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17608400000033

第33章 餐饮礼仪(1)

“食礼”系饮食礼仪、饮食礼制、饮食礼义、饮食礼俗、饮食礼貌、饮食礼节等概念的通称。其中,饮食礼仪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饮食礼制是被国家礼法所肯定的饮食典章制度和重要经籍;饮食礼义是筵席时为表示某种敬意而隆重举行的各种仪式;饮食礼俗是与礼义、礼制、礼义相关并且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饮食风习;饮食礼貌是餐饮活动中表示敬重与友情的日常行为规范。饮食礼节是饮食礼仪的节度和饮食礼貌的综合评价。总之,作为“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礼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

食礼的涵盖面很广,可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如按时代划分,有原始社会食礼、奴隶社会食礼、封建社会食礼、资本主义社会食礼和社会主义社会食礼;按民族划分,有汉族食礼和少数民族食礼;按阶层划分,有宫廷皇家食礼、官府缙绅食礼、军营将士食礼、学院士子食礼、市场商贾食礼、行帮工匠食礼、城镇居民食礼和乡村农夫食礼;按地域划分,有东北地区食礼、华北地区食礼、西北地区食礼、华东地区食礼、中南地区食礼和西南地区食礼;按用途划分,有祭神祀祖食礼、重教尊师食礼、敬贤养老食礼、生寿婚丧食礼、贺年馈节食礼、接风饯行食礼、诗文欢会食礼、社交游乐食礼、百业帮会食礼和民间应酬食礼种种,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与之发生广泛的联系,无不倚靠它进行社会交际。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对此,《礼记礼运》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次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食礼诞生后,为了使它更好的发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对其神学观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张,通过“制礼作乐”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出了若干具体的规定。接着,儒家学派的三大宗师——孔子、孟子、荀子,又继续对食礼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礼、法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以礼定分”,消患除灾。他们的学生还对先师的理论加以阐述、充实,最后形成《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著作,使之成为数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与灵魂。由于强调“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食礼与其他的礼,就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及道德规范,维系压迫、剥削制度的思想工具。不过,古代食礼中也有一部分积极健康的内容,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和筵席、餐饮上的礼尚往来。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被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所接受,演变成各种合理的饮食礼仪与礼俗,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

学生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学习知识不仅包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包括学习各种社会习俗礼仪,以便走入社会更好的适应时代需求。餐饮礼仪源远流长,并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餐饮礼仪不仅是继承我们传统优良文化的表现,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

(第一节)宴会前的礼仪

一、宾客邀请诸事宜

早早发出邀请比请客前一个礼拜才告知大家要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朋友在聚会前三周就打电话邀你和拖到前两天才通知,两种情况给你的感觉一定截然不同。

如果是寄印制的专用卡片请朋友参加你主办的大型宴会,记住,卡片要花2~4星期才能印好,然后还得在信封上写地址贴邮票,此外,卡片寄到客人手中需时数天,这些流程都得掌握好才行。

当然,我们也常碰到主人在最后一刻才发出邀请或临时提议,却能玩得宾主尽欢。不过社交宴会大都得寄正式请柬,而且得趁早,这样才不致失礼。

如果请客时间由你决定,那么寄发邀请函的时间有一些通则可遵循:1.商务或社交午餐,提前2至3周。

2.酒会,提前3周。

3.重要商业或社交晚宴,提前4个礼拜。

4.婚礼,提前6到8周。

5.舞会,提前2个礼拜。

6.周末到你家别墅度假,前一个月。

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受邀请的对象,而在最后一刻你才接获邀请,那么请勿生气,因为有的人就是这样,一定要拖到最后关头才开始准备;如果你发现初始邀请名单上根本没你,你只是垫档而已,也千万别动肝火,因为这一点也不丢脸,而且这种事屡见不鲜,每个人都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其实,与其怨对他人,不如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明白自己多迷人,下次主人办宴会时,你马上就是初始邀请名单中最优先的人选。

二、话说请客动机

一般人请客的动机,也就是请客的理由会因人而异,不一而足,最重要的当然是人不能离群索居。孤独是大家常有的烦恼,人们必须走出自家大门和其他人交往,其中请客是最能满足我们交往朋友的需要。

如果觉得家里不适合请客,就请客人上餐厅饭店或俱乐部吧!不过,我以为许多人认为在家里请客不够面子,其实是想逃避。我以一位年轻朋友为例,因为经济原因,他总在一间窄小简陋(照他自己描述)的房间内请客,不过他说:“朋友是我家最好的装饰,他们美丽潇洒,我的房子也跟着漂亮。”这种达观的想法,令我十分敬佩;另一位经济情况欠佳的朋友,他的作风则大不相同,她的房子并不气派,不过,她请客时只点蜡烛不开灯,这样客人对房子的内部就不会看得太清楚,在朦胧中自得其乐。

如果你主办商业或慈善餐会,场地通常为饭店或餐厅,因而气氛经常不够热烈,让人感觉不到人与人接触交流的温暖。但是这样的气氛是可以改变的,如何让会场升温有人情味,使所有的与会者情绪高昂,是主办宴会者应当重点讨论的。

请客有许多动机,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朋友请过你,应该投桃报李。即使是光棍也要如此,不要以为你是抢手的单身贵族,就理所当然老被别人请,把社交义务抛诸脑后。

·对某位朋友很感兴趣,想多了解他一点。

·觉得极需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因为你陷在目前的生活圈子,一成不变地十分乏味。

·刚来到一座城镇,必须从头开始建立社交网路。

·想重拾旧爱。

·想另觅新欢。

·有人很寂寞,你蛮同情他的。

·朋友写信请你帮助他一位亲友,而你也打算伸出援手。

·自知深谙请客之道,想借此机会开创商机。

·曾接受某人或某团体帮助,而感恩图报。

·想在适当场合对某人下工夫,好让他给你一份差事、或借你钱、或帮你处理公事、或写封重要的推荐信。

出于以上任何缘由,都可以考虑宴请。

三、宴会的时间和地点

在确定宴席的时间和地点时,应注意以下礼仪:

(一)时间

1.宴请外宾时,宴会日期最好不要订于周末或假日。

2.邀宾客中,如有天主教教徒,则应避免星期五(因天主教徒周五不吃肉)。如邀其他宗教教徒,亦应查明他们的宗教习惯。

3.应早通知客人,通常在宴会前两星期。

(二)地点

1.与主客商定宴会时间后,应即择定地点,地点离市区不宜太远。

2.注意宾客中,是否有人须备车辆接送。

3.宴会场所,须有适当的卫生设备。

4.宴会场所应有休息室,备作宴会前后谈话之用。

四、如何布置现代餐桌

布置桌面讲求逻辑和效率,如果客人左手拿叉右手持刀,那么叉子放在左边,刀子放在右边,即为合乎逻辑。多数人都是使用右手,用右手拿杯子,所以玻璃杯放在席位右前方绝对没有错。

餐桌的摆设应包括以下物品:

桌面中央的装饰应包括蜡烛,不过如果宴会是在中午举行,午餐点蜡烛并不适当。

桌面中间可空出来,也可放一只盛食物的盘子,或者可在客人入席前先端上第一道菜。

油碟和奶油刀(可放可不放)。

餐巾。

刀叉汤匙。

玻璃杯。

盐和胡椒罐。

瓷器店在广告和促销图片中,总把空茶杯和托碟放在席位右边,这是不正确的。商家这么做是为了向顾客展示产品,但却让许多人产生误解。

餐巾折法很多,摆放位置也不少。如果你对花式折法非常着迷,市面上有很多相关书籍,都有附图,保证让你可无师自通。

五、宴请的准备细节

1.确定宴请对象、规格和范围

其依据是宴请的性质、目的、主宾人的身份、国际惯例及经费等。

2.确定宴请的时间、地点

宴请的时间应对主、客双方都合适。驻外机构举行较大规模的活动,应与驻在国主管部门商定时间。注意不要选择对方的重大节日、有重要活动或有禁忌的日子和时间。宴请的地点可分为两种情况:如是官方正式隆重的活动,一般安排在政府、议会大厦或宾馆内举行;其余单位宴请则按活动性质、规模大小、形式等实际可能而定。

3.邀请

宴会邀请一般均发请柬,亦有手写短笺、电话邀请。邀请不论以何种形式发出,均应真心实意、热情真挚。

请柬内容包括活动时间及地点、形式、主人姓名。行文不用标点符号,其中人名、单位名、节日和活动名称都应采用全称。中文请柬行文中不提被邀请人姓名(其姓名写在请柬信封上),主姓名放在落款处。请柬可以印刷也可手写,手写字迹要美观、清晰。

请柬信封上被邀请人的姓名、职务要书写准确。国际上习惯对夫妇两人发一张请柬,我国而如遇需凭请柬入场的场合则每人一张。正式宴会,最好能在发请柬之前排好席次,并在信封下脚注上席次号。请柬发出后,应及时落实出席情况,准确记载,以便调整席位。

请柬一般提前一周至二周发出。已经口头约妥的活动,仍应补送请柬,在请柬右上方或下方注上“To remind”(备忘)字样。需安排座位的宴请活动,应要求被邀者答复能否出席。请柬上一般注上R.S.V.P.(请答复)法文缩写字样,并注明联系电话,也可用电话询问能否出席。

下面介绍几种请柬格式。

(1)正式宴会请柬

为欢迎×××州长率领的美国×××州友好代表团访问杭州谨订于××××年×月×日(星期×)晚×时在××饭店××阁举行酒会敬请光临

R.S.V.P

浙江省人民政府

(2)普通请束

谨订于××××年×月×日(星期×)晚×时在××饭店举行宴会敬请光临

敬请回复×××

电话:×××××××(主人姓名)

4.订菜

宴请的菜谱根据宴请规格,在规定的预算标准内安排。选菜不应以主人的喜好为标准,主要考虑主宾的口味喜好与禁忌。菜的荤素、营养、时令与传统菜及菜点与酒品饮料的搭配要力求适当、合理。不少外宾并不喜欢我国的山珍海味。地方上宜以地方食品招待,用本地名酒。菜单经主管负责人同意后,即可印制,菜单一桌备二至三份,至少一份。

5.席位安排

总的原则,既要按礼宾次序原则作安排,又要有灵活性,使席位安排有利于增进友谊和席间的交谈方便。

正式宴会一般均排席位,也可只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他人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国际上的习惯,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右高左近。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离主人的座位远近而定。外国习惯,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为准,主宾在女主人右上方,主宾夫人在男主人右上方。我国习惯按各人本身的职务排列,以便于谈话,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宾坐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女主人右上方。礼宾顺序并不是排席位的唯一依据,尤其是多边活动,更要考虑到客人之间的政治关系,政见分歧大,两国关系紧张的要尽量避免安排在一起。此外还要适当照顾到各种实际情况。席位排妥后要着手写座位卡。我国举行的宴会,中文写在上面,外文写在下面。

6.现场布置

宴会厅和休息厅的布置,取决于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官方正式活动场所的布置,应该严肃、庄重、大方,不宜用霓虹灯作装饰,可用少量鲜花(以短茎为佳)、盆景、刻花作点缀。如配有乐队演奏席间乐,乐队不要离得太近,乐声宜轻。最好能安排几曲主宾家乡乐曲或他(她)所喜欢的曲子。

一般说来,宴会可用圆桌,也可用长桌或方桌,一桌以上的宴会,桌子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各个座位之间也要距离相等。冷菜会的菜台用长方桌,而酒会一般摆设小圆桌或茶几。宴会休息厅通常放小菜几或小圆桌。

7.餐具的摆放

根据宴请人数和酒、菜的道数准备足够的餐具。餐具上的一切用品均要清洁卫生,桌布、餐巾都应浆洗洁白熨平。玻璃杯、酒杯、筷子、刀叉、碗碟,在宴用之前应洗净擦亮。