在的兵力,守卫皮氏是绰绰有余,您为何不占领它呢?”

樗里疾问:“现在怎么办呢?”

魏太子回答说:“魏王所依仗的,无非是齐、楚两国;所任用的,不过是楼廓、翟强两人。现在齐王对魏王说:‘和、战都取决于齐国。’这分明是主战的言辞,因之它不会援救魏国的!楚王对魏王不任用楼廓而是任用翟强主持媾和十分不满,怨恨魏国并已与它绝交。魏王很担心魏国会马上灭亡,而翟强准备联合秦、齐摒弃楚国来贬低楼廓。楼廓却准备联合秦、楚摒弃齐国以贬低翟强。您最好是停止和魏国媾和,派人对楼廓说:‘您能否把汾水以北的土地献给秦国?如能,我就会和楚国联合摒弃齐国来抬高您,这是我能办到的事。’楼庳与楚王一定答应得很爽快,然后会对翟强说:‘您能否把汾水以北的土地献给秦国?如能,我就会联合齐国摒弃楚国以抬高您。’翟强和齐王也会马上答应。这样,您在魏国之外又得到齐、楚两国的支持,在魏国国内又有楼、翟两人帮您办事,为什么不可以在河东地区拥有地盘呢?”

谋,就是施展谋略计策,即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鬼谷先生强调凡事都需要谋略,有了谋略,就可以制定出具体而详细的计策,那么用来控制事物,就可以进,也可以退,自然也就不会再受制于其他的人或事。但是,世间之事,往往都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地杂糅在一起的。如何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现象里,拨开云雾,找到取胜的法宝,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你必须具备超凡的谋略智慧,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巧妙地运用,这样你才可以化解难题,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